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久违的二弟

2025-08-21 355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月娥问,这么多人都在京都住,京都住的下吗?

石头用手摸了一下月娥的脸,说,你想的还挺多的,京都是一个集权又集钱的地方,这么多人住着,人吃马喂的,确实是个巨大的负担,不过,朝廷自有自己的解决方法。

古代都城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聚集是常态,但过度膨胀会带来资源紧张、治安隐患等问题。历代王朝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限制京城人口:

1.户籍制度与身份管控

编户齐民:严格户籍登记,区分"京师户口"与外来人口,非户籍者需申请"暂住凭证"。

职业限制:工匠需轮班赴京服役,期满必须离京。

2.空间隔离与居住控制

坊市制度:唐代长安实行封闭式坊制,居民不得随意扩建住宅,商业仅限东西两市,变相控制人口流动。

拆除违建:清理"侵街"建筑,强制拆除贫民聚居的棚户区。

3.粮食与资源调控

漕运配额:通过控制漕粮运输量限制粮食供应。

物价手段:汉代长安遇饥荒时,朝廷会"遣返流民",通过不赈济外来人口变相驱离。

4.行政强制手段

定期驱散:稽查流民,灾荒年间常强制遣返乞丐、无业者。

连坐制度:客栈不得收留无路引者,违者店主与住客同罪。

5.功能疏解

陵邑政策:汉代将贵族、富户迁至陵邑,分散长安人口压力。

陪都体系:唐代洛阳等陪都分流部分行政功能和人口。

不过,这些措施短期内可抑制人口增长,但长期因官僚体系膨胀、商业需求增长往往失效。京都人口调控本质是权贵阶层通过牺牲底层流动人口权益实现的脆弱平衡。

城门内外都是守城的士兵,有两个士兵检查了两个人的路引,又检查了俩人带的货物,发现石头的杀猪刀,士兵派人登基了一下才放两人牵马进城,因为皇帝登基六十周年大庆,所以城里几乎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俩人按着二弟石杰写的地址就一路打听一路找,最后就找到了二弟石杰他们租的那家院子。

这会儿,二弟石杰和陈举人俩人刚付过房租,算算自己剩下的银两,到考试的时候还有一段时间,只能省吃俭用才能坚持下来。

不想这天正在读书,有人敲门,石杰还在那儿纳闷儿,除了房东,从来没有人上门来找过他俩。

打开门儿一看竟是大哥和月娥姐。

石杰跟大哥热情的拥抱,又跟月娥姐说,月娥姐好。

石头边往里走边给二弟石杰撂下一句话,以后不许叫月娥姐,以后叫嫂子。

石杰愣愣的看着石头,又看看月娥,月娥羞红了脸。

石杰说,你们俩难道…… 石杰的话还没说完,石头点点头说,是的,生米煮成熟饭了。

石杰说,那我恭喜你们了。

月娥则不好意思的给了石头一拳。

这会儿陈举人也从里边儿出来了,跟石头和月娥打招呼。

石头没有跟陈举人开玩笑,看着俩人儿准备的午饭简简单单,只有馒头和咸菜,石头说别吃了,我们下馆子去。

石头把两只鸽子拿了出来,先放到院子里。

石杰还问,大哥,你带俩鸽子干什么呀,想给我们补补吗?

石头说,这可是掌印司的信鸽,上次掌印司大人送给我的,以后你们俩有什么急事儿,可以在这个腿儿上绑上信,鸽子一放,很快就会飞回咱们家里,我们就知道信儿了。又从包袱里拿出来大姐给陈师经写的信,陈师经拿到信就去屋里独自看信去了。

石头把马牵到了院儿里,先给马喂了点儿水,又把带的草料麻袋拿出来,让马自己在那吃草。

石头都弄完以后,陈师经也看完了信,让二弟石杰锁上门,石头西个人就出去了找吃饭的地方去了。

来到附近的一家馆子,石头要了几道好菜,都是带肉的。

二弟石杰和陈举人也不拘束,狼吞虎咽的就开吃了。

看的月娥首笑,说,这俩人这是多久没吃过好吃的了。

二弟石杰说,京都这个地方,租房子太贵了,吃饭也贵,就是哪哪都贵,我俩只能省着点花,要不赶不到乡试就得打包回家。

月娥说,你大哥想着你呢,知道你俩的钱该花完了,给你俩送补给来了。

石杰问大哥,家里的生意怎么样。

石头说,很好,妹妹很适合做生意,现在我把药铺和药坊的生意都交给她打理了。

石杰又问了问家里的情况,石头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原则,把家里的人和事情简单跟石杰说了一下,又说,你俩安心考试,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

石杰又问,你和月娥姐啥会结的婚?

