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胡志明市的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斜斜地织在 “全球农产品指数基金” 东南亚办事处的窗玻璃上。阿依莫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离职申请,指尖在 “批准” 按钮上悬停了三分钟。申请人是黎文海 —— 基金区块链系统的核心开发者,越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离职理由栏只填了西个字:“个人发展”。
“他收到了高盛扶持的‘亚洲农产品基金’的 offer,年薪是我们的三倍。” 办事处负责人陈威递过来一份猎头报告,上面用荧光笔标出了关键信息:“对方承诺给他配备十人的开发团队,还有期权激励。” 窗外的滨城市场里,红色的斗笠在雨幕中移动,像一群警惕的甲壳虫。
阿依莫翻开黎文海的员工档案,扉页上贴着他刚入职时的照片:穿着褪色的 T 恤,手里举着自己编写的区块链代码打印稿,背景是越南西原高原的咖啡园。“他曾说要让越南的咖啡农都用上区块链,” 阿依莫的声音有些发涩,“才两年,怎么就变了?”
陈威叹了口气:“高盛的人上周在西湖边的五星级酒店约谈了他,还请来了‘亚洲农产品基金’的 CEO。据说他们的办公室在西贡塔顶层,视野能俯瞰整个湄公河三角洲,而我们还在租来的民房里办公。” 他调出对方的宣传视频:穿着西装的分析师对着大屏幕讲解期货行情,背景里的咖啡园经过精心修剪,像块绿色的地毯。
消息在基金内部引发震荡。负责 AI 预测系统的肯尼亚工程师卡莫也收到了猎头电话,对方承诺解决他家人的美国移民问题。“我女儿有哮喘,医生说美国的空气更好,” 卡莫在视频会议里红着眼圈,“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是个父亲。” 他的电脑屏幕上,女儿的照片被设成了壁纸,小女孩戴着氧气面罩,却笑得很甜。
阿依莫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年轻委员们主张匹配薪资,木呷却拍着桌子反对:“我们是给农民做事的,不是跟华尔街比烧钱!把钱花在工资上,明年的滴灌设备怎么办?” 争执间,吉克大叔的视频电话突然接入,老人举着自己的竹制投票器:“留不住人心,给再多钱也没用。想想我们当年是怎么留住李老师的?”
这句话点醒了阿依莫。她想起李阳放弃盛景资本的高薪,正是因为大凉山农户的信任。“我们的优势不是钱,是根。” 她在白板上写下 “人才护城河计划” 的核心:“社区股权 + 技术荣誉 + 家庭纽带”。
“社区股权” 是给核心员工分配虚拟股份,收益与农户合作社的利润挂钩。黎文海如果留下,将获得越南咖啡合作社 1% 的分红权,由阮文雄主席亲自颁发烫金证书,证书上用汉喃文写着 “咖啡树的守护者”。阿依莫特意强调:“这不是高盛能复制的,因为它的价值来自农户的认可。”
“技术荣誉” 则联合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 “小农技术奖”,获奖项目将在全球农业展上展示。卡莫开发的 “蝗虫灾害 AI 预警模型” 被提名,阿依莫邀请他的女儿担任 “荣誉测试员”,小女孩通过视频给模型纠错的画面,在基金内部传开后,很多员工都红了眼眶。
最动人的是 “家庭纽带” 计划。针对卡莫女儿的病情,基金联系了昆明的呼吸病专家,远程会诊并提供免费药物;在越南,黎文海的母亲想开一家传统草药铺,合作社主动提供店面和启动资金。当黎文海看到母亲在铺子里给咖啡农配药的照片时,突然撕掉了离职申请。
高盛的 “曲线进攻” 在市场端同步展开。“亚洲农产品基金” 在越南推出 “快速区块链”,宣称能将交易时间从 24 小时缩短到 4 小时,但代价是简化农户身份验证环节。他们还在印尼撒下 “糖衣炮弹”:给加入的农户免费发放智能手机,条件是必须使用他们的期货交易平台。
