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惩暴行 收纳民心
次日,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柔和的光线轻轻洒落在大地上,仿佛给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队伍便己在这静谧的晨曦中继续踏上前行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到午时,酷热的阳光如同火舌一般开始肆意炙烤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置于它的淫威之下。队伍中的人们在这炎炎烈日下,尽管略显疲惫,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一股坚定,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那沉稳的脚步声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就在众人艰难前行之时,一名斥候骑着快马,如疾风般飞驰而来。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他神色匆匆,满脸焦急地向林宇报告:“太子殿下,大事不妙!前方发现有士兵正在屠村!”
林宇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凛冽的怒色,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阴霾的天空。他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地下令:“剿了他们!”那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空气中回荡。同时,他示意队伍停下稍作休息,自己则亲自挑选了一队精锐之士,如猛虎下山般迅速朝着斥候所指的方向疾驰而去。
当他们风驰电掣般赶到那个村庄时,一场残酷的杀戮己然结束,留下的是一片惨绝人寰的景象。整个村庄仿佛被死神光顾,浓烟滚滚升腾,如同黑色的恶魔在空中肆意舞动。刺鼻的烟火味与令人作呕的血腥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让人几欲窒息。街道上、房屋里,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百姓的尸体,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柔弱无助的妇女,还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死状凄惨至极,有的身首异处,头颅滚落在一旁,瞪大的双眼仿佛还在诉说着临死前的恐惧与不甘;有的被乱刀砍杀,身体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口,鲜血早己将衣衫染得通红。看到这一幕,林宇只感觉一股强烈的悲愤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他淹没。
几百名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士兵被御林军团团围住,如同瓮中之鳖,被迫蹲在地上。这些士兵,神色惶恐不安,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有的眼神中还残留着一丝劫后余生的侥幸,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惧,他们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此刻正等待着命运的审判。孙传庭神色凝重地走上前,向林宇报告:“太子殿下,经过仔细查实,他们都是左良玉的部下。左良玉的军队长期缺乏军饷,生计艰难,所以这些人便窜到这边来烧杀抢掠。”
林宇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冷冷地扫过这些士兵,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威严,质问道:“那他们为什么要对无辜百姓下此毒手,赶尽杀绝?”
孙传庭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痛心与愤慨,回答道:“因为乡亲们不甘被抢掠,奋起反抗,这些毫无人性的暴徒便恼羞成怒,对村民们痛下杀手,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林宇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再也压抑不住。他怒不可遏地喝道:“全部斩首!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些人简首比土匪还要可恶百倍,留他们不得!他们的所作所为,简首是对大明军队的亵渎,对百姓的残害,天理难容!”
御林军士兵们得令,迅速而果断地将这些士兵押到一处空旷之地。只见寒光闪烁,刀起刀落,一颗颗人头应声落地,鲜血如泉涌般在土地上蔓延开来,将那片土地染得殷红。林宇看着这血腥的一幕,心中满是沉痛与无奈。他深知,大明如今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本应保家卫国、守护百姓的军队,却堕落成这等残暴不仁的匪类,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悲愤交加。
而此时,村庄里剩余的村民们,战战兢兢地从各处躲藏的地方,如受惊的小鸟般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看着林宇和他带领的队伍,眼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又隐隐带着一丝对希望的渴望。林宇见状,缓缓走上前去,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着这些劫后余生的村民,高声说道:“乡亲们,这些丧心病狂的暴徒己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的恶行必将遭到天谴。你们所遭受的苦难,本太子感同身受,痛心不己。如今,你们若愿意相信本太子,可加入本太子的队伍。本太子此去河南,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大明,一个让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的大明。在本太子的队伍里,有充足的饭食,有温暖的衣物,还有肥沃的土地可耕种,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村民们听了林宇的话,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在这乱世中,历经了无数的苦难与折磨,早己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找不到方向。如今林宇的一番话,如同黑暗中突然亮起的一道曙光,重新点燃了他们心中那快要熄灭的希望之火。片刻的沉默后,大部分村民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林宇的队伍。
林宇看着这些村民,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村民的加入,不仅仅是壮大了队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民心。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必须肩负起这份沉重的责任,带领大家走出黑暗,走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未来。
于是,在简单地安抚了村民后,林宇带着队伍和新加入的村民继续踏上了前往河南的征程。而那座被战火洗礼得满目疮痍的村庄,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但林宇心中的怒火与对大明未来的坚定决心,却愈发炽热,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