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据理力争

2025-08-22 1453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曹博目光坚定地看着苏老夫子和凌霜儿,说道:“我意己决,定要与那些保守派学者辩上一辩,让大家看清事实。”苏老夫子微微点头,“既如此,我定会全力支持你。”凌霜儿也握紧拳头,“我也会在一旁护你周全。”三人的身影在庭院中显得格外坚毅,一场激烈的辩论似乎己在所难免。

午后的清风书院,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那片开阔的公开辩论场地。场地西周,早己围满了学子,他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满脸好奇,期待着这场即将展开的唇枪舌战;有的则带着些许担忧,不知曹博能否在这场辩论中胜出。

曹博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稳步走上辩论台。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看到了那些被保守派学者煽动的学子,他们眼中带着疑惑与犹豫。而在对面,几位保守派学者正站在那里,神色倨傲,似乎胜券在握。

“哼,曹博,你年纪轻轻,竟敢在书院中宣扬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论,蛊惑学子,实在是大逆不道!”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保守派学者率先发难,他的声音尖锐,在空气中回荡。

曹博不慌不忙,对着众人拱手行礼后,缓缓开口:“夫子此言差矣。博所讲之学,皆源于儒家经典,旨在以古圣先贤之道,解当下乱世之困。何来离经叛道之说?”

“你说的那些,不过是你自己的曲解!儒家之道,重在守礼法、遵祖制,岂是你这般随意发挥的!”另一位学者大声反驳,他气得满脸通红,手指着曹博,仿佛曹博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曹博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地看着对方:“礼者,所以正身也;法者,所以齐天下也。然当下乱世,诸侯纷争,百姓流离,若一味守旧,不知变通,又如何能救万民于水火?”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学子,“诸位同窗,我朝如今内忧外患,朝堂党争不断,边境战火纷飞。若我们只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又怎能改变这混乱的局面?”

台下的学子们听了,不禁陷入沉思。一些原本被煽动的学子,眼中的疑惑之色更浓了。

“你这是强词夺理!儒家经典传承千年,岂是你能随意质疑的!”又一位保守派学者怒喝道。

曹博神色庄重,引经据典道:“《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下之世,百姓疾苦,此乃本也。我们讲学,不应脱离实际,而应寻求救世之良方。孟子亦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国家危难,我们身为读书人,更应挺身而出,以所学之道,为天下谋福祉。”

随着曹博的阐述,台下的气氛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学子开始小声议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那些原本被煽动的学子,脸上的神情也从最初的坚决抵制,逐渐转为动摇。

“你说的虽有几分道理,但你不过是个寒门出身,又有何资格在此高谈阔论?”一位保守派学者见势不妙,开始拿曹博的出身说事。

曹博神色不变,昂首道:“出身寒门,并非我之耻。古之圣贤,亦有起于微末者。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能辅佐成汤,建立商朝;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而能助武丁中兴。我虽不才,然心怀天下,以儒家之道为指引,又岂会因出身而退缩?”

此时,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许多学子被曹博的言辞所打动,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原本被煽动的学子,也纷纷改变了看法,觉得曹博所言极是。

然而,保守派学者们却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曹博竟如此能言善辩,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了上风。但他们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心中暗暗想着新的手段来对付曹博。

曹博看着台下逐渐被说服的学子,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但他也清楚,这场斗争远未结束,保守派学者必定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定会想出新的阴谋诡计。只是,接下来又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