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堡的第一期工程完工那天,正好是周末。基地的不少战友都赶来帮忙,把最后一批家具搬进去。赵虎指挥着人把一张八仙桌抬进堂屋,桌子是用当年凌家堡老槐树的木料做的,边缘还留着个小小的牙印——那是凌云小时候换牙时咬的。
“龙哥你看这个!”赵虎指着牙印,笑得合不拢嘴,“木匠师傅特意留着的,说这叫‘念想’。”
凌云摸了摸那个浅浅的牙印,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疼。那时候他掉了颗门牙,说话漏风,却非要啃桌子腿,被爹追着打了半院子。
“快别摸了,一会儿王婆婆看到又要念叨。”苏晴拿着块抹布,仔细擦着桌子上的灰尘,“电视台的人下午就到,说是要拍龙纹密码的纪录片,林溪把设备都准备好了。”
堂屋的墙上挂着两幅图,左边是《九霄龙诀》的完整版,右边是林溪做的龙纹密码对照表。赵虎他娘正往供桌上摆祭品,有水果,有糕点,还有一碗刚蒸好的桂花糕,是按王婆婆教的方子做的。
“这桂花还是去年在基地摘的呢。”王婆婆用筷子夹起一块,递到凌云嘴边,“尝尝,跟你娘做的像不像?”
凌云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桂花味在嘴里散开,眼眶突然有点热。他记不清娘做的味道了,只记得每次吃桂花糕时,娘总会笑着摸摸他的头。
“像,太像了。”他含糊地说。
下午,军区电视台的摄制组果然来了。林溪穿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第一次对着镜头有点紧张,说话都带点颤音。
“大家好,我是林溪,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龙纹密码……”她指着墙上的对照表,“这些符号看似复杂,其实有规律可循,比如这个代表‘火’的三角形,在古代多用于传递紧急军情……”
赵虎在旁边当“道具师”,一会儿递上凌云的佩刀,一会儿展开父亲的笔记本,忙得满头大汗。有次不小心把砚台碰掉了,吓得脸都白了,幸好苏晴眼疾手快接住了。
轮到凌云出镜时,他反而很平静。对着镜头,他没有说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只讲了小时候父亲教他认龙纹的事。
“我爹总说,这些符号不是密码,是咱们老祖宗的心里话。”凌云的手指拂过墙上的龙纹,“他们怕后人忘了来路,才把话刻在石头上,绣在布上,藏在心里。”
拍摄间隙,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怯生生地走过来,手里拿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龙纹。“凌……凌大哥,我能问问这个符号啥意思不?”他指着一个像波浪的符号,“我太爷爷留下个箱子,上面就刻着这个,一首打不开。”
凌云一看就笑了:“这是‘水’的意思,你试试往锁眼里倒点水,说不定就开了。”
年轻人半信半疑地走了,没过半小时又跑回来,激动得脸通红:“开了!真的开了!里面是我太爷爷的军功章,还有他写的日记!”
原来年轻人的太爷爷是抗战时期的通信兵,那些龙纹是他自创的密码,怕家书被敌人截获。大家围过来看日记,字里行间全是对家人的思念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你看,这就是传承。”张将军不知啥时候来了,站在人群后说,“老祖宗的智慧,从来都不是死的,是活在咱们过日子里的。”
晚上,大家在院子里摆了几桌酒席。基地的战友、村里的乡亲、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挤在一起喝酒聊天。赵虎拿着酒瓶,挨桌敬酒,喝得脸红脖子粗,嘴里还不停念叨:“我龙哥最厉害!我苏姐最厉害!我林溪妹子最厉害!”
苏晴悄悄拉了拉凌云的衣角,指着院子角落的那棵小树苗:“你看,那是今天栽的桂花树,过两年就能开花了。”
月光洒在小树苗上,叶子上的露珠闪着光。凌云突然想起父亲信里的话:“真正的强大不是能打败多少敌人,是能守护多少人。”他以前不懂,现在看着眼前的笑脸,听着远处的虫鸣,突然就懂了。
林溪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刚剪辑好的纪录片片段。画面里,凌云在讲解龙纹,苏晴在画图纸,赵虎在搬木料,王婆婆在蒸桂花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等播出了,全国人民都能看到咱们凌家堡了。”林溪的眼睛亮晶晶的。
凌云看着屏幕,心里突然生出个念头。他拍了拍赵虎的肩膀:“明天跟我去趟县城,咱们买些文具回来。”
“买文具干啥?”赵虎揉着发晕的脑袋。
“办个小课堂。”凌云指着那些对龙纹感兴趣的年轻人,“教他们认龙纹,也教他们读书写字。我爹说过,日子要往前过,根不能忘了。”
苏晴和林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月光下,新盖的房子亮着灯,像一颗温暖的星,在群山里稳稳地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