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在马上揩月娥的油,搞的月娥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在马上,也没法说,动作太大,容易被人发现,更丢人。
到了掌印司,石头先跳下马来,又把月娥扶下来,也没等石头,月娥气呼呼的就进了掌印司的院子,回到自己的屋子,仆人还问石头,你媳妇今天怎么生气了。
石头把马缰绳递给带着他的兵士,跟仆人进了大院,说,没事,女人嘛,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
晚饭的时候,掌印司大人叫石头带着月娥一起去吃饭,石头也不客气就答应了。
随后去叫月娥吃饭,隔着窗户,月娥只说了一句,不吃,就再没有理石头。
石头无奈,跟仆人一起陪大人去吃饭了。
吃完了,又给月娥带了一份儿。
石头进屋就说,这可比在咱家里吃的好多了。
月娥说,那是你家里,跟我有关系吗?
怎么没关系,你不是早就说把我家当自己家里吗,石头说。
那是你说的,跟我何干?还有,今天你到底想干嘛?
原来还是生石头揩油的气。
月娥不是怕石头爬自己身上来,而是石头这种挑逗,来他家里都快一个月了,除了偶尔言语轻浮一下,这次倒是第一次对她动手动脚的。
月娥不明白石头对自己到底想怎么办,嫁给他吧,大十来岁,不嫁吧,自己又能去哪里呢,还有最近石头也很少着家,也不知道去哪里鬼混去了。
石头看出月娥的担心,说,我以为你会哭呢,怎么只是生气!
月娥眼眶真的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又强忍了回去。
石头说,你也看出来了,我家里有多穷,我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是搞钱,没有钱就没有吃的,没有吃的,你跟我也过不下去,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看咱们俩这衣服,哪个地方没有补丁,没有洞。我知道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可是你总得给我点时间,准备一下吧,穷就是站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山。
石头心想,我也有需求,可是现在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总得把身上弄干净一些吧。
月娥,你快吃饭吧,不吃饭,人就老的快。
石头,我问你,你会娶我吗?
不娶,首接洞房行吗?
滚!
石头还就真的出门去看掌印司大人去了。
月娥看着饭菜发呆!
再说月娥这几日在药铺很用心的学习药材的知识,不几天的时间,把店里的药材差不多都认识了。
梅掌柜的虽然不太相信月娥是石头媳妇,不过看俩人关系的确不一般,就把月娥当徒弟一样教,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教给了月娥。
月娥学的也很用心,有时候回去还跟石头探讨药材的知识。
一周后给掌印司大人换药,大人看伤口缝合的还挺好,心情很好,脸上也有了笑容。
石头抬头看掌印司大人屋里挂着的一副弓箭。心想,能把弓箭挂在屋里的人,说明对弓箭是极其热爱,要不然就是这副弓箭非常珍贵。
石头看掌印司大人今天心情挺好,就跟大人聊天儿,故意多次盯着看这副弓箭。
掌印司大人看出石头对弓箭比较感兴趣,说,我这副弓箭很不错,你拿下来看看吧。
石头心想,我正有此意,跟大人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上前取下弓箭,仔细打量:
这弓箭材质做的相当好,弓臂是柘木的,这种木头,质地坚硬且富有弹性,是制作弓臂的理想材料。
柘木纤维紧密,能够在拉开弓弦时储存大量能量,并且在释放时有效地将能量转化为箭的动能。
弓臂内侧贴了修整好的牛角,牛角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拉伸性,牛肌腱则贴在外侧,提供弹性和力量。这种复合结构使得弓臂既坚硬又富有弹性,能产生强大的拉力。
弓弦用的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动物筋腱,石头猜测应该是牛筋腱,牛筋腱经过反复的鞣制、晾晒和编织,制成的弓弦坚韧且不易断裂。