“他们就像卖廉价农药的商贩,” 阮文雄在篝火会议上吐掉嘴里的槟榔,“刚开始效果好,时间长了就知道害了土地。” 他展示了 “快速区块链” 的漏洞:有中间商伪造农户签名,用低质咖啡冒充有机产品,导致三批货物在欧洲被退回。
基金的应对是 “本土化深耕 2.0”。在越南,他们与阮文雄合作编写《区块链操作白话版》,用喃字标注专业术语,比如 “哈希值” 被译为 “像铜鼓纹一样独一无二的记号”;在印尼,阿依莫请当地伊斯兰学者发布 “清真金融宣言”,证明基金的期货对冲符合教义,解决了穆斯林农户的信仰顾虑。
李阳在美股市场的布局成为侧翼支援。他发现 “亚洲农产品基金” 的主要投资方正是高盛旗下的对冲基金,其持仓组合中,与越南咖啡相关的股票占比高达 35%,远超合理水平。“这是典型的‘拉高套现’,” 李阳在分析报告中指出,“他们用资本优势推高股价,再通过基金规模扩张获利,根本不关心农户的实际收益。”
他指导基金在东南亚的团队调整策略:不与对手比拼速度,而是强化 “风险控制” 标签。当 “亚洲农产品基金” 因简化验证导致假货泛滥时,基金的 “三重认证”(区块链 + 合作社 + 第三方检测)成了金字招牌,欧洲采购商的订单量反而增加了 20%。
人才暗战的转折点发生在卡莫的 AI 模型获奖那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颁奖现场,大屏幕播放了肯尼亚农户用该模型成功规避蝗灾的视频,卡莫的女儿穿着新校服,用斯瓦希里语念获奖感言:“爸爸的模型保护了玉米,就像医生保护我一样。” 台下掌声雷动时,卡莫收到了猎头的最后通牒:“最后通牒,明天之前答复,薪资再涨 50%。” 他首接拉黑了对方的号码。
黎文海的反击更具越南特色。他开发了 “咖啡农信用分系统”,将按时采摘、有机种植等行为转化为信用积分,可兑换低息贷款。当高盛的人再次找到他时,他正带着农户在区块链终端前扫码积分,黎文海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你们给我的年薪,够买多少个这样的笑容?”
“亚洲农产品基金” 的颓势在雨季显现。他们承诺的智能手机因系统不兼容当地农业 APP,成了摆设;快速区块链的漏洞被媒体曝光后,印尼的伊斯兰学者发布 “抵制令”,称其 “违背诚信原则”。基金规模在三个月内缩水 40%,高盛不得不悄悄减持股份。
这场暗战的意外收获是基金的 “技术共同体”。黎文海、卡莫等核心员工自发成立了 “小农技术联盟”,共享代码和经验,甚至帮助竞争对手修复了区块链漏洞 —— 但前提是对方必须恢复严格的农户验证环节。“我们的敌人不是某家基金,是资本对农业的轻视。” 卡莫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说。
东南亚的本土化深耕结出硕果。越南的咖啡出口溢价稳定在 35%,印尼的可可豆通过基金的 “清真认证” 进入中东市场,价格比传统渠道高 20%。最让阿依莫骄傲的是,有 200 名当地青年申请加入基金,他们的理由惊人地一致:“想和那些保护农户的人一起工作。”
年底的西贡河游船晚宴上,陈威举杯向阿依莫敬酒:“高盛以为用钱能买到一切,却不知道有些东西需要慢慢熬,就像越南的鱼露,时间越久越香。” 游船经过西贡塔时,顶层 “亚洲农产品基金” 的招牌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黯淡,而远处合作社的灯光却像星星一样密集。
阿依莫望着河面倒映的灯光,突然给李阳发了条消息:“我们守住了根,但高盛肯定还会再来。” 李阳的回复很快传来,附带一张照片:大凉山的彝族青年正在给越南伙伴演示竹制投票器的使用,两只不同肤色的手同时按在投票按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