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流星街

2025-08-17 2045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巴托奇亚共和国天空竞技场那巨大阴影下的喧嚣与黄油香气,被远远抛在了身后。飞艇舷窗外,大地呈现出一种病态的、令人心悸的灰黄色调。贫瘠、荒凉,仿佛被巨大的犁铧反复翻搅过,又被烈焰焚烧殆尽,只留下满目疮痍。零星的、扭曲的金属骨架和塑料残骸如同巨兽的骸骨,点缀在这片无边无际的绝望画卷上。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尘土味、焚烧物的焦糊味,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混合着血腥与腐朽的……“垃圾”的气息。

流星街。世界的垃圾场,被遗忘者的巢穴。

飞艇降落在一个用废弃金属板和集装箱勉强搭建起来的简陋航空站。走下舷梯的瞬间,那股混合着绝望与铁锈的味道便如同实质的拳头,狠狠砸在沈楠枫的鼻腔和肺叶上。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但很快又强迫自己放松。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周围: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空洞的居民;角落里蜷缩着、如同枯萎植物般的老人;还有那些隐藏在阴影深处、如同鬣狗般闪烁着饥饿与警惕光芒的视线。

这里的一切,都透着与天空竞技场截然不同的、赤裸裸的生存法则。更原始,更残酷。

她的目的地,是流星街外围一处相对“稳定”的区域。一个由几栋低矮、歪斜的水泥建筑围成的半废弃小广场。广场边缘,一间同样用锈蚀铁皮和回收塑料板搭建的、比天空竞技场后街小店更加简陋的棚屋,便是“舌尖上的魔法”在流星街的延伸——“归云”。

店名是她自己取的。没有“魔法”的张扬,只有一种苍茫寂寥的漂泊感,如同无根的浮云,最终归于这片接纳一切、又吞噬一切的废土。招牌是一块被酸雨腐蚀得坑坑洼洼的铁皮,用暗红色的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归云”两个字,挂在摇摇欲坠的门框上。

店内空间更加狭小,几乎只容得下一个操作台和两张桌子。操作台是用几块厚实的、布满油污的旧电路板拼凑而成,表面覆盖了一层相对干净的水泥。角落里堆放着用防水布盖着的、从天空竞技场小店运来的基础食材和工具——这是她最大的投资。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散尽的尘土味、铁锈味,以及一种挥之不去的、属于这片土地的绝望气息。

沈楠枫站在操作台后,穿着洗得发白、但依旧干净整洁的灰色工装。她的表情比在天空竞技场时更加沉静,甚至带上了一丝融入环境的漠然。黑眸深处,却燃烧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的火焰。她知道在这里开店的难度。这里的“美味”,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生存的勇气和对“希望”的具现化。

她没有立刻推出那些精致的甜点。她的第一道“归云”料理,是融合。

硕大的、被磨得边缘锋利的金属盆里,是煮得软烂、散发着淡淡碱水味的豆子——这是流星街最常见的、勉强能被称为食物的东西之一。旁边放着从天空竞技场带来的、珍贵的浓缩肉汤冻块和一小罐香料粉末。

沈楠枫挽起袖子,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她的双手浸入微温的豆汤中。变化系的念气,如同最温柔的溪流,从她掌心流淌而出,无声地融入浑浊的汤水里。

这一次,念力承载的意念不再是纯粹的“愉悦”或“安抚”。而是更沉重、更复杂的东西——“饱足”与“坚韧”。

念气引导着肉汤冻块迅速融化、均匀地渗透到每一颗豆子内部。香料粉末在念力的包裹下,如同拥有了生命,均匀地扩散、附着,将碱水的涩味巧妙地转化为一种奇异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咸香。豆子在念气的温养下,变得更加软糯,吸饱了浓缩肉汤的精华,散发出一种令人安心的、扎实的温暖气息。

她舀起一勺,尝了尝。口感扎实,味道醇厚温暖,带着奇异的抚慰感。不够惊艳,但足够……“活着”。这就是“归云”的第一餐——**“暖阳豆羹”**。

她用同样简陋的、边缘有些变形的铁皮碗盛好,放在操作台上。没有标价。只在旁边放了一个锈迹斑斑、开口很大的铁皮罐子。

**【归云暖阳豆羹】**

**【心意自取】**

消息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涟漪缓慢却坚定地扩散。最初几天,只有零星几个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流浪汉,带着满眼的警惕和怀疑,丢进罐子几枚几乎无法辨认的、边缘磨损严重的硬币,然后飞快地端起一碗,躲到角落里狼吞虎咽。当他们将那温暖、饱腹感极强的豆羹咽下时,麻木的脸上会出现片刻的、近乎茫然的怔忪,仿佛被一种久违的暖意击中。

渐渐地,人多了起来。穿着同样破烂但眼神不再那么死寂的居民,带着自己仅有的、可能是几枚稍微像样的硬币,可能是一小块相对干净的碎布,也可能是一小块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相对完整的金属片,默默地放进罐子,端起一碗豆羹,默默地蹲在店外阳光能照到的墙根下,慢慢地吃着。那浑浊的空气里,开始弥漫起一种微弱的、名为“希望”的暖流。

沈楠枫沉默地煮着豆子,盛着汤。她的念气如同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融入每一锅豆羹。她看着罐子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心意”——磨损的硬币、奇特的纽扣、打磨光滑的小石子、甚至是一小束用铁丝缠着的、早己干枯的野花。内心没有波澜,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如同脚下这片土地般的厚重感。

“归云”,开始有了属于它的、微弱却顽强的生命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