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馈赠

2025-08-21 168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弄完牙粉,也到了石头进城的时间,这次石头一人骑马去了城里。

这几天都是石头喂这匹战马草料和水,每天还给它梳理皮毛,还要带出去遛一遛,石头故意在村里溜马,让保长和里长知道,自己跟官府是有关系的。

石头带着月娥的时候,骑马都是慢步走的状态,自己则是快步的状态,所以平时一个多时辰的路,石头用不了半个时辰,这还是石头没有放开了跑。

在古代,骑马的速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马匹品种以及骑术要求进行分类。以下是常见的骑马速度分类及其特点:

1.慢步,速度:大约 5-7 km/h。

特点:最基础的步态,西蹄轮流着地,节奏稳定。

适合长途旅行、驮运货物或训练新手骑手。

马匹消耗体力最少,可持续数小时。

2.快步,速度:约10-15 km/h。

特点:两蹄对角交替着地,有轻微弹跳感,骑手需配合“起坐”以减少颠簸。

常用于日常行军、驿传(如古代驿站换马快跑前的中速阶段)。

比慢步快,但比跑步省力,适合中等距离行进。

3.跑步,速度:约20-30 km/h。

特点:三蹄着地节奏,比快步更快但比狂奔平稳。

用于追击、侦察或紧急通信(如古代“八百里加急”中的部分路段)。

马匹体力消耗较大,通常只能维持 10-30分钟。

4.狂奔/疾驰,速度:约40-60 km/h

特点:最快的步态,西蹄腾空瞬间的冲刺状态(如赛马或战场冲锋)。

古代精锐骑兵(如蒙古骑射手、重甲铁骑)在短距离突击时使用。

马匹极耗体力,通常仅能维持几分钟,之后需长时间休息。

5.耐力跑,速度:约12-20 km/h(交替快步与跑步)

特点:古代驿传或商队采用的策略,通过变速保持马匹持久力。

因为也不着急赶路,石头选择的只是快步和慢步交替,这样骑行,人和马匹都不会累。

进城后石头先去药铺送了药,又当着梅掌柜的把几味药配好,梅掌柜的心想,不是秘方吗,怎么当我面就配药,这是怕我破解不了!

石头早就看出梅掌柜的心思,之前李云帆去家里,贼眉鼠眼的就是想找到配药的秘密,回来后就跟梅掌柜的说明情况,梅掌柜的又研究半天,也没有搞明白都用的是什么药,用多大剂量。

石头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笃定梅掌柜的搞不清楚自己的药方,因为自己把药都碾碎了,掺在一起,根本无法分辨,即使看出来是什么药,也搞不清用量,早就层层加密了。

石头配完药去了掌印司,大人说伤口有些瘙痒,石头说我拆开看一下吧。

解开绷带后,石头小心取下抹的山泥药,又仔细看看,伤口愈合的挺好,长的很快,看来还是营养得跟上去,熬制的健胃消食的药物还是管用。

药线还得几天拆除,毕竟伤口张力太大,石头让大人看看伤口的模样,大人觉得还能接受。

过段时间拆完药线,还会更好看一些,石头说,换药下来的布条,石头问大人有用没,大人说没用。

那我拿走了,我拿回家,还有用途,石头说。

这还能干什么,大人满脸疑惑。

石头说,家里穷,准备做几双鞋。

大人随即叫来仆人,耳语了几句,仆人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抱了两匹棉布,两匹麻布。

大人说,送给石郎中,回家做几身衣服吧。

石头说,这个太贵重了,不能收。

大人说,不用客气,就算是诊费了。

石头连忙说谢谢,又跟大人说三天后我再来,大人说你骑马回去吧,来去方便。

石头说不骑了,你的战马吃的太多,把我家骡子的草料都吃了。

大人说不妨事,给你带上马料就行,我这马,也不能吃你家里牲口的草料,这几天都瘦了。

又让仆人去准备带的马料,都是精饲料,比之前石头家里吃的伙食也差不了多少,小米,大豆,黑豆,大麦,燕麦,草料都是干的苜蓿草,仆人又告诉石头草料和精料的配比以及喂养方法,其实石头都知道这些知识,当初在山寨跟九爷学了很多,只是装作不明白,认真听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