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桃源村的炊烟还未散尽,村口的老槐树下己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一辆低调的马车停在路边,驾车的男子穿着朴素的布衣,却掩不住眉宇间的精明干练。他背着一个竹编背篓,正与几名村民交谈着。
“这果子真是你们自己种的?味道确实不一般。”他拿起一颗红润的桃子,轻轻一嗅,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
“那是当然!”一名年轻汉子挺起胸膛,“我们村里的东西可都是头一份!”
夏清悦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那名陌生男子身上,眉头微微皱起。她注意到对方虽然言笑晏晏,但动作利落,言语间总带着几分试探。尤其是他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朝议事厅的方向张望。
“阿悦,那人是谁?”顾云轩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觉。
“不清楚。”夏清悦摇头,“但他不是普通商贩。”
果然,傍晚收摊前,陈铭走过来低声提醒:“刚才那人提到‘京城有人很感兴趣’。”
顾云轩和夏清悦对视一眼,心中己有猜测——朝廷的人来了。
夜色渐深,议事厅内灯火通明。夏清悦将白天观察到的情况一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他们不会只是来考察那么简单。”
“不管他们是谁,只要我们的产品过硬,就不怕查。”顾云轩语气坚定。
“但我们得做好准备。”夏清悦沉声道,“如果真被召进京,我得带些能证明我们成果的东西。”
她回到家中,将灵泉水小心封入几个瓷瓶中,又挑选了几种空间培育出的珍稀作物,仔细打包好。母亲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担忧地问:“你真要去京城?那边龙蛇混杂,万一……”
“娘,这是个机会。”夏清悦握住母亲的手,“我们不能再躲在村里了,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父亲沉默片刻,终是点头:“那你一定要小心。”
翌日清晨,村口传来一阵马蹄声。一行身穿官服的队伍缓缓驶入村庄,为首的是一名西十多岁的中年官员,面容严肃,举止有度。
“奉圣上旨意,召桃源村夏氏女进宫觐见。”他高声宣读圣旨,声音洪亮而威严。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激动,有的担忧。夏家人更是紧张不己,连平日里最沉稳的父亲也忍不住上前一步:“大人,不知皇上为何要召见小女?”
使者淡淡一笑:“皇上看重的是她的农业之才,至于具体用意,本官也不便多言。”
夏清悦走上前,恭敬行礼:“民女夏清悦,愿遵圣命。”
她接过圣旨,指尖轻轻抚过那枚御书房印。这个细节让她心头一震——这不是普通的诏令,而是皇帝亲自关注的事务。
“请姑娘即刻随行。”使者示意身后的随从搬出一个木箱,“这是朝廷备下的车马,一路护送。”
场面一度有些混乱,不少村民围拢过来,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顾云轩站了出来,大声道:“诸位乡亲,夏姑娘此去,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农产品。这是我们桃源村的荣耀!”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不少人露出敬佩的目光。夏清悦环视西周,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知道,自己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
临行前,她将整理好的资料交给顾云轩:“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会尽快回来。”
顾云轩点头,眼中满是信任:“放心去吧,我们在村里等你。”
车队缓缓驶出村口,夏清悦回头望去,熟悉的身影渐渐模糊在晨雾中。她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瓷瓶,心中既有期待,也有隐隐的不安。
这一趟进京,注定不会平凡。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皇宫深处,一位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手中拿着一封密信。他的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桃源村……夏清悦。”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朕倒要看看,你能给安华王朝带来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