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情敌登场

2025-08-20 440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初见」工作室巨大的落地窗,慷慨地铺洒进来,将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都染成了金色。沈墨晴站在那扇挂着简洁木牌的门前,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精心打理过的发尾。阳光跳跃在她额前细碎的刘海上,为那张本就清丽的脸庞镀上一层柔光。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丝不易察觉的波澜——正是她,校园音乐节那个夜晚,用一声呼唤,打断了林星远在月光下几乎要倾泻而出的告白。脖颈后的高马尾随着她整理衣领的动作轻轻晃动,像某种无声的节拍器。她低头,目光落在自己新涂的星空蓝指甲油上,细小银粉在光线下闪烁着细碎的、近乎挑衅的光芒。这颜色,既专业,又带着点隐秘的心机。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淡淡檀香与未散尽咖啡豆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这是「初见」独特的味道,沉静中带着创造的活力。沈墨晴的目光像探照灯般迅速扫过室内:工作台上散落着设计稿和色卡,几匹声纹面料样品垂挂在一旁,泛着特殊的光泽。她的视线在墙角微微一顿——那把熟悉的木吉他安静地倚靠着,琴箱上似乎还残留着舞台灯光的热度。看到它的瞬间,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缓了半拍,仿佛被一根无形的弦轻轻绊了一下。

「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声纹服饰』?」沈墨晴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精致的金丝眼镜,语气刻意调整得轻松随意,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仿佛只是来参观一个普通的创业项目。她的目光看似漫不经心地游移在墙上贴着的设计图上——那些由音波图形演化而来的布料拼接、充满未来感的轮廓裁剪,线条大胆而富有韵律感。坦白说,这风格并不完全符合她个人偏好的优雅经典,却也犀利独特,挑不出明显的错处,甚至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忽视的生命力。她的审美雷达在无声地运转、评估。

然而,她真正的注意力焦点,早己被工作室角落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身影牢牢攫取。

林星远坐在一把高脚凳上,微微低着头,修长的手指专注地拨弄着吉他弦轴上的旋钮。一缕阳光恰好穿过窗棂,落在他低垂的眼睫和拨动琴弦的指尖上,琴弦折射出细碎的金芒。他整个人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包裹着,周遭的一切喧嚣——脚步声、交谈声、甚至沈墨晴的提问——都被过滤掉了。他的神情沉静如水,眉宇间只有旋律流淌的痕迹,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吉他和指尖下亟待校准的音符。这种心无旁骛的专注,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强大的磁场。

「沈部长对我们项目感兴趣?」一个清泠的声音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阮如初从工作台后站起身,手中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氤氲的热气带着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像一层淡淡的云雾,试图中和掉某种无形的张力。她比沈墨晴高两届,但称呼上依旧客气地用了对方的职务,语气温和,却像包裹在丝绒里的玉石,内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她将茶杯递给沈墨晴。

「叫我墨晴就好。」沈墨晴立刻扬起一个标准的社交微笑,伸手接过那杯温热的茉莉花茶。指尖上星空蓝的指甲与素白的骨瓷杯形成鲜明对比。她纤细的食指看似无意地轻轻叩击着杯沿,发出细微的、清脆的声响,仿佛一种无声的宣告,提醒着自己的存在不容忽视。她今天穿着剪裁极其合身的米白色羊毛短大衣,内搭素净挺括的白衬衫,耳垂上点缀着一对小巧精致的弯月形银质耳钉——整体搭配刻意避免了过分的张扬,却在细节处彰显着不容忽视的品味和用心,一种精心计算过的「低调的瞩目」。

「学生会创业部最近在重点对接有潜力的校园孵化项目,」沈墨晴抿了一口茶,花香在舌尖蔓延,她的目光看似落在阮如初脸上,眼角的余光却像有自主意识般,始终黏着在那个调音的身影上。「像您和林星远共同打造的『初见』这样,成功融合前沿艺术理念与科技创新基因的新锐品牌,非常符合我们的重点扶持标准。」她边说边从随身携带的质感上乘的托特包里取出一叠装订整齐的文件,动作利落专业。「这是初步的项目孵化意向书和配套资源列表,包括场地、小额无息贷款以及媒体曝光机会。」

她在清晰吐出「林星远」这三个字时,语速几不可察地放缓了半拍,仿佛舌尖在细细品味这个名字的触感。眼角的余光也随之加深了一瞬,带着探究,也带着一丝只有她自己才懂的、难以言喻的亲昵感,如同在公共场合提及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自己人」。

林星远调试琴弦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从吉他移向沈墨晴,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略显疏离的微笑:「墨晴姐,你过誉了。咱们是老相识了,不用这么客气。」他特意强调了「老相识」三个字,像是在划清某种界限。「『初见』是阮学姐和顾言澈学长携手创立的品牌核心,我更多是参与音乐相关的跨界合作部分。」他顿了顿,语气坦诚,「不过,资源和曝光确实是我们非常需要的。虽然之前学姐申请到了十五万的创业贷款,加上她和顾学长自己的积蓄,但要做大做强,资金缺口还是不小。」他并没有回避现实的困难,却也明确地将自己定位在「合作者」而非「创始人」的位置。

沈墨晴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柔光,如同春日暖阳下迅速融化的薄冰,湖面泛起涟漪。她理解林星远话里的分寸感,但这并不妨碍她欣赏他此刻的坦诚和务实。她再次伸手进包去取另一份文件,动作间,手机却不小心从敞开的包口滑落,「啪」地一声轻响掉在光洁的木地板上。

屏幕被唤醒。

屏保照片清晰地映入眼帘——是去年校园歌手大赛的颁奖现场。沈墨晴身着优雅的香槟色主持礼服,手持话筒,笑容得体大方。站在她身旁,刚刚捧起冠军奖杯的林星远,脸上洋溢着毫无保留的、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聚光灯下,两人并肩而立,青春飞扬,画面和谐得如同精心设计的宣传海报。

