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朝堂暗涌与学潮激荡

2025-08-18 213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朝堂上,大臣们的争论暂时停止,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皇帝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为帅,率领大军前往边境抵御满清。同时,他下令安抚京城百姓,稳定民心,严禁任何人再传播关于太子的不实谣言。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仿若暴风雨前夕,沉重的氛围几乎能将人窒息。崇祯帝面色如铁,阴沉得可怕,他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住跪在下边的骆养信,声音微微发颤,却又强装镇定地问道:“今日早朝大臣所奏之事,究竟可是实情?”

骆养信微微抬起头,迎着崇祯帝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审视目光,神色坦然,恭敬答道:“回陛下,基本属实。”他稍稍停顿,似在斟酌言辞,而后又补充道:“不过,太子殿下所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其成效着实令人惊叹。如今新明政权统治下的百姓,对太子殿下拥戴至极,军民一心。且新明的军队,士气高昂,斗志昂扬,其战斗力较之以往,堪称以一当十。”

崇祯帝听闻此言,心中顿时五味杂陈,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他缓缓起身,背着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嘴里喃喃自语道:“新明——新明,——难道朕真的错了吗?”这几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其中夹杂着深深的迷茫、不甘,以及无尽的思索。此刻的他,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过往的种种决策与当下的局势在脑海中不断交织碰撞。

思索良久,崇祯帝缓缓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御书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余他那孤独而落寞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他依旧反复念叨着“新明”这个名字,仿佛这两个字有着某种神秘而强大的魔力,紧紧牵引着他的思绪,让他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思索着大明的未来,思索着自己的决策,思索着太子的新政,心中满是纠结与困惑。

然而,就在崇祯帝陷入沉思的第二天,京城的局势陡然间风云突变。清晨的阳光刚刚轻柔地洒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古老的都城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然而,这份宁静却瞬间被打破。太学的学子们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街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他们个个群情激愤,脸上写满了对某种事物的不满与抗争。

只见他们高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那些标语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他们抗争的旗帜。口中高喊着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如同一阵阵惊雷,在京城的上空炸响。

“太子苛待读书人,任用童生与秀才为官!”

“反对读书人纳税!”

“反对撤销读书人特权!”

“反对土地公有制!”

“反对消灭地主和乡绅!”

“另立太子,还天下太平!”

这些口号,恰似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学子们的游行,如同一出大戏,迅速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围观。百姓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一些人面露疑惑之色,眼中满是不解,对学子们的诉求感到难以理解,在他们看来,太子的新政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而另一些人,则受到学子们激动情绪的感染,也跟着议论纷纷,加入到这场喧嚣之中。

原来,随着新明政权的消息如春风般悄然传入京城,一些关于太子新政的细节也逐渐为众人所知。在新政之中,太子打破了传统的用人规则,大胆任用童生和秀才为官,旨在不拘一格选拔真正有才能之人,不论其出身贵贱。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传统官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冲击。同时,新政推行读书人纳税,撤销了一些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读书人特权,这让一向享受特权的读书人群体感到自身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心中满是不满。而土地公有制以及对地主和乡绅的一些改革举措,更是触动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经,引发了他们的强烈抵触。

太学的学子们,大多出身于士绅阶层,他们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深受祖宗成法和旧有观念的影响,对于这些新政的巨大变革,内心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太子的做法无疑是对祖宗传承下来的规矩的破坏,严重损害了读书人的利益,于是,他们毅然发起了这场游行,试图通过这种激烈的方式向朝廷施压,迫使朝廷改变太子的新政,恢复他们往日的特权与地位。

游行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壮大,从太学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的方向行进。沿途,不断有学子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其中。他们情绪激动,喊着整齐的口号,仿佛要将心中积压己久的不满全部宣泄出来。京城的街道上,一时间人潮涌动,拥挤不堪,交通陷入了严重的堵塞,原本井然有序的城市秩序大乱。

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一方面担心学子们的过激行为会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给京城的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采取强硬措施来驱散游行队伍,毕竟这些学子都是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才,处理稍有不当,便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影响朝廷的根基。

而在皇宫内,崇祯帝得知了太学学子游行的消息,他原本就紧锁的眉头再次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这场突如其来的游行,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朝廷笼罩其中。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影响朝廷的威望,还可能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本就摇摇欲坠、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的大明王朝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思索着大明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