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辽阳李月娥

2025-08-21 1748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父亲让李姑娘去休息的时候,石头就预料到了接下来的盘问。

因为每户家里几口人,村里都要登记,家里添口人,减口人,都得跟保长,里长汇报。因为涉及到户籍,赋税,治安等问题。 如果私藏不报,被人告密,就要被问罪,轻的被打一顿,罚点款,重的可能就得住大牢里去了,回不回的来,就看有没有钱,还有县官的心情了。

所以,石头从外边带个女人回来,村里的里长,保长都得盘问的清清楚楚,说不清楚,就得到乡长那说清楚,再说不清楚,最后就得到官府去说清楚。

父亲平时就帮保长,里长做一些文书工作,这方面的事情也没有少干,当然这些都是义务,不给一分钱。

每年都有几天做这种义务工作,因为每年都有婚丧嫁娶的,生孩子的,投靠亲戚的。还有就是一些买卖房产,土地,牲畜的,还有成年男子、有时候甚至女人还要单独登记。这些都跟赋税有关,而赋税主要是田役,军赋,力役相关。

对于一个村子,赋税和治安,是工作的重心。至于谁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一点的保长,里长,会动员村民资助一下。更多的保长、里长是都不管,如果一家人饿死了,保长就带着其他人把这家人找个地儿埋了。

石头前世看过历史书籍,对这些制度还是颇为了解,虽然大多数历史都是讲的皇帝家的家事,但也有少部分人会把村里的制度讲一讲,没想到在这会儿用上了。所以石头平白无故的带个来路不明的女人回来,这些事情都得想到。否则,石头今天把人带进村里来,明天保长、里长就可能让他送出去。

只要出了村子的地盘,再发生什么事情,那就跟村里没关系了。

石头打算带李姑娘回来的时候,这些事情就想到了,一路上就在琢磨怎么能说清楚这件事情,怎么才能过关,这些事情石头都己经准备好了。

回家之后,当然先得通过父亲这一关,父亲的盘问,也是为了全家好。

如果父亲和家人不同意,连夜把人送走还是有机会的。

一定得说清楚这个女人的来历,说路上捡的,没人信;说土匪送的,肯定不能说,说了官府就得来抓人了,搞不好还得连坐,连累家人!

石头一路上早就想好了怎么把这些村里的保长、里长糊弄过去。

石头把李姑娘身世的来龙去脉都讲给家人听!

听完后,家里的女眷都落泪了,男人们都沉默了,因为这个姑娘的身世太惨了!

父亲问了一句,李姑娘是哪里人啊?

石头很肯定的回答,辽阳行省,辽阳人。

李月娥原籍确实是在东北辽阳,辽阳是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变迁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辽阳地区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属于东北地区的古文明之一。

战国时期,辽阳属于燕国的辽东郡,是燕国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前沿。

秦朝统一中国后,辽阳地区仍属辽东郡。汉朝时期,辽阳成为辽东郡的治所,逐渐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汉武帝时期,辽阳地区成为汉朝与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交锋的前线。

魏晋时期,辽阳地区继续作为辽东郡的治所,但由于中原战乱频繁,辽阳地区的控制权多次易手。

南北朝时期,辽阳地区先后被鲜卑、高句丽等民族控制。

隋朝时期,辽阳地区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唐朝时期,辽阳成为安东都护府的治所,负责管理东北地区的军政事务。唐朝后期,辽阳地区逐渐被渤海国控制。

辽朝时期,辽阳成为东京辽阳府的治所,是辽朝五京之一,地位显赫。

金朝时期,辽阳继续作为东京辽阳府的治所,是金朝在东北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

元朝时期,辽阳成为辽阳行省的治所,是元朝在东北地区的行政、军事和经济中心。元朝末期,辽阳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明朝时期,辽阳地区被纳入辽东都司的管辖范围,是明朝防御女真族的重要前沿。

清朝时期,辽阳地区成为盛京(今沈阳)的附属地区,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

辽阳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与民族融合的进程,也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互动与交锋。

辽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父亲听说李姑娘来自辽阳,就问了一句,她怎么来到咱们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