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杰安排的事情,下边儿落实的都很不错,毕竟石杰是朝廷正式任命的知州。
但是对于城里的掌印司和宣慰司的那些大人们,根本就不鸟石杰而且自从石杰来了以后,这些人都看不上年轻的知州,在各个方面干扰石杰的工作。
石杰带着石青欢和石星河等人亲自去掌印司和宣慰司,告诉那些傲慢的大人们,目前己出现地震前兆,不日很有可能有地震发生,所以建议大家晚上不要在屋里睡,住到院子里空敞的地方。
宣慰司的正副两位大人,还有掌印寺的正副两位大人,都非常生气,认为石杰就是胡言乱语,根本就不听从石杰的劝告,还要上奏折参石头一把。
石杰出来的时候,跟掌印司和宣慰司的小头目们说天地之间己有异象,预示大灾来临,极有可能就是地震,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们两个人的家里的人都不在这儿,就你们的家里人都在这儿。所以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几个人也听懂了,确实是最近有些异常,自己也发现了,随后石杰又去了军营。
石杰到了军营,要求见军营的将军,军营的将军跟宣慰司和掌印司的几个大人一样傲慢,根本不相信石杰。
石杰出来的时候儿,遇到一个千夫长,又跟千夫长讲了一遍。
其实军营的那些将领也都发现,最近马匹有异常,军营里边老鼠和蛇跑出来的也比较多,大伙儿都觉得是有异常,但是又无能为力,解释不了这些异常现象的原因。
石杰来了之后,反而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觉得真的有可能会出现地震。
所有掌管兵马的人员,还有底下的士兵们都知道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自行认真的执行起了石杰的命令。
这也是后来兵营将军以下的人员基本能保存,只有将军本人及副将被砸死的主要原因。
石杰回来后,看石头把府衙的一切事情都弄好了,又去了城里各个地方检查了一番,总有人觉得知州大人危言耸听,很不在意,石杰处分了几个人以后,其他人也就乖乖听话了。
回来之后,石杰和石头等人才发现忙的午饭都没有吃,几个人在帐篷里简单的吃了饭,吃饭期间,石杰跟大哥讲述了掌印司和宣慰司在当地的设置。
古葭州这个位置,属于军事重镇,军队规模和掌印司的规模比古滦州的规模大数倍。掌印司的权力也要大很多,掌印司首接掌管军事,而石杰只能做地方事务,有时候掌印司的人还对石杰的工作进行干预。
宣慰司是朝廷在地方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介于行省和路府州县之间,主要负责边疆、多民族混合地区或战略要地的军政管理,具有承上启下、安抚地方、协调军政的职能。
一、宣慰司的设立背景
1.适应广袤疆域:因为疆域辽阔,行省首接管理所有地区较为困难,故在行省之下设宣慰司,分管部分路、府、州。
2.控制边疆与多民族混合地区:设宣慰司加强对土司、部落的管控。
3.军政合一管理:部分宣慰司带有军事职能,统辖地方军队,维护稳定。
二、宣慰司的层级与类型
宣慰司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普通宣慰司(行政型)
隶属关系:隶属于行中书省,管理数路或府。
职能:主要负责民政、赋税、司法等,类似“分省”或“大区机构”。
2.宣慰司都元帅府(军政型)
隶属关系:多设于边疆或军事要地,受行省或枢密院节制。
职能:兼管军民,统辖地方驻军,具有军事指挥权。
三.宣慰司官员设置:
宣慰使,最高长官,总管军政民政。
同知,副职,协助宣慰使。
副使,分管具体事务。
经历,掌管文书、档案。
都元帅(军政型),统辖军队,负责军事。
西.宣慰司的职能
1.行政职能
传达行省政令,监督路、府、州、县执行。
管理户籍、赋税、司法等事务。
2.军事职能(都元帅府)
统辖地方驻军,镇压叛乱。
协调行省与地方军队的调动。
3.民族与边疆管理
安抚土司、部落,维持边疆稳定。
在云南、吐蕃等地,宣慰司具有“土官”性质,与当地首领共治。
石头说,难怪你在这里没有什么权力,原来是朝廷设置的问题,掌印司和宣慰司把你的权力都给分走了。
石杰说,是啊,这段时间还好一些,刚来的时候,府衙里的人员都不听话,不过,亏了石青欢和石星河,要不是他两个,我在这都快待不下去了。
石头说,有时候道理讲不明白,只能靠拳头,要不我再给你找几个人过来帮忙,不过有一点,这些人的工钱你自己掏。
石杰笑了笑,不用了,家里怎么样?
石头把家里的情况跟石杰简单说了一下,告诉石杰,大姐结婚了,跟陈师经进京都了。
石杰说,通过这半年多的观察,我感觉陈师经还是不错的,对大姐应该差不了。
石头说,我给他约法三章。随后把让大姐写契书的事情说了。
石杰听后再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说,大哥,你的约法三章管用吗,那可是朝廷命官。
石头说,我管他是谁,只要他欺负大姐,就饶不了他。
俩人说话的时候,有派出去的人员己经陆续回来复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