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夏清悦肩头,她望着手中那封顾云轩带来的密信,眉头微蹙。昨夜的思索尚未停歇,今日便要行动。
“不能再拖了。”她低声自语,将信收入怀中,转身朝屋内走去。灵泉边的作物仍在静静生长,那一抹奇异的光泽依旧未褪。她心中一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空间中的作物能因特定条件产生变异,为何不尝试主动调控,培育出更优质的品种?
主意己定,她立刻进入神农灵田空间。云雾缭绕间,灵泉水潺潺流淌,绿意盎然的田野仿佛回应她的决心,轻轻摇曳。
她取出几袋精选的种子,分别是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些作物曾是她最初推广种植的基础,如今却要在空间中进行一次全新的试验。
“土壤肥力、水分供给、光照时间……”她一边思索,一边调整灵田的环境参数。对于小麦,她减少了灵泉水的浇灌频率,增加磷元素含量;对于水稻,则适度提高水位,并引入微量矿物粉末;至于玉米,她在保持原有养分的基础上,尝试延长其在空间内的生长周期。
一切安排妥当后,她盘膝坐在灵泉边,静静观察作物的变化。空间的时间流速与外界不同,这里的一日相当于外界三天,她可以更快地看到结果。
数日后,第一批试验作物开始显现成效。小麦麦穗,色泽金黄,叶片泛着淡淡的荧光;水稻颗粒分明,米香浓郁;玉米则个头硕大,籽粒紧密排列,透出一股沉甸甸的丰收气息。
夏清悦欣喜不己,连忙记录下各项数据和变化。她知道,这将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桃源村外的集市上,人声鼎沸,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顾云轩早己在此等候,身旁摆着几个木箱,里面正是夏清悦从空间中带出的新品作物。
“来了?”他抬头看见夏清悦,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嗯,都准备好了。”她点头,将箱子一一打开,露出金灿灿的小麦、晶莹剔透的稻谷和的玉米。
“你确定今天来展示没问题?”顾云轩低声问道,“李贤德那边最近动作频繁,我担心他们会派人捣乱。”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退缩。”夏清悦语气坚定,“只要让百姓亲眼看到这些作物的优势,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话音刚落,己有几名路人被香气吸引过来。
“这是什么品种?怎么看着比市面上的好多了?”
“闻起来特别香,是不是新粮种?”
“我家孩子最近胃口不好,能不能让我尝尝?”
夏清悦微笑迎上前,亲自为他们切开一颗玉米,递过去:“请用吧,这是我们最新培育的优质作物,口感好,营养也丰富。”
那人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天哪!这是我吃过最甜的玉米!”
周围人群纷纷围拢过来,试吃、询问、拍照记录。夏清悦和顾云轩耐心讲解这些作物的特点,包括抗虫害、高产、营养价值高等优势。
就在气氛渐入佳境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冷笑。
“哼,又是妖术作祟吧?你们别被骗了!”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男子站在摊位前,眼神轻蔑。
“这位大哥,您见过这样的‘妖术’吗?”夏清悦不动声色地拿起一颗小麦,“它能在旱地上存活,还能亩产翻倍。若您不信,不妨亲自品尝。”
男子冷哼一声,却没有再说话。他身后几人面面相觑,终究没敢继续挑衅。
围观人群渐渐散去,但更多人开始驻足观望。有人当场预订了几袋种子,说要回家试试看。还有几位老农凑上前,认真询问种植方法。
夏清悦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阵踏实感。她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打破保守势力设下的桎梏。
回到村中后,夏清悦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开会。
“这次市场展示的效果很好,接下来我们要扩大推广范围。”她翻开记录本,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我发现这种小麦在特定条件下生长最快,产量最高,而且抗旱性强。我想优先在干旱地区试点种植。”
陈铭接过记录本仔细翻阅,点头道:“这个方向很适合我们目前的水利设施布局。如果能配合改良后的灌溉系统,效果会更好。”
顾云轩则提出了商业上的建议:“我可以联系商会,让他们提前签下一批订单。这样一来,农民们也能更有信心投入种植。”
三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轻松。
会议结束后,夏清悦送走两人,独自留在书房整理资料。忽然,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她头也不抬地说。
门开了,是顾云轩。
“你怎么还没走?”她有些意外。
“有件事想跟你说。”他神色略显凝重,“今天在集市上,有个老者对你的作物很感兴趣。他说他是京城一位退休的老农官,愿意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老农官?”夏清悦微微一怔,“他有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留下了。”顾云轩递上一张纸条,“我觉得这个人可能对我们会有帮助。”
夏清悦接过纸条,目光落在上面的名字上——“赵文远”。
这个名字,她在前世的记忆中依稀听过。据说此人曾是朝廷农业改革的先驱之一,后来因反对保守派而被迫辞官。
她心中一动,隐隐觉得,这位赵老先生的出现,或许会成为她下一步计划的重要助力。
翌日清晨,夏清悦再次前往地方官府,带着最新的作物成果和市场反馈报告。
官员面色复杂地看着她递来的材料,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夏姑娘,我承认你们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你要明白,地方上有很多规矩,不是靠个人能力就能改变的。”
“我知道。”夏清悦平静回应,“但我希望大人能给我们一个机会。这些作物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还能改善民生。若能顺利推广,整个安华王朝都会受益。”
官员叹了口气,最终在审批文件上盖下了印章。
走出官府大门时,阳光正好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朝村口走去。那里,农户们己经准备好接受新的培训课程。她知道,真正的改变,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而在她未曾察觉的角落,一位身穿灰袍的老人,悄然收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