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把家里的一切都处理好也准备搬家了。
妹妹石静当晚也带人坐着马车赶了回来,并买回来一些肉菜吃食。
奶奶、父亲、母亲、石头、石静、石勇,石颖,还有荔枝、玉梅等人,以及石珩,月奴,林青川,王老七等人,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都很高兴。
只是奶奶,父亲和母亲有些伤感,毕竟要离开这个住了一辈子的地方。
石头跟奶奶说,等房子修好了咱们还会回来居住的,咱们只是暂时离开而己。
奶奶这才心情好一些。
第二天吃完早饭,一家人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有些农具或无法带走的用具,先放到二狗家里去了,他家人虽然也搬走,房子却不用拆。
跟着石头一家搬走的还有二狗一家,因为如果失去了石头一家的庇护,他们一家在村儿里可能就生活不下去了。毕竟,那边儿的刘地主还是想方设法想收拾一下二狗家。
石头一家上午刚搬离了,下午的时候,府衙就派施工队入驻了石头家的房子。按着规定,在石头家的宅基地西周先建造起了院墙,购置的石块和其他的砖都是府衙掏钱买的,因为皇帝的命令说的很清楚,永平路把这个任务就交到了古滦州,府衙自掏腰包。
知州虽然捞不到好处,却捞到了政绩,毕竟一个州里出了两个进士,也不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到中午,一家人就搬到了之前石头给石静租的小院里边儿,父母看到这个小院儿虽然不大,房间确实是不少,还有停马车、马匹的地方。
家里人口儿多,也足够住了,主要是大姐、二弟、还有月娥三个人现在都不在,一下就省出两个房间了。
母亲搬家前从邻居家里买来很多母鸡,也有公鸡,专门做了鸡笼,想养在了租的小院儿里,因为她听说城里什么都贵,而且知道二女儿开了个粮铺,有麸料和碎米喂鸡。
石头照例把自己的大公马,拴到了门外边儿,拴到了一根儿拴马的柱子上,这匹马路过的人即使想骑,也没人儿敢骑,谁离它近的都有可能被踢一下,或者咬一下。
石头在他周围画了一大圈儿,警告别人,离它远点,其他的马匹则牵入了家里的马棚里边儿。
奶奶问石头说,新房子大概需要多久才能盖完?
石头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又问父亲盖房需要多长时间。
父亲说,大概需要几个月。
石头说,可能得半年到1年吧,因为府衙干这种活儿不会太急,而且按规定,最后还会有人来验收的。
自从进城里以后,家人商量,要多购置一些物品,石头让家里人想买什么,先写下来,他要看一下,未经他批准,不能买东西。
石头看着父亲写的漂亮的小楷,竞愣神了,首到小妹妹说话,大哥,行吗。
石头拒绝了一大部分,只留下了日常生活必需品,衣物等等。
石头的原因很简单:
一,低调。
二,钱还有用。
三,这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
石头并没有说第三点,只是说了第一,二点。
大家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石头现在是家里说算的人,因为财大气粗嘛!
母亲问石头,咱们搬到城里来了,还用不用交税?
石头说,当然要交税了。
古代城镇中的居民通常需要缴税。税收是古代政权维持运作的重要经济来源,具体税种和征收方式因时代和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种和征收方式:
1.土地税
对象:拥有土地的农民或地主。
形式:按土地面积或产量征税,通常以实物(如粮食)或货币缴纳。
2.人头税
对象:所有成年男性或家庭。
形式:按人口数量征税,通常以货币缴纳。
3.商业税
对象:商人、手工业者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
形式:按营业额或利润征税,或对特定商品征收关税。
4.徭役
对象:成年男性。
形式:以劳役代替税收,如修建公共工程或服兵役。
5.杂税
对象:城镇居民。
形式:针对特定物品或活动征税,如盐税、酒税等。
6.贡赋
对象:地方政权或少数民族。
形式:定期向中央政府进贡物品或货币。
7.市税
对象:市场交易者。
形式:对市场交易征税,通常按交易额或商品种类征收。
8.房屋税
对象:房屋所有者。
形式:按房屋面积或价值征税。
9.宗教税
对象:宗教团体或信徒。
形式:用于宗教活动或寺庙维护。
10.临时税
对象:全体居民。
形式:在战争或灾害等特殊时期征收。
总之,古代城镇居民的税负较重,税收形式多样,涵盖土地、人口、商业等多个方面,且征收方式因时代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变化。
母亲说,看来这税在那儿也躲不开。
石头说,嗯,人这一辈子,死亡和交税都是躲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