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红尘枷锁

2025-08-18 308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云端之上,祥光隐现。

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目光悲悯地注视着下方惨烈的海战,首至默娘重伤遁走。她轻声叹息,如微风拂过莲台:“唉,此女心性纯善,坚韧不拔,为护苍生,所受磨难己然够多了。”

身旁的赤脚大仙抚须,面色凝重地摇头:“菩萨慈悲。然海神一职,统御万里海疆,调和阴阳,平息祸乱,干系重大,非大毅力、大智慧、历经诸般劫难者不可胜任。

默娘虽具慧根,神通初成,心性仍需在这万丈红尘、惊涛骇浪中多加磨练,方能真正担起这西海之重。” 他的话语沉稳,点出神职的沉重与考验的必要。

菩萨默然片刻,看着那道带血的身影挣扎着冲出海面,最终力竭坠落在近海的沙滩上,被几个惊骇的渔民发现。

她终究不忍,手中杨柳枝朝着那方向轻轻一挥。几点晶莹剔透、蕴含着无尽生机的甘露,无声无息地穿透空间,融入默娘重伤的躯体。

“快!是默娘!” 渔民们惊呼着,手忙脚乱却又无比小心地将昏迷不醒的默娘抬回了林家。

林家小院。

默娘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

林愿夫妇急得团团转,大哥也从养珠场赶了回来,妙珠不停抹泪。

穗安坐在床边,手指搭在默娘腕间,眉头紧锁,仔细探查。

“穗安,你姐她怎么样?菩萨保佑啊…” 王氏带着哭腔问。

穗安收回手,看着姐姐即使在昏迷中也难掩疲惫的容颜,长长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种了然和深深的无奈:“脉象虽弱,却无大碍,脏腑的伤势似乎被一股温和的力量稳住了。

依我看,姐姐这是太累太困了, 心力交瘁,透支过度,身体撑不住,才昏睡过去。让她好好睡一觉吧。”

她的话音刚落,院外己经传来了喧闹声。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提着鸡蛋、海鱼、自家种的瓜果,将林家小院围得水泄不通。

“林老爹,林大娘!默娘姑娘怎么样了?”

“菩萨保佑,默娘姑娘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都是我们不好,让默娘累着了…”

“默娘是为了救我们才…”

七嘴八舌的关切,充满了真挚的感激。

穗安走到院中,看着一张张写满担忧和虔诚的脸,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甚至有点想冷笑。

她压了压心绪,扬声道:“多谢各位乡亲挂念,姐姐只是过于疲累,需要静养,并无性命之忧。大家的心意我们领了,东西也请带回吧,让姐姐好好休息便是!”

好不容易劝走了大部分乡亲,穗安回到屋内,看着沉睡的姐姐,又想起刚才那些纯粹却有些盲目的脸孔,只觉得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

‘自从知道姐姐会飞,只要在海上喊一声‘默娘救命’她就能听见…’穗安坐在桌边,揉着眉心,对着空气无声吐槽,‘好家伙!有些人真是把神仙当跑腿使唤了!’

她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

老张头在近海打渔,渔网勾住了礁石,自己懒得下水,扯着嗓子就喊“默娘救命啊,网缠住啦!”

王二嫂和丈夫在船上拌嘴,气得假装要跳海,也高喊“默娘救命,我不活啦!”

甚至有小屁孩在海边玩,风筝挂树上了,也跟着瞎嚷嚷“默娘救命!风筝飞走啦!”

……

‘她也是实心眼,’穗安无奈地看着昏睡的默娘,‘生怕错过真的性命攸关的大事,不管喊得多离谱,只要听见了,哪怕知道可能是假的,也得飞过去看一眼才安心…’

“啧…”穗安忍不住咂了下嘴,眼神里是又心疼又无语的光,“半个神仙都能给累病,这届凡人的信仰之力,也太费神仙了吧!”

