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初次接触鸿胪寺

2025-08-22 1813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曹博在花园中徘徊许久,最终停下脚步,望向远方。他深知,接下来与鸿胪寺的接触至关重要,这或许是他打破困境的关键一步。但柳如烟的威胁如芒在背,不知何时就会出手。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自己的书房,准备为即将到来的会面做更充分的准备。

书房内,烛火摇曳。曹博坐在桌前,面前摆满了竹简和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对局势的分析以及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将脑海中的想法进一步完善。窗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即将面临的挑战而低语。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曹博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方巾,显得儒雅而沉稳。他怀揣着精心准备的文书,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鸿胪寺走去。一路上,市井喧嚣,行人如织,但曹博的心思全然不在这热闹的街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预演着与鸿胪寺官员会面的场景。

终于,曹博来到了鸿胪寺前。抬头望去,鸿胪寺的大门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门口的石狮子张牙舞爪,仿佛在守护着这一方外交要地。曹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缓缓走进大门。

进入鸿胪寺,穿过一条长长的回廊,曹博被引至会客厅。会客厅内,布置庄重,西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描绘各国风土人情的画卷。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檀木桌,桌上摆放着代表各国文化的器物,有西域的琉璃盏、东越的丝绸锦缎、北方草原的狼牙饰品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曹博不禁微微点头,这些器物不仅展示了各国的特色,更彰显了鸿胪寺在外交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不多时,负责接待的官员走了进来。这位官员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精明与谨慎。他上下打量了曹博一番,微微拱手道:“阁下便是曹博?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曹博赶忙回礼,恭敬地说道:“大人过奖了,在下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大人相商。”

两人分宾主落座后,曹博开门见山地说道:“大人,如今我大乾国内忧外患,边境有诸侯虎视眈眈,朝堂之上党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以儒家思想为根基,教化百姓,稳定国内局势,方能提升我朝在外交中的地位,抵御外敌。”说着,曹博从怀中取出文书,递与官员。

官员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神色时而凝重,时而疑惑。许久,他放下文书,缓缓说道:“曹公子的想法虽好,但儒家思想在这乱世之中,施行起来谈何容易。且我鸿胪寺一向只负责外交事务,国内之事,怕是难以插手。”

曹博心中一紧,但仍镇定自若地说道:“大人,国内局势不稳,外交又怎能顺利?若能以儒家思想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附,国家安定,届时我朝在外交上也能更有底气。鸿胪寺作为外交要地,若能推动此事,必能名垂青史。”

官员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曹公子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此事关系重大,我一人难以决断。需上报上级,再做定夺。”曹博心中明白,这是官员在推诿,不愿轻易表态。但他并未气馁,继续说道:“大人,如今百姓生灵涂炭,局势刻不容缓。还望大人能在上级面前美言几句,让此事尽快有个定论。”

官员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曹公子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你且先回去,待有了消息,我自会派人通知你。”曹博知道,今日想要立刻说服官员是不可能了,于是起身告辞,说道:“那就有劳大人了,在下静候佳音。”

曹博离开鸿胪寺时,日己偏西。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他心中五味杂陈,此次与鸿胪寺官员的接触,虽未得到明确支持,但也并非毫无收获。至少,官员愿意将他的提议上报,这便是一线希望。只是,不知鸿胪寺最终会作何决定,而这又会对他的计划产生怎样的影响。

曹博一边思索着,一边缓缓往回走。街道上的行人依旧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但曹博却无心欣赏这繁华的街景,他的脑海中全是与鸿胪寺接触的种种细节,以及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的策略。

回到清风书院,天色己暗。书院内灯火通明,学子们正在诵读儒家经典。曹博听到这朗朗书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无论外界局势如何艰难,这里都是他传播儒家思想的根基,也是他前进的动力。

曹博走进自己的房间,点亮油灯,坐在桌前。他再次拿出那份与鸿胪寺官员交谈的记录,仔细分析着官员的每一句话,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窗外,夜风吹过,吹得窗棂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的未来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