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悦站在村口晒谷场的中央,望着眼前聚集的一群村民,心中涌起一丝紧张。她知道,今天是桃源村迈向真正农业改革的第一步。
昨日水渠图纸刚刚定稿,陈铭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筹备施工事宜,而顾云轩也带来了好消息——第一批空间作物在集市上大受欢迎,己有外地商人愿意长期收购。三人商议过后,决定正式成立一个核心团队,带动全村共同发展农业。
“大家静一静。”夏清悦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件事:我们桃源村要组建一个专门发展农业的团队。”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露出好奇的神色,也有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阿悦啊,”一位年长的村民开口道,“你这些日子确实种出了好庄稼,可咱们村历来各自为生,如今突然要组个什么‘团队’,这是要干什么?”
“我明白大家的顾虑。”夏清悦点头,“但你们也知道,今年干旱严重,虫害频发,单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很难应对。如果我们能集中资源、统一管理,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降低成本。”
她顿了顿,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倒出几粒的稻谷:“这是我用新方法培育出来的粮种,抗旱、抗虫,而且亩产比普通稻谷高出两倍不止。”
人群骚动起来,几个曾在集市上见过这批作物的村民纷纷点头附和。
“这稻子我吃过!”一个年轻汉子大声道,“又香又软,比我家种的好多了!”
“没错,我也尝过。”另一位中年妇人也站了出来,“要是能种这个,我家那几亩地肯定能多收不少。”
见气氛逐渐热络起来,夏清悦继续说道:“这次,我会把种植技术教给大家,还会提供种子。不过,为了确保质量与效率,我们需要分工合作。我和两位朋友己经商量好了分工——我负责作物培育,顾公子负责市场销售,陈师傅负责水利建设。”
她话音刚落,人群里有人低声议论:“顾公子?哪个顾公子?”
“就是前些日子来买菜的那个商人。”有知情者解释,“听说他家是城里有名的商号。”
“那陈师傅呢?”有人问。
“就是那个修渠的工匠。”另一人答,“前几天还在咱村口看旧渠呢。”
这时,陈铭走上前来,向众人拱手行礼:“各位乡亲,我是专做水利的,这次愿意留在桃源村,为大家改良水渠系统。只要大家愿意配合,我保证,明年开春之前,咱们村的灌溉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虽然还有些犹豫,但大多数人己经开始接受这个提议。
“那……我们要怎么加入?”一个年轻人试探性地问道。
“很简单。”夏清悦微笑,“只要你愿意参与劳作,就可以成为团队的一员。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分配收益,参与越多,收获越多。”
这句话一出,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还分收益?”
“那我家也能算一份吗?”
“当然可以。”夏清悦点头,“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也会设立账本,记录每个人的工作量和所得。”
“这主意不错。”一位年长的村民抚须点头,“以前各家各户忙活一年,到头来也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如今这样,反倒清楚明白。”
“那就这么定了!”那位年轻汉子率先表态,“我第一个报名!”
紧接着,又有几位村民陆续上前,表示愿意加入。夏清悦将他们的名字一一记下,并安排他们明天开始协助陈铭修复主干渠。
会议结束后,夏清悦回到家中,正准备整理一下今日的笔记,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请进。”她说。
门被推开,顾云轩走了进来,手中拎着一个包袱。
“这是什么?”夏清悦抬头看他。
“是几个外地商人的订金。”顾云轩将包袱放在桌上,解开系带,露出几块银锭,“他们说,如果咱们能稳定供货,价格还可以再涨一些。”
夏清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看来我们的作物真的打开了市场。”
“不止如此。”顾云轩坐下,目光沉稳,“我还听闻,邻县也在找新的粮种来源,或许我们可以考虑扩大种植规模。”
“先别急。”夏清悦摇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水渠修好。没有稳定的水源,再多的种子也没法种下去。”
“你说得对。”顾云轩点头,“那我先去联系几家可靠的农户,让他们帮忙育苗,等水渠完工,我们就能立刻投入耕种。”
两人正说着,陈铭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图纸。
“我把水渠的施工图重新调整了一下。”他将图纸铺开,“刚才有几个村民主动提出愿意帮忙挖土,我想趁早开工。”
“很好。”夏清悦仔细看了看图纸,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尽快动工吧。”
接下来的几天,桃源村变得热闹非凡。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有的帮忙搬运石料,有的负责清理沟渠,还有的跟着陈铭学习测量地形。
夏清悦则每日清晨进入“神农灵田空间”,利用空间内快速生长的特性,不断试验新的作物品种,并将成熟种子带回现实世界,供村民们试种。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团队,甚至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人,也被眼见的成果打动,纷纷投奔而来。
某日傍晚,夏清悦站在田埂上,看着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感慨。
“真没想到,我们居然真的做到了。”陈铭走到她身边,轻声道。
“这才刚开始。”夏清悦微微一笑,“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
“我知道。”陈铭点头,“但至少现在,我们己经迈出了第一步。”
远处,夕阳洒落在田野间,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芒。微风吹过,带来泥土与青草的气息,也带来了希望的味道。
而在不远处的议事厅里,顾云轩正与几位村民讨论着未来的计划。他翻开了一页崭新的账本,在最上方写下一行字:
“桃源村农业发展团队——第一期启动资金。”
笔锋落下,仿佛也为整个村庄的未来,写下了坚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