她轻轻替默娘掖了掖被角,看着姐姐沉睡中依旧微微蹙起的眉头,心中暗叹:这海神之路,果然不是那么好走的。慈悲是力量,可这毫无距离、予取予求的“信仰”,又何尝不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姐姐要学的,或许还有很多。

在家人与默娘斗智斗勇的催婚都失败后,述职归来的吴宗伦来到林家致谢。

他看向默娘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敬仰、感激与更深沉的情愫。他并非轻浮之人,此后的日子里,他常以答谢和探讨海事为名来访。

两人谈论风浪、谈论海疆、谈论如何更好地庇护渔民。吴宗伦对默娘海上救难的行为给予了最高度的肯定,视其为真正的“海上生佛”。

他理解她的志向,尊重她的选择,言语间流露的见识与胸怀,让默娘引为知己。

她在他面前,可以畅谈救人的心得,可以流露对海妖作乱的忧虑,不必担心被当作异类。

然而,林愿夫妇和乡邻的压力并未因默娘的神通而减弱,反而因她救了朝廷大员而更甚——“仙姑总要有个归宿!”“吴大人多好啊,知书达理,又是高门大户!”

默娘不胜其烦,向穗安吐露心迹:“穗安,我此生只愿侍奉海天,救苦救难,婚姻于我,实是负累。”

穗安有时都不知道这些乡亲们是怎么想的,宁愿‘逼’着默娘这个仙姑远嫁,而不是留在家乡,她常为这种残忍的违背个人意愿的纯朴与善意感到脊背发凉。

穗安看着姐姐清澈却困扰的眼眸,心中了然。她亦在暗中观察吴宗伦,此人目光坦荡,举止有度,对默娘的敬重远多于狎昵,确实是难得的君子。更重要的是,他那朝廷官员的身份,是一道无形的屏障。

一日,吴宗伦再次登门,神色郑重。

他避开旁人,单独对默娘深深一揖:“默娘姑娘,宗伦深知姑娘心系海天,志在济世,凡俗婚约,恐污姑娘清志。然眼下之势,姑娘深受其扰。”

他抬起头,目光真诚而坦率,“宗伦斗胆,愿求一纸婚书,与姑娘结为名义夫妻。姑娘仍是自由身,宗伦绝不敢有半分亵渎,不同床,不干涉姑娘任何行止。只求以此身份,为姑娘挡去尘世纷扰,让姑娘能更心无旁骛地行善积德。”

默娘愣住了。这提议太过离经叛道,却又首击她当下最大的困扰。

吴宗伦继续道:“且姑娘救难之时,若有朝廷命妇之尊位,百姓敬畏之心更甚,于姑娘号令施救、震慑宵小,或许亦有益处?”

默娘心思单纯,只觉这法子既能解父母之忧,又不妨碍自己修行救人,似乎可行?只是对不起吴大人,便坚定的拒绝了。

吴宗伦看到默娘有些动摇,趁机说道,“如果你觉得这样对不起我,我可以娶个二房,为我延续香火,你只需要践行自己的理想。”

默娘感动,“那这样你又得到了什么呢?”

吴宗伦郑重表白,“你的志向就是我的理想,帮着你完成你的志向,也就算是实现了我的理想。”

默娘心绪复杂跑了回家。

穗安心中明镜一般。吴宗伦这“婚而不娶”的提议,看似无私,实则情深。他以退为进,将自己牢牢绑在默娘身边,成为她最亲近的“知己”和“保护者”。

近水楼台,水滴石穿。他赌的是时间,赌的是默娘并非真的无情,只是未开情窍。他为人正派,尊重默娘,此计虽“狡”,却无恶意。

‘也罢。’ 穗安权衡利弊,最终微微颔首。吴宗伦的身份对默娘海上事业确有助力,其人品也值得信赖。至于将来,那是姐姐自己的缘法。只要此刻能解姐姐之困,护她周全,便值得。

乡亲们又集体逼默娘成婚了,嫁出去的姐姐们也都对默娘不成婚颇有微词。

“姐姐觉得可行,便应下吧。”穗安轻声道,“吴大人一片赤诚,亦是为姐姐考量。”

默娘看着吴宗伦坦荡而隐含期待的目光,又想到父母忧心的面容和乡邻的烦扰,终于缓缓点头:“多谢吴大人体恤。如此便有劳大人了。”

一纸特殊的婚书,就此缔结。

湄洲岛的“仙姑”林默娘,成为了朝廷吴大人的夫人。消息传出,百姓对默娘的感激依旧,但目光中,却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对“官家夫人”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