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做药

2025-08-21 2800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三傻到村里后,己经天黑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石头把买的猪头肉交给大姐,让大姐切好了摆了两盘子,又让大姐烙饼,一家人很久都没吃到肉了,这次全家人都吃的很香。

吃完饭后,在书房昏暗的油灯下,石头记账,把自己带的钱,周大地主给的钱,以及每一笔花销,都记得清清楚楚,算完还差西十文钱。

再算一遍,还是差西十文钱,石头想想,也没有丢钱,怎么会差了呢。

后来想想,最有可能的是,换钱的时候当铺掌柜的应该也是做了手脚,少给了几十文钱。哎,又被欺骗了一次。看来“诚不我欺”,只是口号。

石头算完账就要求看父亲和周大地主签的契书,父亲说看那干嘛,石头说明年春天到期是吗?

父亲说是,然后又说,上田是到冬小麦收割后,中田和下田是到秋季。

石头说,到期后我想改一改租地方法和土地数量。

父亲也觉得当初自己租的地有问题,也想明年重新租一下,因为石头最近解决了家里挨饿的问题,父亲觉得大儿子更加成熟,也能独立了,就说你自己决定吧,种地的事情我不管了。

石头想,如果药能够卖出去,能赚到钱,就少租点地,如果赚不到钱,再多租点地。

通过这一段儿的观察,石头发现家里只有妹妹石静这丫头最聪明,也会算计,是个理财的好手,保管东西也好,藏东西也好,所以,他把妹妹石静叫过来。

找来妹妹石静商量,让妹妹代为保管钱财,妹妹答应了,石头让妹妹把银子给他藏起来,但是一定要保密。

妹妹问哪来得,石头说是周大地主赏给,我给她妈治好了病,赏给我的钱,还有以前我赚的钱,我把银子放你这,其他的我得留着用。

妹妹算了算,足有八两多白银。

这件事情,除了你我之外,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知道,石头说。

妹妹说,大哥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替你保管好的。

石头说,我相信你。

晚上睡觉前,石头对今天周大地主和“诚不我欺”当铺掌柜的欺骗耿耿于怀,心想你们算计我,早晚我得给你们还回去,不能轻易饶过你们这种人。

不过,他对这两件事并没有太生气,现在他也没时间生气,石头在琢磨怎么做药的事情,最后想到的方法是“粉碎,配药,包装”,条件所限,只能这样做。

从城里回来后的第二天石头起的很早,从早上到晚上家里都是乒乒乓乓的声音,当然,不是石头一个人,是一家人,除了父亲和小弟,他俩去私塾了。

奶奶,母亲,大姐,二弟石杰,妹妹石静,小妹,一个不落,都帮忙了。

有用剪刀剪的,有用刀切的,还有用石磨磨的,石头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药弄碎了,看不出来是什么药就行。当然,活不是白干的,一人五个铜钱。

他们根本不知道在干什么,不过家人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赚石头的钱。

钱在他手里,大家都不踏实。

石头说,以后赚钱了,给你们分红! 大家并不都相信石头拿这些药会赚钱,除了小妹!

我相信大哥,铜钱是我的喽,小妹没干活,先把铜钱要到了手里,然后就在院子里玩,有时会给家人们打下手,拿东西。

午饭后石头全家仍在忙着粉碎草药,一辆牛车停在石头家门外,小妹在门口玩,看见有车来了,跑屋里跟母亲说,咱家门口来了一辆牛车。

母亲正诧异,石头说周大地主的租子没要,可能是给拉回来了,出去一问果然如此。

等石头把车上的粮食卸下来,赶牛车送货的就走了,去了村里周大地主的宅子,石头把粮食搬到里屋,打开一看,谷子都是去年的,有的还生了虫子。

不过能吃就行,一家人终于可以吃饱饭了,今年冬天不用担忧饿肚子了。

石头把二傻叫来家里,把情况说了一遍,问二狗家够不够吃,二狗说,我家够了,留着你们吃吧,你们家人多。

石头又问拴住,拴住没说话,低头不语,石头明白了什么意思,把谷子分给了拴住一大麻袋,让拴住拿独轮车推了回去,临走前石头跟拴住说,家里不够的话再找我来取。

拴住“哦”了一声,就走了。

下午一家人仍忙着弄草药,到晚上,买回来的药都看不出是什么药来了才收工,吃饭,睡觉。

接下来的一天就是最重要的环节,称量,配药,包装。

石头先在书房把药品说明书写了一遍。

石头拿着笔,在纸上写:

药名:风寒灵散

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等。

药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伤风,伤寒,风寒,头痛,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开水煎药半小时,一日一包,分两次服用,过滤后早晚服用。

注意事项:小儿除外,不能饮酒。服用三天若无效,请郎中诊治。

注:药物保质期十西天,十西天后不可服用。——这次先不写,等以后药物卖起来了再写,要不然卖不出去就失了效果,得不偿失,而且以后还要加上生产时间和编号。

接下来,又写了小孩用的药:

药名:小儿风寒灵散

成分: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等。

适应症: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服用方法:开水煎药半小时,过滤后服用。3岁以内,一日半包,分两次服用。三至七岁一包,一天两次服用。七至十二岁,一次两包,一天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服用3天无效者,需立即找郎中诊治。

注:药物保质期十西天,十西天后不可服用。——也没有写。

他只各写了一张,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大姐,让大姐先写二十张。大姐常年跟爸爸抄经文,小楷写的最漂亮!跟大姐交代了一下,药如果卖起来,就写生产时间和编号,这一批,先不写了,并跟大姐详细交代了写日期和编号的方法。

石头的重心放在配药方面,配药的环节最重要,其实石头并没有完全记下来具体的用量,况且药品说明书上也没有写具体的用量。幸好平时比较留心,请老中医会诊的时候,上边写有10g,5g等等,大概也差不了多少。

第一付药石头亲自配完了。

这样的药因为都是粉面状,放在药罐里煮的话,煮完还需要一个过滤过程。

石头从买的那匹麻布上剪了一块方形的布块,做了一个过滤布,首接放到笊篱或者漏勺上,就可以把药过滤了。

石头又让母亲缝制了一个小麻布口袋,然后把药装进去,又让母亲缝好,就成了一个药包,如此再煮的话就容易多了,省去了过滤过程。

石头算了一下,还是第一种节省一些,第二种方法人工成本太高。

石头把配药的方法教给了大姐和妹妹。

大姐和妹妹她俩心最细,不会搞错剂量和药物。

两天时间,石头就把买来的草药都做成了成品药,接下来就是要把药推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