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完早饭程烨便拉着想要跑出去玩的程如柏。
“西哥过几日镇上庙会你想不想去。”
听到庙会程如柏跑出去的腿又收了回去。
“小七,大伯答应带你去镇上点头赶庙会了。”
程如柏一脸羡慕道。
“嗯,那你想不想去。”
程烨点头语气却有种在诱骗小孩。
“想去,但是我爹肯定不会带我去,他还要上工。”
程如柏一脸失落。
“没关系,到时候跟着我爹一起去。”
程烨拍拍胸口保证道。
“真的。”
程如柏眼睛一亮,哪个孩子不喜欢热闹,尤其是半大的孩子只要有人都想往前凑两步。
“自然,西哥我何时骗过你。”
程如柏想了一会,确实小七年纪虽小答应过他的事的确不曾食言过,小眼又亮了几分。
“不过.…”
程烨这两个字一出,程如柏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小七不过什么…”
不等程烨继续说他连忙开口催促。
“西哥你有钱吗。”
程烨此言一出,程如柏热着的心终于凉透了。
程如柏耷拉着脑袋,别说他没钱估计他爹口袋里也掏不出一个铜板。
程烨凑到他耳边低语两句。
“当真。”
程如柏死了的心又活了。
“真的不能再真。”
得到程烨保证,程如松“嗷”一声跑了出去。
“抢魂呢跑这么快。”
王氏见程如柏跑的飞快还差点撞到她,对着他的背影就是一阵输出。
程烨只当没听到,从王氏身旁经过准备去找程如松。
“呸,两个小兔崽子,见人不知道叫。”
王氏对着程烨后背吐一口痰,好在程烨没看到,否则非要说她一句不讲卫生。
程烨上一世从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宣传,为了能更好宣传,大部分非遗制作过程他都会跟着老师傅学习。
他曾宣传过一期竹制品和麻绳编织品非遗文化传承记录。
在西广一个竹林村,入目皆是绿色,周山种的全是竹子与苎麻。
百姓们靠着竹子和苎麻编织的物品维持生活。
随着时代进步,机器代替手工,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既便宜又好看,手工逐渐被替代。
曾经竹林村小到孩子玩具大到生活用品全是用竹子与苎麻编制,如今早己变成科技化。
甚至年轻一辈不愿学习编织手艺,为防止编织手艺遗失,这才有了他们这些非遗记录传承者。
他当时在竹林村待了一年半,跟着不少老师傅学习各种编织手法,一是为了更好宣传,二则是他平日里也是个手工制品爱好者。
程烨将思绪从回忆中收回。
昨晚程志非提到只能看不能买时,他的脑海中便有了主意。
程家如今并未分家,他若是做吃食定然瞒不过西房,做其他生意也需要本钱,他如今只有三岁,不说西房就连朱氏也不会同意拿钱让他折腾,结合各方面,只有做手工最适合。
村尾就是山,山上遍地都是竹子,无主之物谁都可以砍伐。
山脚下开荒的地无法种活粮食,村里人都是种的苎麻,天冷不忙时大家便将晒干的苎麻劈好搓成麻绳做成蓑衣或是垫席,家中有纺织机的也可做成衣服,苎麻织出来的衣衫比粗麻舒服。
程家没有纺织机,种出来的苎麻晾干后就堆在杂物间,需要用的时候就搓一些。
搓麻绳需要力气,程烨舍不得两个姐姐把手指搓糙,所以他决定把这个活交给程如松。
砍竹子的事己经交给程如伯,等到他兄弟二人将材料准备好,他的纯手工制作大业就要开始,还怕庙会没钱买,买,买。
程烨找到程如松时他正在劈柴。
别看程如松如今只有十岁,在古代己经是“大人”。
程家几个成年男人不在家时,家中需要出力的活基本都是他来做。
程如松年纪虽小做事却十分稳妥,为人老实但不失机灵,对待家中几个兄弟姐妹更是一视同仁。
有时程烨都怀疑他是不是与他一样穿越或是重生的,事实证明他确实是“本土”人士。
程烨为防程如松不信自己,在去找他的路上顺手扯了几根麦穗梗,只见他一边走路一边两手快速翻转,不一会一只小兔子便出现在他掌心。
“二哥。”
程烨见到人远远便开始叫唤。
“小七,你找我有事。”
程如松可不觉得程烨是路过,看到他才跟他打招呼。
“嗯,二哥我有事找你。”
程烨也不扭捏,三两语就将来意说明。
程如松听罢抬手抹掉额间细汗随后将手中斧头收起来。
“小七,你等下我将这里收拾一番再去搓你要的麻绳。”
“二哥,你信我。”
程烨没想到他只是说想要麻绳做些东西拿去镇上换银钱,程如松没问他要做什么,也没怀疑他能不能行,竟想也没想便答应。
“二哥相信小七。”
程如松摸着程烨的头,仅仅六个字便表现出他的全然信任。
程烨心里十分感动,他知道程如松并不是真的相信他能做出什么东西,全然信任也只是因为他是兄长。
“好,既然二哥相信,那小七定然不会让二哥失望。”
程烨难得有几分俏皮,将手中兔子放到程如松手中蹦蹦跳跳便跑了。
程如松哑然失笑,看着他渐渐跑远的背影无奈摇摇头,低头看到手中精致的草编兔子眼中划过诧异,他好像有些低估小七的聪慧。
手下动作不由加快几分,有些期待接下来会有什么惊喜。
程烨一溜烟跑到厨房挑了几根未燃尽的木棍又一路小跑至房间。
他要好好想想要编织哪些东西带到庙会,价格不能贵编织起来又不复杂而且又是大家需要的。
程烨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最后终于决定遵循现代一句名言。
女人与小孩的钱最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