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暗,曹博与李堂主终于商讨完大部分合作事宜。曹博起身告辞,李堂主送至门口,两人约定明日继续商议细节。曹博刚走出济世堂没多远,便看到几个黑影一闪而过。他心中一凛,知道此事恐怕不会如此顺利,接下来,不知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摆满药材和救助物资的济世堂内,曹博与李堂主正准备继续完善合作计划,准备开始实施。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谁?”曹博警觉地抬头,只见一群身着黑色官服的人气势汹汹地闯入济世堂。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沉的中年男子,他目光冰冷地扫向曹博,手中的令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你就是曹博?”中年男子声音低沉,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是在下,不知大人有何事?”曹博镇定自若,心中却暗自警惕。
“有人举报你扰乱治安、蛊惑人心,跟我们回刑部一趟!”中年男子毫不客气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傲慢。
曹博心中怒火升腾,他据理力争:“大人,这分明是莫须有的罪名!我一首致力于救助百姓,传播儒家思想,何来扰乱治安、蛊惑人心之说?”
那刑部官员却丝毫不为所动,冷哼一声:“哼,少在这里狡辩!证据确凿,由不得你不承认。来人,把他带走!”
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交头接耳,面露不满之色。“这曹公子一首都在为咱们百姓做事,怎么可能是坏人?”“是啊,这刑部肯定是弄错了!”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曹博依然坚定地站在原地,大声指责道:“你们如此不分青红皂白,无端抓人,难道就不怕天理昭彰吗?”
然而,刑部官员仿佛铁了心一般,执意要将曹博押回刑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
“住手!”只见清风书院的学子们手持竹简,快步赶来。为首的学子义正言辞地说道:“曹公子乃清风书院学子,一首品行端正,你们无凭无据,怎能随意抓人?”
刑部官员眉头一皱,面露不悦:“书院学子又如何?犯了法一样要抓!你们最好不要多管闲事,否则连你们一起抓!”
清风书院的学子们却毫不畏惧,他们将曹博护在身后,与刑部人员对峙起来。一时间,济世堂门口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周围的百姓们被这紧张的氛围笼罩,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双方僵持不下。
此时,阳光愈发强烈,照在众人身上,却驱散不了这剑拔弩张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仿佛下一秒就会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曹博看着眼前挺身而出的学子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暗暗思索着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而刑部官员则面色阴沉,心中恼怒这些学子的阻拦,却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先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