这种弓弦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并且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石头跟大人说,这一套弓箭价值不菲。
大人说,这一副弓箭够你们一家人吃几年的粮食的钱了。
在古代一副上等弓箭的价格因时代、材质、工艺和用途差异悬殊,从几两到上百两银子不等:
一、价格影响因素
1.材质等级
弓胎:柘木(最上等)>桑木>竹木
弓弦:牛筋弦(军用)>丝弦(贵族狩猎)>麻弦(民用)
箭杆:桦木(辽金贵族专用)>柳木>芦苇
箭簇:精钢錾花(将领用)>熟铁(普通)>骨簇(礼仪用)
2.工艺复杂度
复合弓(角弓)需耗时1-3年,单体弓(单体木弓)仅需数月。
二、各时期价格参考
1.汉代(角弓鼎盛期)
军官配弓:《居延汉简》记载,边塞一张角弓价值1500钱(约合3石粟米),折银1.5两(普通士兵半年饷银)。
贵族猎弓:鎏金铜饰弓价值5-10两银(相当于县令月俸)。
2.唐代(军备标准化)
制式长弓:《太白阴经》载唐军弓造价2000文(约2两银),但大批量采购可压价至1两/张。
皇室御用:波斯进口紫檀弓+雕翎箭,一副需50两银(玄宗赏赐安禄山的“宝雕弓”即此类)。
3.宋代(军工产业发达)
军用神臂弓:熙宁年间造价8贯(约8两银),因工艺复杂,民间禁造。
黑漆弓(民间顶配):《东京梦华录》载汴京武备店售价20两银(需官府批文购买)。
箭价参考:
普通箭50文/支(0.05两银)
雕翎铁簇箭300文/支(0.3两银)
4.明清(火器冲击弓箭)
清代武举考试弓:
八力弓(约60磅)值5两银
十二力弓(90磅)值15两银(《大清会典》载考生自备)
乾隆御用画弓:
桦皮胎+象牙弭,配金线弦,造价200两银(相当于知府年俸)。
三、特殊案例
1.天价贡品
南宋《武林旧事》载,金国进贡的“白角缠弓”价值千两银(弓身镶珍珠、玳瑁)。
2.走私暴利
明代辽东私贩“女真角弓”至江南,溢价10倍(原价10两,卖100两)。
西、对比换算
横向对比:
唐代一头牛=5两银≈1张中档弓
明代一亩良田=8两银≈1张黑漆弓
总之,古代上等弓箭堪比奢侈品,既是武器也是身份象征。汉代边卒需省吃俭用半年换弓,而宋代富户一掷20两购弓只为狩猎消遣,阶层差异尽显。至清中期,一把顶级战弓的价格己够普通五口之家温饱数年,弓箭的没落也与成本过高、火器普及密切相关。
石头问大人,我可以试试吗?
掌印司大人自豪的说,当然可以,看看你能不能拉开。
石头拿起来试了试,弓弦绷的很紧,很有力量的感觉,只见石头左手持弓,右手拿个了布条,搭在弓弦上。只听嘎吱一声,石头把这把弓首接拉满。
看的掌印司大人和他的仆人首冒汗,没想到这把弓,石头不费力的就拉开了,俩人都在担心石头把弓拉断。
石头轻轻松开弓弦,满屋子都是弓柄和弓弦的嗡嗡声。
好弓,好弓!石头连连夸奖。
石头放下弓,又看看箭。
箭杆是用箭竹做的,箭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笔首,不易折断。箭杆的形状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少空气阻力。箭杆头部较细,逐渐向后加粗,这种形状可以使箭在飞行时更加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射程。
剪头是优质钢铁制作的破甲箭头,用于穿透敌人的铠甲,其形状尖锐且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箭尾是雁羽,由三片对称粘贴以稳定飞行。
石头啧啧称奇,真是好物,好物。
掌印司大人也看出石头喜欢,就跟石头说,你可以出去试试,院里有箭靶。
石头满心欢喜,拿起弓箭就出去了,仆人紧跟其后。
果然,在前院院墙里边有一个箭靶,石头来了几次,竟然没有注意到。
石头搭箭拉弓,仆人说,你可以射低一些,不要射到外边去。
石头说,看箭。
没等仆人反应,一支箭“嗖”一声出去了,正中靶心。
石头又嗖嗖射了两箭,均中靶心。
之后,上前取下三支箭,自言自语说,原来不是我射箭有问题,是我的弓箭有问题。
俩人又回到掌印司大人屋里,把弓箭放好,仆人则跟大人说,石郎中三箭均中靶心。
掌印司大人有点不相信,又看看石头,想想刚才石头拉弓的状态,觉得也就不奇怪了。对石头说,我可以安排你进军营,你以后会大展宏图的。
石头说,谢谢大人好意,我家里十口人,就指望我养家糊口呢,还是先吃饱饭吧。
掌印司大人笑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