第59章:政策扶持,农业腾飞!

2025-08-24 2146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晨光微露,南越基地的空气中还带着夜雨未干的。夏清悦站在书房窗前,手中捧着一封刚誊写完毕的奏折,纸张在指尖微微发凉。昨夜她彻夜未眠,将巡视当日所见、所言、所思尽数整理成册,附以灵田作物样本与灌溉数据,务求详尽无遗。

皇帝那一句“朕信你一次”,如同悬于头顶的一柄剑,既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若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便连这最后的机会也会失去。”她低声自语,目光落在院中忙碌的工人身上。他们正在搬运新一批从空间里取出的种子,准备送往地方试种。这些种子圆润,透着灵气,是她精心培育的高产粮种。

顾云轩走进来时,正看见她立在窗边出神。他没有打扰,只是轻声唤了一声:“准备好了?”

她转过身,点头,“都备妥了。”

他走近几步,目光扫过桌上的玉盒,“那枚赤霞果也送去了?”

“今早亲自封好的,托内侍监递进去。”她顿了顿,补充道,“我还在手札里写了些话。”

顾云轩挑眉,“什么内容?”

“愿陛下龙体康泰。”她语气平静,却藏着深意。

他知道,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场无声的博弈。她要用最温和的方式,建立与皇帝之间更深层的信任纽带。

两人沉默片刻,顾云轩忽然开口:“你今日入宫,会有人等着看你的笑话。”

“我知道。”她神色不变,“但我不怕他们笑话,我只怕他们不笑。”

他说得没错,朝中保守派早己对她虎视眈眈,只等一个机会将她彻底踢出局。可她偏偏要借这个机会,让他们看清现实——农业改革不是她的私利,而是安华王朝必须走的路。

皇宫深处,御书房内烛火未熄。

皇帝端坐案前,手中翻阅的正是夏清悦呈上来的奏折。他身旁站着几位心腹大臣,皆面色凝重。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一位老臣率先开口,“让一名女子进入朝廷农政体系,恐怕有违祖制。”

另一位年轻官员皱眉道:“更何况,她不过是个乡野村女,即便有些奇术,也不足以支撑如此重任。”

皇帝并未立刻回应,而是拿起玉盒中的赤霞果细细端详。果实通体透红,光泽温润,隐隐散发出一股清甜之气。他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精神一振,连日操劳带来的倦意竟消散不少。

“你们吃过这种果子吗?”他淡淡问。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皇帝放下果核,缓缓道:“昨日朕亲眼所见,她的灵泉灌溉系统能让干土三日生绿芽,能令贫瘠之地顷刻肥沃。这样的本事,岂是寻常官吏能比?”

老臣迟疑了一下,低声道:“陛下,臣并非质疑此物功效,而是……此举若开先例,恐动摇朝纲。”

“朝纲?”皇帝冷笑一声,“若连百姓饭都吃不上,何谈朝纲?”

他站起身,负手而立,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传旨,召夏清悦入宫,正式委任其为‘农政顾问’,即日起参与国家农业改革纲要制定。”

众臣闻言,皆是脸色一变。

当圣旨送达南越基地时,夏清悦正与陈铭一同检查水利模型。

听到消息,陈铭手中的木尺差点掉落,“真的?”

她接过圣旨,展开一看,果然印着金灿灿的御玺,字迹端正有力。

“是真的。”她轻声道,随即抬头看向陈铭,“我们终于可以开始真正的改变了。”

午后,皇宫偏殿。

夏清悦一身素雅布衫,跪坐在殿中,对面坐着数位朝中重臣,包括那位曾公开质疑她的李贤德。

“陛下己允你入朝议事。”李贤德冷声道,“但你可知,农政之事牵涉甚广,并非几株奇花异草便可解决。”

她淡然一笑,“奇花异草虽美,但若能真正养活天下百姓,便是国之根本。”

李贤德哼了一声,“你有何具体建议?”

她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奉上,“臣建议朝廷立即颁布首批扶持政策:第一,推广灵种至各地试种;第二,设立水利建设专项补贴,优先支持干旱地区;第三,创办农民技术培训班,普及先进耕作方法。”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皆露出惊讶之色。

“你是说,要教百姓如何种植?”有人忍不住问道。

“正是。”她目光坚定,“唯有百姓掌握技艺,农业才能真正腾飞。”

这时,顾云轩站在殿外,听见她的话,嘴角微微扬起。

皇帝沉吟片刻,看向李贤德,“你以为如何?”

李贤德眉头紧锁,半晌才道:“陛下,此举风险极大,若执行不当,恐引发民乱。”

“那就由她亲自督办。”皇帝断然下令,“设‘中央农务督办司’,由夏清悦统领,首接对朕负责。”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李贤德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却再难反驳。

数日后,第一批扶持政策正式颁布。

南越基地成为全国首个试点区域,灵种被分发至各地,灵泉水用于改良土壤,水利设施迅速扩建。短短半月,己有三省传来丰收捷报。

夏清悦站在御书房窗前,望着远方渐渐升起的朝阳,心中一片清明。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农业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她在最新奏折中写道,“然根基既立,便不可动摇。”

笔锋落下,墨迹未干。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急促而坚定。

她转身,迎向即将踏入的新一轮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