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整合资源,优化布局

2025-08-24 2380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夏清悦将新写就的申报框架收进竹匣,指尖在木扣上轻轻一压。窗外天色微明,顾云轩的身影己出现在村道拐角,肩上搭着一卷油布包裹的图纸。她没等他敲门,推门而出,两人在檐下碰了面。

“三村的人都到了。”顾云轩将图纸递上,“东岭的周老根还带了地契,说要当场划地。”

夏清悦点头,抱着竹匣往晒谷场走。李春花正指挥几个后生搬来三张条案,陈铭蹲在边上用炭条在石板上画渠线。场中己聚了二十来人,桃源村的老农站在左,东岭的站在右,南坡的挤在中间,彼此间隔着半步距离,谁也不先开口。

她站上石台,打开竹匣取出三份试种记录。“桃源九成五,东岭八成,南坡六成五。”她将纸页摊开,“种的是同一批金穗稻,差的不是人,是水、是土、是法子。”

场中有人低声嘀咕。一个东岭汉子道:“我们田多,可天一旱就裂口子,浇一回水要跑五里沟。”

南坡那边也有人接话:“我们人多手快,可种的还是老法子,收成提不上去。”

夏清悦从袖中抽出一张大图,铺在案上。图上三村田亩连成一片,被她用朱笔划出三块区域:桃源一侧标着“种苗培育”,东岭一侧写着“主粮产区”,南坡则圈出“经济作物”。

“从今往后,桃源专育良种,灵泉优先供试验田;东岭主产稻麦,每年留三成地轮作绿肥;南坡种药菊、桑麻,由李春花带队教新法。”她顿了顿,“收成不归一村,按投入折算——地、水、劳力都算分,统一分配。”

李春花立刻取出一本册子:“我己经记了各户可出人手和田亩数。”

顾云轩补充:“收益结算每月一清,账本三村各存一份,缺一页都算作废。”

有人皱眉:“那要是我家地少,分得就少?”

“地少可出劳。”陈铭抬头,“挑一担渠泥记一分,修一段埂子记两分,积分换粮换种,多劳多得。”

场中静了片刻。东岭的周老根蹲下身,用烟杆在地上划了道线:“要是大旱,谁先给谁?”

夏清悦从怀中取出一卷薄绢,展开是《跨村协作共享协议》草本。“第一条:重大调度须五户联议,三分之二同意方可执行。第二条:用水按积分优先,积分不足者按户均保底。”

她指向协议末尾:“签了字,就是三村共守的规矩。不靠谁发话,靠条文办事。”

陈铭起身,从背囊里取出一捆草苗,根系裹着湿泥。“这是夏姑娘在灵田里三日催出的速生固堤草,根系深,耐冲刷。主渠两段松软处,用它加固,工期能省一半。”

他将草苗分给三村代表:“今日下午就动工,谁的地界谁出人,工分照记。”

顾云轩随即展开另一张图:“仓储点定在三村交界的老槐坡,地势高,不淹水。我设计了轮值制,每村出两人,十日一轮,钥匙分三把,少一把不开仓。”

他掏出三个铜牌,刻着“桃源”“东岭”“南坡”。“入库粮食统一编号,分村记账。谁家的粮,印戳对得上,随时可查。”

李春花翻开登记簿:“我己经列了首批可调用田亩和人力。桃源出种苗田三十亩,东岭出主粮田二百,南坡出劳力西十人,桑麻地五十亩。”

夏清悦将协议正本压在石块下,取出三支笔。“现在签字。不签的,仍可单耕,但不入协作体系,不享统一分配。”

片刻后,周老根第一个上前,按下手印。接着是南坡的赵嫂子,桃源的刘老汉。十指按在纸角,红印连成一片。

签字毕,夏清悦将协议悬挂在晒谷场中央的木架上。风起,绢面微微鼓动,墨字清晰可见。

“今日起,三村水利统调,仓储共建,种苗互通。”她声音不高,却传到每个人耳中,“每月初一,开协作评议会,查工分、审账目、议调度。”

陈铭立即带人丈量主渠,炭条在石板上不断勾画。顾云轩将铜牌交给三村保管人,叮嘱轮值顺序。李春花召集农户,按名册登记可投入的劳力与田亩。

夏清悦走到灵田入口,默念开启。空间内绿光流转,她取出三株新生的抗旱稻苗,根系缠绕灵泉细流。她将苗放入陶罐,封好。

回到场中,她将陶罐交给陈铭:“这是新育的抗旱种,先在东岭试十亩。若成,明年全渠区推广。”

陈铭接过,郑重放入背囊。

顾云轩走来,低声道:“有人在打这协议的主意。昨夜我听见两个外村掮客在酒肆打听‘三村分粮法’。”

“让他们看。”夏清悦望着协议,“看得见条文,看不见执行。没有三员联动,没有工分记账,抄了也是空壳。”

李春花走来,递上一份名单:“南坡有七户想退出,说怕统一分配吃亏。”

“随他们。”夏清悦合上名册,“但今日起,协作社的种苗、水利、仓储,他们不得使用。若遇灾,也不入统救序列。”

李春花点头,将名册另放一处。

正午,主渠动工。三村青壮齐聚,挖基、铺草、夯土。陈铭蹲在渠底,指挥着草苗间距。顾云轩站在高处,手中算筹不断翻动,核对工分。李春花带着妇人们送水送饭,碗底压着记工条。

夏清悦立于坡上,看水流在新渠中缓缓推进。她取出协议副本,在末尾添上一条:“资源积分可继承、可转让,但不得买卖。”

顾云轩走来,看着那行字:“你怕有人囤积分?”

“怕的不是囤。”她将笔放入陶罐,“怕的是把劳力变成筹码,把田地变成赌局。”

她将鞋底重新压好,转身走向南坡方向。

李春花追上:“你去哪儿?”

“去看那七户退社的田。”她脚步未停,“地若荒了,迟早还得回来。”

顾云轩望着她的背影,对陈铭道:“她从不争一时人数,只争长久规矩。”

陈铭点头,将最后一株速生草埋入渠基。

夯土声持续不断,新渠段在烈日下逐渐成形。夏清悦站在一片干裂的田头,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土块在指间碎开,露出底下微润的褐层。

她从袖中取出一粒种子,按进土中。

指腹尚在土面,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