石头说,来之前结的婚。月娥则低头不语,石杰以为是月娥不好意思,也就没问。

吃完饭的之候,几个人又回到小院儿里。

石头跟石杰说对自己好一些,好好考试,又跟二弟和陈举人谈论起了这次考试的问题,石头准备给他押题。

在二弟石杰和陈举人租的院子里,三个人聊了一下午,月娥则收拾着屋子,两个男人住了大半年,弄的屋子院子里跟狗窝也差不多少。

石头主要是问了问二弟和陈举人各自对今年考试的看法。

你们觉得今年乡试会出什么题?石头问。

二弟说,今年肯定是以赞颂皇帝60年大庆为主的题目。

陈举人也觉得肯定会出这方面儿的题目。

石头说,你们知道往年的考题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弟石杰说这个还真知道,我去上街买东西的时候,看过有人卖的书,里边写的都是历年考试的题目。

石头说,哪儿卖的?怎么没买一本。

石杰不好意思的说,囊中羞涩。

石头说,现在买回来一本,我也要看一看。

石杰说,你又不参加乡试,你看那干嘛?

石头说,我看他干嘛?我看书,我想给你押题。

什么叫押题,石杰问。

就是跟你说的一样的,想猜测今年考试的题目。

石头给了二弟五两银子,石杰就出去了。

石头又跟陈师经聊了一会儿,告诉陈举人大姐的一些情况,又问哪里有卖马料的,这马匹也需要马料,还有那两只鸽子,也需要鸽粮。

陈师经是不知道这些,石头想,俩人还真是读书人,啥都不用管,又跟陈师经交待了如何照顾鸽子的事情。

不一会儿石杰就回来了,拿着一本书,石杰递给了石头。

本来陈举人和二弟石杰俩人一人一个小房间,石头和月娥来了,陈举人就搬到了石杰的房间,把自己的屋子让给了月娥和石头住,月娥收拾完之后,发现没有多余的被褥和枕头。

石头带着月娥上街,找了一家卖被褥和枕头的铺子,买了一套被褥和枕头回来了。

月娥觉得太贵了,浪费钱,石头说,睡觉得睡得舒服才行,要不咱俩晚上也不舒服。

月娥给了石头一拳。

俩人又买回来鸽粮,都是从粮店买的,至于马料,只是买了一些精料,草料得去专门的草市购买。

晚上吃完晚饭后,石头拿着石杰买来的书,就在油灯下面翻着看了起来,还拿着毛笔圈圈点点的。

等看完之后,发现二弟石杰和陈举人那个屋子早就关了灯睡觉了。

石头说了一句,真行,睡得比我还早,这还读书呢?

第二天一早,石杰和陈举人的读书声虽然很小,但是石头也能听到。

石头和月娥就起床了,因为这一宿,月娥和石头俩人儿没有亲热,只是石头搂着月娥,睡了个素的。

两人不是不想玩,是因为两个屋子就隔着一个门,十分不方便,月娥晚上睡觉连衣服都没脱。

石头起来后就跟二弟石杰说,你们俩睡得倒挺早。

石杰说,不是我们俩睡得早,是家里没有灯油儿了,油灯给你了,我们俩只能睡觉。

石头说你俩是不是没钱了?

二弟说刚交完房租,剩下的不多了。

石头让月娥从包袱里拿出50两散碎银子,交给了二弟。

石杰看大哥一下拿出这么多银两,就问银两哪来的,石头说当然都是我和妹妹赚来的。

石杰没再说什么,自己现在唯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才对的起家人。

石头说,快考试了,对自己好一点儿,又说,你们俩接着读书吧,我这两天和月娥有点儿别的事情,可能早出晚归的,你们也不用管我们,还有那本书你好好看看,之前考过的内容我划掉了,今年可能要考的内容,我在边上花了三个圈,你让子昂帮你看看吧,还有就是自己模拟考题,自己做,适应考场的环境,别到时候两个持刀的士兵往你跟前一站,吓得尿裤子。

石杰嘿嘿一笑,那倒不至于。

石头跟二弟说,出去吃饭也要到那些考科举的人多的地方,互相之间交流一下信息,还有,我在老家城里租了一个院子,还挺大的,我和妹妹、月娥经常在城里住,药铺还是梅家药铺,你要是回去的话,就找梅家药铺就行了,梅家药铺的人都知道我们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