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说借用掌印司的文房西宝,写下需要准备的东西。
仆人用方盘把文房西宝从大人的书房端到客厅。
石头看了一下,呵,掌印司果然有钱,文房西宝都是上品。
宣州(今安徽宣城)的“宣笔”,而且是上等的兔毫笔,制作精良。
墨是产于安徽歙州(今安徽黄山歙县一带)的歙墨,上边有描金小楷写的李家歙墨 。
纸也是生宣纸,来自哪里不像,不过质量中上等。
还有一块歙砚(今安徽歙县),雕刻相当精美。
石头边研磨边琢磨,这个掌印司,竟然这么有钱,不仅仅是这文房西宝,屋里的吃穿用度,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看这套文房西宝就能看出来,绝非只凭俸禄能置办的起的。
大人这套文房西宝都是上品,好东西,好东西,石头跟大人连连夸赞这套文房西宝。
石郎中看来也是识货之人,大人略有得意的说。
石头心想,我不是识货,我只是从网上和纪录片里看到的,你要是识趣的话,给我整一套,我送给我二弟,他肯定喜欢。
家里父亲和弟弟也都是读书人,石头回答。
大人没有接话。
石头从进门就看到掌印司的每个人都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再看他们的吃穿用度,哪里是靠自己的俸禄来的。
石头在前堂等的一会儿,就有几家送礼的来去,送的什么不知道。石头心想得让掌印司放放血,写了一个药单,让掌印司的人去药房买药。
掌印司的仆人看了看药单,见药单里要买很多药,而且剂量很大,就问石头,怎么需要这么多药?
石头说,有些药有内服的,有些是外用的,内服的一般用的量不多,外用的用量比较大。
这些药我得先处理好,治疗之前还得熬制很长时间,熬制完了就剩一点点,外用的吸收少,用量大,抹在伤口处,还要定期换药用。这些药我得带回家去,让家人帮忙处理好,而且是提前做好,到时候再带回来。
石头又写了一张清单,都是外科手术的时候和以后换药需要用到的东西,仆人看过后皱皱眉头,递给大人,大人只扫了一眼,淡淡的说,准备吧。
仆人没有再说什么,问石头还有没有别的事情,石头说没有了。仆人叫来外边的兵士,派人出去购置药材。
石头趁这个机会,跟掌印司大人聊聊天,主要是了解一下大人的病史,为之后的治病做准备。
掌印司大人跟石头讲了自己得病的经过以及之前治疗的经过。
等兵士把这些药材买回来之后,整整有两大麻袋草药,其他的东西还要去准备。
石头说我先回家准备药和外科手术器械,又提出,大人你们这里有马没有,我想骑马回去一趟,这样回去再回来的快一些。
大人问,你会骑马?
石头说,会骑,之前家里养过马,拉货的,也骑过。
我们这里的都是战马,你能骑吗?大人问。
没问题,我这人胆子大,石头说。
大人没再往下问,让仆人去准备马匹。
仆人担心石头把马骑走就不回来了,骗走了马,还骗了两麻袋的药材。
石头看出了仆人的心思,觉得有必要让人家放心,跟大人说,我在梅家药铺有股份,药铺那个伙计李云帆也认识我们家在哪儿,可以去问一下。
大人摆摆手说不用了,但是仆人觉得还是不放心,又偷偷去前院儿问了李云帆,知道石头也是跑的和尚跑不了庙,所以就派人去牵一匹马。
不一会儿,有兵士牵了一匹枣红色马过来了,这匹马看外表还不错,个头比一般的马高大,比霍寨主的马匹母马还要好,马鞍用的是驿传鞍,就是用于驿站快马传递文书的马鞍,这种马鞍强调轻便耐用,鞍垫较厚,目的是减少长途疲劳,马的左后腿上烙了一个“官”字,这是朝廷战马的烙印。
这是一匹骟过的马,石头知道这是一匹真正的战马,心想这匹马就得好几十两银子。石头看着养的膘肥体壮的战马,心想,自己就缺少一匹马,平时骑骡子太慢了。
石头跟大人说,我今天下午就回家,明天下午我再赶回来,我在家准备一下外科手术用的药物,后天咱们就可以做治疗了。
大人没有提出异议,他也要做一些准备,也需要些时间。
毕竟这是一个涉及到头部的一个外科手术,不能随随随意意的把命交到别人手里。
石头把两大麻袋药材装到马背上,在城里顺便去布店买了几块棉布,娟和麻布,又在路边小摊买了两个筛箩子就回家了。
这一切都被掌印司的探子看在眼里,回去报告掌印司大人,大人和仆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石头要干什么。
石头出城后才骑上马,果然骑马比坐车和走路要快得多,而且这战马速度就是快,驮着石头和两麻袋草药,一路小跑都没有减速,很快就回到了村里。
进了村里,遇到村里的邻居,石头下马,牵着马往家里走,有人问石头从哪里弄来的马,石头指着马的左边大腿上部的“官”字说,掌印司的战马。
石头到家以后,家人也很纳闷,石头怎么骑了一匹马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大麻袋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