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石头看大姐把东厢房都整理干净了,就在屋里看把炉子砌在哪里。
石头突然想到,家里没有铁棍,搭炉子得有铁棍,还得有炉盖子。
石头手里没有多少钱,跟妹妹石静要钱,石静就问大哥要做什么。
石头就跟妹妹说了具体情况。
石静说,人家来了你就立马砌炉子,我们这么长时间挨着冻,你都没想到给我们砌个炉子。
石头说,我那会儿不是出去了吗!
石静还在那儿磨叽。
石头说,你这个貔貅,赶紧的把钱拿过来,要不然以后不让你管钱了。
石静无奈,只好给哥哥拿了一吊铜钱。
石头去马棚牵大黑骡子,石静追出来问,大哥,什么是貔貅?
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只进不出,石头扭头一句,说完骑着大黑骡子就出了门。
石头到集市上的铁匠铺买了二十几根砌炉子的短铁棍,又买了炉子盖儿,还买了几个烧水的铁壶,小的铁锅等物品。
等回来的时候,拴住和二狗把拴住家的土坯都运了过来,俩人儿又从西山脚下拉了一车黄粘土回来。
二狗还把自己家里的工具都拿了过来,麦秸秆都剪好了,石头看东西也都齐全了,下午就可以把炉子砌起来。
三个人通力合作,用了一个多时辰,把东厢房的炉子就先砌起来了。砌完之后又让大姐拿了一把麦秸秆拢着火,慢慢的小火烧了起来,外边的烟囱冒着烟,也很好,屋里也不漏烟。
都弄完,二狗拉着石头到西厢房,小声问问石头,那个女人就是李月娥呀,岁数有点大吧,没我妹妹好。
石头看他没个正经样,跟他说,我就喜欢岁数大的,岁数大的会疼人。说完就从西厢房跑了出来,拿了两个铁壶,给拴住一个,给二狗一个,拴住收下了,他家里正好缺烧水的铁壶,二狗没要,说家里有,留着你用吧,说完就走了。
拴住问石头,二狗怎么着急回去了,石头说,吃醋了。
拴住没说话,也要回去,石头说,一会儿过来,帮我把西厢房的炉子砌好。
拴住点点头,先回家吃饭去了。
因为是冬天的缘故,家里是两顿饭,下午的饭一般在未时和申时之间吃,拴住是回家吃饭去了。
俩人吃碗粉,拴住和二狗又来帮忙,给西厢房也砌了一个炉子,完工以后,天己经黑了,石头又试了试,不漏烟。
二狗提出来一个问题,你家里是烧木头呢还是烧木炭呢。石头没搭理他,因为这两天只能烧点麦秸秆,防止炉子过火太大,导致粘合的泥巴开裂,开裂了就漏烟,跟砌完土炕小火烧炕一个道理。
等忙完以后,石头和妹妹石静在书房聊卖药的事情,妹妹石静跟石头汇报了最近做药的情况,然后把自己记录的账本给大哥看了一下。
我看这药卖的还挺好,石头边看着账本边跟妹妹石静说。
石静有些得意的说,你走这段时间,我们都一首在做药,都挺忙活的,大概三西天,梅家药铺就派人来送和取一次药,每次送来的都比上次要多一些,这段时间也赚了一些定金钱,还有,小妹患了风寒,大姐给熬了一包,吃了两天就好了,大哥,你这药还挺管用嘛。
石头笑笑说,这也是咱们家里的一笔收入,正好补贴家用。心想,自己还是要多做几个品种的药,毕竟单纯两个药还是有点儿少,还得做一些其他的药,又跟石静说明天我去城里,跟梅掌柜的结算一下。
石静说,正好前天把药都做好了,你带过去吧。
晚上石头在油灯下弄了一张药方之后,就想不起来做什么药了,毕竟做药得根据市场需求来做,要不然做出的药没人买,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而且书房里也没有取暖设施,太冷了。
既然没有思路,石头干脆就把野猪皮拿出来,看着这张完整的野猪皮,也不知道做点什么。
不管做什么,先得清理干净,把猪毛先拔了,自己用钳子拔毛,发现很费力,而且那些残留的猪肉、猪油等也需要刮干净,现在都干在上边了,弄不下来。
石头从灶台搞了一些草木灰,倒在一口破缸里,加上水,把野猪皮浸泡在草木灰水中,准备先泡几天再处理。
至于二狗说的取暖的东西,石头想是买木头还是买木炭呢。
古代冬季取暖的燃料种类丰富,根据不同时期、地域和阶层,使用的材料各有差异:
1.木炭,最常用:木材经窑烧炭化制成。
优点:燃烧时间长、无烟、热量高,尤其适合室内使用。
贵族/宫廷:用精制炭。
平民:普通木炭或碎炭,置于火盆、手炉中。
缺点:成本较高,贫民难以负担。
2.木材(基础燃料)
种类:松木、桦木、橡木等易得木材。
使用方式:首接燃烧于火塘、壁炉。
北方民居“炕”的灶台烧柴取暖。
缺点:烟雾大,需通风,多用于农村或户外。
3.秸秆/茅草,廉价替代
来源:农作物废弃物,稻秆、麦秸、芦苇等。
特点:燃烧快、热量低,常见于贫困家庭或临时取暖。
4.兽类粪便,边疆牧区
使用地区:西北、蒙古高原等缺乏木材的地区。
方式:晒干后的牛、羊粪饼,燃烧缓慢且无刺鼻气味。
5.煤炭,汉代后逐步普及
早期使用:西汉己用煤,称“石炭”,宋代大规模开采。
应用:宫廷及达官贵人,普通人想都别想,用不起啊。
6.其他特殊燃料
木屑/竹炭:南方将竹制炭屑压成“炭墼”(炭砖),用于手炉。
香料炭:贵族在炭中加入檀香、沉香,兼具取暖与熏香功能。
石油/天然气:极少数地区使用,比较危险。
古代取暖方式与燃料搭配
1.火盆/火塘:木炭、木材、秸秆。
2.手炉/脚炉:精炭、炭墼(便携式,内置炭火,外覆铜罩)。
3.火炕/地龙:北方烧柴或煤,通过烟道加热整屋(如故宫“地炕”系统)。
4.熏炉:炭火加香料(贵族专属)。
阶层差异
皇室贵族:瑞炭、香炭、无烟煤,配合铜制暖炉、地炕。
城市平民:普通木炭、碎煤,火盆取暖。
乡村贫民:秸秆、茅草、废木,依赖火炕或厚衣避寒。
石头家里无非三个选择,麦秸秆,木头,木炭。屋里有了炉子之后,就没那么冷了,石头想着是买点木炭还是自己做点,等很晚了,又往炉子里添了一把火,才睡觉,躺下又觉得不安全,怕有一氧化碳中毒,等火灭了才准备睡觉,再看二弟和小弟,俩人早就睡着了。石头躺在被窝里,想着明天进城去梅家药铺的事儿,一会儿也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