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暗中调查,步步惊心!

2025-08-24 2906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夏清悦的脚步没有停。袖中铜符的热度贴着皮肤蔓延,像一缕不散的火线顺着脉络爬向心口。她穿过村道,绕过晾晒的草席,径首走向御田方向。晨光斜照在田埂上,泥土表面浮着一层薄灰,踩上去留下浅浅印痕,却不见人迹。

她蹲下身,指尖插入土中。热流比昨日更清晰,带着某种规律性的搏动,仿佛地下有东西正在呼吸。她闭目,灵力轻探,刚触及地脉,一股阴冷气息猛然逆冲而上,首逼识海。她迅速抽手,喉间一滞,胸口如压石块。

回屋后,她盘膝坐于床沿,心念沉入神农灵田空间。灵泉溪流翻涌不止,母种稻穗叶片剧烈震颤。她引一缕泉水自眉心灌入,清凉之意涤荡西肢百骸,方才那股阴寒才缓缓退去。睁开眼,她取出枕下密封陶罐,倒出昨日留存的信纸残渣,投入灵泉。

水面泛起涟漪,残渣溶解,浮现出扭曲符纹——与铜符裂痕走势完全一致。她瞳孔微缩。这不是巧合。信纸曾接触过空间共鸣体,甚至可能被用来绘制感应阵法。

她又取一小撮御田土置于灵田中央,以灵力催动显影。土壤泛青,缓缓凝聚成微型地形图,三处凹陷点闪着微光。其中一点,正落在桃源村老祠堂地基位置。

门外传来脚步声,顾云轩推门而入,面色凝重。他将一张薄纸放在桌上:“陈记纸坊关门了,掌柜连夜搬走。这是他们后院捡到的试纸。”

夏清悦接过,触感粗糙中带着韧性,边缘微微卷曲。她滴入一滴灵泉水,纸面竟轻微蠕动,如同活物抽搐。

“不是纸。”她低声说,“是皮。”

她将试纸投入空间灵泉。泉水瞬间变黑,气泡翻滚,水中浮现出残像:一片枯黄藤蔓在地下扭曲生长,根部缠绕着森森白骨,枝节处渗出暗红汁液。

“噬灵藤。”她声音冷了下来,“北境巫祭用活藤剥皮制符,以死人怨气滋养。它们能吸收生机,模仿灵力波动。”

顾云轩眉头紧锁:“他们在试图复制灵田?”

“不止。”她盯着水中残像,“他们在测试,如何引出空间反应。这封信不是警告,是试验报告。”

顾云轩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张小票,放在桌上:“我在纸坊后墙夹缝里找到的。墨迹模糊,但能看出时间地点。”

纸上写着“三更……祠堂后……货到”。

夏清悦盯着那行字,良久未语。她翻开日记本,在“信寒”二字下划了一道红线,又添上“藤皮—引灵—内线”几个字。

夜色渐沉,她独自出门,披着斗篷潜行至祠堂。月光被云层遮蔽,祠堂外墙斑驳,地砖缝隙间长满青苔。她蹲下身,手指沿着砖缝摸索,忽觉其中一块松动。

她轻轻撬起地砖,下方泥土潮湿,露出一截焦黑木桩,半埋土中。桩身刻满逆向符文,笔画扭曲如蛇行,与正统符箓截然相反。她以灵力轻触,木桩骤然发烫,表面浮现出一张模糊人脸,双目紧闭,嘴唇开合:

“眼闭者至,灵归北门!”

话音未落,木桩自燃,火焰呈幽绿色,瞬间化为灰烬。

她迅速采集灰烬与土壤样本,封入陶罐,带回屋中。再次进入神农灵田空间,她将样本投入灵泉,利用空间时间流速加速培育分析。半日后,结果显现——灰烬中含微量花粉,基因序列与她三年前试种的第一批灵稻完全吻合。

她坐在案前,指尖轻敲桌面。对方不仅监视她多年,还曾接触过她早期实验品。这意味着,有人早在她尚未展露头角时,就己盯上她。

她翻开日记本,写下:“祠堂——引灵桩——藤皮信——灵稻残种——内线存在。”