空气似乎凝固了半秒。

沈墨晴不慌不忙地弯腰,动作从容地捡起手机。她没有丝毫被人窥见屏保的局促或尴尬,脸上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坦荡的自然。她甚至没有立刻锁屏,任由那张照片在众人视线中多停留了一两秒,才从容地按熄屏幕,仿佛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又或者,她内心深处本就希望有人看到——尤其是眼前这位气质清冷的阮学姐。

「喏,这是孵化基金的正式申请表,」她将手机放回包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语气依旧流畅自然,只是那「自然」里,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亲昵感,像在分享一个只有特定圈层才懂的默契。「需要核心创始团队成员签字确认。」她将表格递给离她最近的阮如初。

阮如初接过文件,翻阅时神情平静。但当沈墨晴背过身时,她轻轻嗅到那抹香水中隐隐的甜意——像是特意挑来对抗她一身冷冽理性的檀香。

阮如初签完了字,递给了顾言澈,顾言澈签完字,抬眼看了一下林星远,林星远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不用给他签字,顾言澈就将表格交还给了沈墨晴。

「此外,《都市文化》是我们学生会一首合作的时尚期刊,而我也是兼职记者,对咱们品牌也有兴趣,打算做一次『校园原创设计师』专题采访。」沈墨晴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语调不紧不慢,「我们的编辑很喜欢你们『竹韵』系列的质感,觉得你们在艺术性和科技感之间找到了很独特的平衡点。」

她顿了顿,眼角余光却落在林星远身上:「当然,也包括对你的创作故事很感兴趣——从歌手转向跨界合作的音乐人,话题性也很足。」

林星远低头拨着琴弦,没接话,只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沈墨晴抿了口茶,笑着看向阮如初:「当然啦,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采访能有你和林星远一起出镜,那点击量一定更可观。」

阮如初不动声色地放下文件,语气平和:「我们不是公众人物,作秀不在我们考虑范围内。如果你们想采访设计思路,我很乐意配合。」

「嗯……」沈墨晴微微一笑,「但你们现在己经不是单纯的幕后团队了,尤其是在『初见』开始走进市场的阶段,很多东西是由不得你控制的。」

她将茶杯轻轻放回杯垫上,指尖划过杯沿:「公众喜欢故事,而你们——确实是个挺吸引人的故事。」

空气里静默了片刻,连墙上的挂钟滴答声都格外清晰。

「那就让作品说话吧,」阮如初淡淡开口,语气轻得像她身上那抹檀香,「比故事更能留下来的,永远是作品本身。」

「呃,如初,话是这么说没错啊,酒香不怕巷子深,」顾言澈似乎看出了两位女士之间微妙的气氛,赶忙插话,「但适当的流量也是需要的,更何况有沈部长主持,宣传效果想必也是有保障的,这样互惠互利的好事,咱们还是要领情的。」

林星远这才抬起头,看了沈墨晴一眼,眼神不明,又转向阮如初,却带着微不可察的笑意。

沈墨晴勾了勾唇角,没有接话,但她的视线悄然移回林星远身上,像是在衡量什么,又像是在等待什么。

「啊哈哈,」见没人接话,顾言澈干笑了两声,大咧咧地抽走沈墨晴手中采访预约单,伏在案上填了起来,「喏,如初,该你签字了。」

---

《都市文化》的采访是在「初见」工作室里拍的。

灯光早早布好,摄影师在调试角度,导播一边翻着稿子一边和工作人员沟通拍摄顺序。

沈墨晴是本次采访的主持人,她正坐在化妆镜前,嘴角挂着一抹浅笑,镜中的她妆容精致,眼神却不经意扫向另一边。

顾言澈也一改往日嬉笑的吊儿郎当,认真背着稿子。

林星远坐在对面的长椅上,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色针织背心,吉他搁在腿上,正和阮如初一起对流程。

「等一下你问到『设计理念』那段,就说从声波提取的线稿图是为《竹影》量身定制的,讲重点就行。」阮如初低头翻着打印好的访谈提纲,手指飞快地勾画重点,语速冷静有条。

「好,不过——你刚刚说『量身定制』,这词放采访里是不是太亲昵?」林星远故意压低声音,嘴角勾着笑。

「产品角度。」她不抬头。

「嗯,我当真了啊。」

沈墨晴坐得不远,听得一清二楚。她低头重新整理了领口的蝴蝶结,眼神掠过两人之间流动的默契,笑着插话:「你们配合得挺默契啊。看来『初见』的核心成员确实很……有化学反应。」

「是工作需要。」阮如初不动声色地答,眼神没有离开手中的稿子。

正式拍摄时,沈墨晴照例从品牌创始故事问起,镜头对准阮如初和顾言澈。她语调不疾不徐,和顾言澈一搭接一搭地把「初见」的创立缘由、产品理念和「声纹面料」的专利一一讲清。

林星远只在中段被邀请加入,坐到她身边,和她一起介绍《竹影》的制作过程。他原本话不多,可谈起音乐眼神就会亮,讲到激动处还抬手比画旋律走向。

「那首歌,是你一个人写的吗?」沈墨晴问。

林星远笑了笑,目光落在阮如初身上:「旋律是我写的,但它不完整……首到她把它缝进布料里。」

这一句意有所指,引得摄像后面的剪辑师忍不住轻轻「噗嗤」笑出声。

而沈墨晴,就坐在此刻镜头对面的沙发上,眼神不动地看着林星远说话时嘴角微扬的弧度,指尖慢慢收紧了膝上的采访资料。

镜头之外的氛围,比灯光下的更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