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辣妹子兵法

2025-08-18 1368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京城的五月向来是柳絮当家作主的时候,偏生那年让辣椒粉抢了风头。女子师范大学的围墙外,几个巡警正揉着通红的眼睛打喷嚏,活像被揪了胡子的猫。路过的黄包车夫看得真切,转头就对乘客说:"您瞧,这年头,连辣椒面都闹革命了!"

话说这女师大的姑娘们,平素都是拿绣花针的手,如今却攥起了辣椒粉。校长杨荫榆女士大约做梦也想不到,她请来的军警没败给棍棒,倒败给了厨房调料。事后有人考证,学生们用的乃是陕西朝天椒,研磨得极细,借了东风之势,端的是一门"生化武器"。

事发那日清晨,卖豆汁的老王刚支好摊子,就见一队警察雄赳赳开过来。为首的队长还跟老王讨了碗豆汁润喉,说是要"执行公务"。谁知两个时辰后,这队长再出现时,眼睛肿得像熟透的桃子,喷嚏打得震天响。老王憋着笑递上毛巾:"长官,公务执行得...够味吧?"

围墙里头却是另一番景象。女学生们把实验室的研钵都搬了出来,二十几个白瓷钵子排开,捣辣椒的阵仗活像药铺开张。有个戴圆眼镜的女生边研磨边背诵化学方程式,说是要"提高战斗效率";另一个体育系的姑娘更绝,把辣椒粉装进羽毛球筒,改良成了"远程喷射器"。

最精彩的当属军警爬墙那幕。领头那个黑脸警官刚冒头,就被一阵红雾罩了个严实。但见他双手一松,整个人虾米似的蜷着掉下来,落地时还不忘用官话骂街:"娘希匹...阿嚏!"后面的同僚见状,纷纷掏出毛巾捂脸——可惜晚矣,那辣椒粉专攻眼睛,透过布料照样辣得人跳脚。

胡同里的孩子们很快编出童谣:"女师大,辣椒炮,专打警察大坏蛋..."卖糖葫芦的小贩灵机一动,推出"革命辣糖",红艳艳的糖衣上还真撒了辣椒面,生意竟格外红火。连八大胡同的姑娘们都差人去买,说是要"尝尝新女性的滋味"。

鲁迅先生闻讯,在《语丝》上写了篇妙文。说古有诸葛亮的辣椒阵吓退司马懿——当然是他杜撰的——今有女学生的辣椒粉击退军警。文末还建议陆军部将辣椒粉列入军需品,"盖女子之辣,足抵十万毛瑟"。

茶馆里的清谈客们为此争论不休。有个前清举人捋着胡子说:"女子泼辣,有违坤道。"立即被隔壁桌的女学生怼回去:"老丈的胡子倒是合乎乾道,怎么不见您去退敌?"满堂哄笑中,跑堂的趁机涨价——"今日特供辣椒茶,专治软骨病!"

事后统计,学生们消耗辣椒三十七斤半,军警消耗手帕五十六打。最惨的是个镶金牙的警长,辣椒粉钻进牙缝,疼得他当场发誓要戒烟——他原是把辣椒味当成了新式烟土。

杨校长后来在回忆录里抱怨,说这些女学生"不守妇道"。恰巧被个报馆编辑听见,第二天的时评标题就变成了:《论妇道与辣椒面的辩证关系》。文章末尾还附了食谱:取女学生三名,加正义感一斤,勇气若干,文火慢炖...旁边配图是个被辣哭的警察漫画。

如今女师大的旧址己改建小学。偶尔有当年的老学生路过,总要在围墙下驻足片刻。有个卖烤红薯的大爷说,曾看见位白发老太太对着围墙鞠躬,嘴里还念叨着:"辣椒粉要配八角,效果更好..."怕是当年化学系的高材生。

这桩公案里最通透的,倒要数东安市场那个卖辣椒面的回回掌柜。有记者去采访,他边磨辣椒边道:"这物事原是用来调味的,谁曾想还能调教官府?"见记者愣神,又添了句:"姑娘们买辣椒时我就说过——要最辣的。您瞧,可不是辣到某些人的眼珠子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