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渐渐降临,商队在一处山谷中扎营休息。曹博躺在营帐内,听着外面传来的阵阵风声,心中的担忧愈发浓重。他深知,这看似平静的夜晚,或许隐藏着无数的危险。王猛的热情相助,到底是真心还是另有目的?而那不知何时会再次出现的危险,又将以何种形式降临?曹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暗暗握紧拳头,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保持警惕,应对未知的一切。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曹博脸上,他从辗转的思绪中清醒过来。走出营帐,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连绵的山脉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商队众人己在有条不紊地收拾行装,准备继续赶路。
“曹公子,早啊!”王猛笑着走来,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热情。
曹博回以微笑,心中却仍存戒备:“王首领,早。”
一路上,商队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中午时分,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王猛迅速指挥商队:“快,前面有个山洞,大家去那里避雨!”众人匆忙向山洞赶去,雨水打在身上,寒意刺骨。
进入山洞,曹博抖落身上的水珠,环顾西周,山洞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洞壁上偶尔有水滴落下,发出滴答的声响。王猛和曹博找了个相对干燥的地方坐下,王猛从包裹里拿出干粮递给曹博:“曹公子,吃点,别饿着。”
曹博接过干粮,问道:“王首领,听你昨日所言,这商队背后似乎还有其他势力?”
王猛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不瞒曹公子,这商队背后确实有一些势力支持。实不相瞒,我们也希望能为这乱世出份力,听闻曹公子传播儒家思想,造福百姓,我们自是愿意相助。”
曹博心中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王首领的心意,曹某感激不尽。只是这天下局势复杂,曹某也怕连累了贵商队。”
王猛拍了拍曹博的肩膀:“曹公子放心,我们既然决定相助,就不会退缩。”
雨停后,商队再次出发。行至傍晚,曹博总觉得背后有股若有若无的视线。他不动声色地观察西周,发现远处有几个黑影一闪而过。凌霜儿也察觉到了异样,低声对曹博说:“有人跟踪。”
曹博眉头微皱,心中警惕起来。但商队依旧保持着正常的速度前行,仿佛没有发现跟踪者。终于,在历经数天的行程后,商队终于来到了清风书院。
“到了,这里就是清风书院。”曹博望着那熟悉的大门,心中感慨万千。
书院的学子们听闻曹博归来,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曹师兄,你可算回来了!”“曹师兄,京城之行如何?”学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曹博笑着对大家说:“此次京城之行,收获颇丰,待我慢慢与你们讲。”
走进书院,曹博将在学术盛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悟和收获,详细地分享给了学子们。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此次盛会,让我明白,儒家思想虽被推崇,但在这乱世,要真正将其传播开来,教化百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曹博神色凝重地说。
这时,一位学子问道:“曹师兄,那我们该如何做?”
曹博沉思片刻:“我们要从民生入手,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儒家思想的益处,才能真正让其深入人心。”
然而,就在曹博在书院讲学之时,镇远侯府内,王破军正坐在书房中,听着手下的汇报。
“世子,那曹博在清风书院讲学,吸引了不少学子,似乎影响力不小。”一名探子恭敬地说。
王破军微微皱眉:“哦?这曹博不过是个寒门出身,竟有如此能耐。派人去,暗中观察他,看看他究竟有何图谋。”
于是,镇远侯府的探子悄然潜入了清风书院,隐藏在人群之中,观察着曹博的一举一动。
曹博在讲学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不动声色地继续讲学,心中却在思索,这暗中观察之人究竟是何来历?又有何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博讲学结束,学子们渐渐散去。曹博装作不经意地朝着探子所在的方向瞥了一眼,只见那人身形一闪,消失在角落里。
曹博心中明白,自己怕是被某股势力盯上了。这潜在的危机,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可能对他造成威胁。而他在清风书院的未来发展,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曹博并未畏惧,他深知,在这乱世,唯有勇往首前,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暗暗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