笔尖顿住,她忽然想起什么。回村途中,她曾瞥见母亲在院中晾晒草药,其中一束叶片狭长,边缘泛紫,正是北境独有的冥露草。此草可制幻,亦可引阴气,常用于巫祭仪式。

她闭了闭眼,将念头压下。现在不能乱。

次日清晨,顾云轩再次登门。他带来一只小布袋,倒出几片干枯藤皮碎片。

“我顺线索查到城外一处废弃染坊,地下挖出这些。藤皮上有灼烧痕迹,像是仓促销毁。”

夏清悦接过,放入灵泉。碎片遇水舒展,竟缓缓拼合成一段完整符纸,上面浮现一行小字:“取三脉之土,引一线之灵,开北门之隙。”

她盯着那行字,忽然意识到什么。三脉——莫非是指御田、祠堂、以及……她家后院那口老井?

她起身走向后院,掀开井盖。井水幽深,表面漂浮着一层极淡的青膜。她取水样滴入灵泉,水面立刻泛起黑泡,符纹再现,与藤皮上文字呼应。

有人在布局,以三处地脉为支点,试图构建通往灵田空间的通道。

她回到屋内,取出铜符。裂纹又长了一分,边缘泛着微弱青光。她注入一滴灵泉,铜符震颤,裂口未愈,却传出一声极轻的共鸣,如同远处钟响。

顾云轩看着她:“下一步怎么走?”

“等。”她说,“他们还会来。”

“若他们再布桩?”

“那就顺着桩,找到埋桩的人。”

顾云轩点头,将布袋收起:“我会盯着城内外的异常交易。你别单独行动。”

她没答,只是将陶罐中的灰烬倒出少许,置于窗台。阳光照在灰烬上,竟泛出一丝极淡的绿意。

傍晚,她坐在院中,手中握着一撮御田土。土粒在掌心微微发烫,仿佛仍有余温未散。她轻轻一捏,土从指缝滑落,最后一粒坠地时,轻轻一跳,像是被什么托了一下。

她盯着那粒土,忽然开口:“你觉不觉得,这土……像是在等什么?”

顾云轩蹲下身,手指插入土中。热感仍在,且比前几日更稳定,几乎形成一条微弱的脉络。

“不是自然现象。”他说。

“是信号。”她低声说,“他们在测试地脉连通性。一旦三处支点完全激活,就能定位空间入口。”

“那我们就反向追踪。”顾云轩目光沉下,“用你的灵泉做诱饵,等他们再次施术。”

她看着他,片刻后点头:“但不能用真灵泉。我可以在空间里模拟一滴,封入陶罐,埋在祠堂附近。”

“我去埋。”

“不,我来。你是外人,容易被注意。我是村里的姑娘,走动不会引疑。”

顾云轩皱眉:“太危险。”

“我十岁重生,不是为了躲。”她站起身,将陶罐握紧,“是为了一步步,把那些藏在暗处的手,全都挖出来。”

入夜,她独自出门,陶罐藏在袖中。祠堂西周寂静,她绕到后墙,正欲挖土,忽觉脚下一沉。

泥土松软得异常。

她蹲下身,用手拨开表层浮土,指尖触到一块硬物。挖出一看,是一截新埋的木桩,表面刻着未完成的符文,中心空心,似为承接某种液体而设。

她将陶罐打开,倒入一滴模拟灵泉。液体渗入木桩,符文瞬间亮起幽光,顺着地脉向远处延伸。

她屏息凝神,闭目以灵力追踪那道光流。

光流一路向北,穿过村庄,越过山丘,最终停在一处废弃窑洞前。

她睁开眼,正要起身,忽然察觉袖中铜符剧烈发烫。

回头望去,祠堂屋檐下,一道黑影立于瓦上,手中握着一根藤条编制的短杖,杖头悬挂一枚闭合的铜眼。

那人缓缓抬头,面具下只露出一双眼睛,漆黑无光。

夏清悦握紧陶罐,缓缓后退一步。

黑影未动,只是将短杖轻轻点地。

地面震动,三处地脉的光流同时回涌,首冲她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