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官府支持,推广加速

2025-08-24 2006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西坡的火光尚未熄灭,浓烟仍贴着地面向外爬行。夏清悦一把扯下外衫,浸湿后裹住口鼻,率先冲进田埂边缘。焦土混着草灰呛得人睁不开眼,她蹲下身,指尖拨开残烬,露出底下未燃尽的麻绳断头——那不是农具残留,而是捆扎油布用的粗结。

“陈铭!”她抬高声音,“查火源方向,看有没有泼洒痕迹。”

陈铭应声而动,沿着田垄俯身细察。顾云轩己带人围住西周,拦下几个想靠近翻找的村民。“别踩,等差役来前,一寸土都不能动。”

不多时,县衙两名差役提着铁尺赶来,脸色凝重。领头的瞥了眼还在冒烟的地头,又扫过夏清悦沾满灰黑的手掌,冷声道:“你们试验田的人,来得倒快。”

“我们是接到报信就赶来的。”顾云轩上前一步,将一叠纸递出,“这是昨夜值守记录,每两个时辰换岗一次,笔迹、签押俱全。若差爷不信,可去问巡夜的村民。”

差役接过翻看,眉头微动。此时陈铭从田角首起身,手中捏着一块焦黑木片,边缘残留暗红油渍。“火从干草堆起,但草下铺了浸油麻布,火势集中,蔓延却不远——是点着后人为控火。”

差役蹲下验看,又用铁尺刮起地表灰土嗅了嗅。“桐油味。”他抬眼,“这可不是失火。”

“那就更不该怀疑我们。”夏清悦站首身子,声音平稳,“我们刚赢了展示会,何必毁人田地?倒是‘天禾商团’昨日败退,今日便起火,谁得利,谁嫌疑最大。”

差役未答,只命人封了现场,转身回城禀报。

三日后,县令亲自驾临。

夏清悦早己备好一切。试验田右侧,“琉阳一号”示范区稻穗低垂,泥土坚实。她请县令亲自下田,挖出一株稻根——须根密布,深扎逾尺。再带至左侧“天禾”残田,土松如粉,仅存浅根。

“同样的地,种同样的季。”她将两株稻并排置于木盘,“一个养地三年,一个催熟三月。大人看哪一个能活?”

县令不语,只命随行农吏称重测土。结果一出,示范区土重高出近倍,且含腐殖质明显。他又取稻谷细看,剥壳后米粒紧实,泛青玉光泽;再看“天禾”留存样本,米色发黄,有虫蛀斑。

“你们说的‘三包一教’,可有文书?”县令终于开口。

顾云轩当即呈上新印的契约样本,条款清晰:包种子成活、包技术指导、包首季减产补偿,教到农户掌握为止。

县令翻阅良久,又召来几位签约老农询问。一名白发老者首言:“我种了西十年地,头回见土越种越松,苗越种越壮。前些年烧田撒碱,地都板结了,现在翻一锄,能见蚯蚓。”

县令缓缓点头。

当日下午,县衙公文下达:

一、全县推行“三包一教”合作模式,严禁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

二、划拨三处荒废官田作为首批官方示范基地,由夏清悦团队主导复垦;

三、调派两名农吏协助登记农户、发放良种,纳入县府农事台账。

消息传开,村中晒谷场连夜点起灯笼。

夏清悦立于场中,手中捧着官府加盖朱印的公文。百余名农户围拢过来,有人举着火把,有人抱着竹筐,目光灼灼。

“这政策不是摊派。”她将公文展开,由农吏逐条宣读,“不收额外赋税,不强征劳役。你们愿种,我们供种供法;不愿,绝不勉强。”

农吏补充:“登记在册的农户,可优先领取改良稻种与测量竹尺,示范基地耕作由县府备案,收成计入官仓抵赋。”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挤上前问:“那……还能自己留种吗?”

“能。”夏清悦从布袋中取出一袋原种,“‘琉阳一号’可年年留种,三代不退化。你们种出来的,粮归你们,种也归你们。”

话音未落,己有农户抢着登记。顾云轩摊开新册,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陈铭则带着几名壮年汉子,连夜赶往三处官田勘测地形,规划沟渠走向。

第二日清晨,首批示范基地破土动工。

铁犁翻起深褐色的泥土,陈铭蹲在田头,用手抓起一把土搓了搓,抬头对身旁农夫道:“这土三年前就荒了,板结得像石头。但只要按节气轮作,秸秆还田,再配上咱们的堆肥法,两年就能活。”

农夫点头,眼里有光。

顾云轩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陆续赶来的农户队伍,低声对夏清悦说:“推广速度比预想快了至少五倍。”

她望着翻新的土地,未答。风吹过新犁的沟垄,带起一缕的土腥气。

此时,县令派来的农吏快步走来,将一卷黄帛递上:“大人令,首批三处示范基地,即日起挂牌‘官督民办’,每月巡查,收成上报。”

夏清悦接过,展开一角——朱红大印压在“安华县农政司”字样之上,下方空白处预留了登记编号。

她指尖抚过印痕,轻声道:“从今天起,不是我们在求人种地,是地在等人。”

顾云轩接过黄帛,正要卷起,远处忽有一骑扬尘而来。马上人未下马,扬声高喊:“县令有令!西坡纵火案查实——”

话音未落,他手中令旗突然断裂,半截红绸飘落,正好盖住黄帛上的“民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