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小米种子

2025-08-16 2553字 1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崭新的木车上简单的装了一些食物和常用工具。

毕竟一次给张二黑和张弛太多的好处可能会暴露。

“这些你们先留着用,悄悄的,不要惊动其他人,收羊毛的事情,先从你们的熟悉可靠人开始。”

李方清对张弛、张二黑叮嘱道。

“遵命李首领。”

“遵命李首领。”

张弛和张二黑感激的向李方清行礼。

“如果你们被张浩翔发现,你们就往西山矿场求援。”

李方清给了两人最后的保命计划。

接着,两个兵卒分别推着装满给张浩翔货物的旧木车,还有给张驰、张二黑好处的新木车。

张驰、张二黑跟在后边,随后还有5个矿工装扮的兵卒一起走。

过了西山矿场张驰和张二黑就把推木车的兵卒换了下来,接下来的路要由他们两个人自己走。

但是他俩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兵卒们留在了西山矿场,然而两人背后还有一个人紧跟其后。

吴旭非常隐蔽,一首在丛林当中悄悄的潜行。

吴旭看着张弛、张二黑二人。

张氏二人先在一个岔口,将他们私自的新木车藏到之前预定好的茂密树丛当中。

接着二人照常推着装满货物的旧木车回到了羊部落。

吴旭亲眼看见张浩翔领着几个亲信等在部落口处对张二黑、张弛两人检查搜身。

……

燕赵部落内。

“大人,他们两个人己经回去了,张浩翔对他俩没有起疑。”

吴旭对李方清回复说。

“让子弹再飞一会,等着瓜熟蒂落,咱们再去摘果子吃。”

李方清坐在椅子上淡淡的说。

“遵命大人。”

吴旭虽然不知道李方清说的“子弹”是什么,明明是策划羊部落,为什么要说采摘的事。

但是吴旭可以确定的是,李方清对这件事胸有成竹,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听从首领大人的指示。

吴旭走了之后,李方清又把张晓东叫了过来。

这是之前从羊部落归顺燕赵部落中的一个特殊职业——“小贩”。

李方清让张晓东准备好木车装好货物,计划着明天去一趟大名鼎鼎的“农耕部落”。

这个部落敢叫做“农耕”,应该要比其他部落更发达。

李方清倒要去看看,这个农耕部落到底有什么比燕赵部落更好的地方。

没有的话无所谓,有的话能学则学。

……

“大人,你说这个农耕部落叫什么名字呀?就叫‘农耕’吗?”

张晓东一边拉着木车,一边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过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李方清惬意的躺在木车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一个草叶。

守卫朱浩阳也跟在一旁。

三个人先是走过燕赵部落的农田。

农田里的作物己经到达了开花期,就在这两天,可以达到成熟期了。

李方清和农夫们打了一个招呼。

由于农田到农耕部落中间有一条河,几人一同下水,将木车和货物抬过河流。

人湿了还可以干,但是货物湿了的话,就没有办法了。

三个人和木车来到河的另一边,继续向农耕部落走去。

这时张晓东停了下来,他跑到一边折了一根狗尾巴草递给了李方清。

“大人,我们从小嘴里边都是叼这个狗尾巴草,比草叶要甜一点。”

张晓东殷勤的和李方清说。

李方清接过狗尾巴草,有些迟钝。

自己从来没有在燕赵部落那里发现狗尾巴草。

还是农耕部落这边物产丰富呀。

“去给我挑一个穗大的。”

李方清对空闲着的朱浩阳说道。

李方清突然想到了一个“传说”,他之前在学习古代科技史的时候,听说小米就是从狗尾草进化而来。

不大一会,朱浩阳从周边众多的狗尾草中采了一把穗比较大的狗尾草。

李方清坐在木车上,轻轻的搓着狗尾草中的穗粒。

有的穗粒非常小,有的穗粒有些残破还有的穗粒虽然,但是发绿。

李方清还是继续搓捻着狗尾巴草,反正有人拉车。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小米种子+1。”

哎哟喂,还真是。

李方清顿时坐起身来,别管和农耕部落能不能联盟结交,至少自己现在获得了小米种子。

那么说明这一趟就来得非常有价值。

当工作过程中有了阶段性收获,那么这项工作将变得非常有动力。

搓,这根狗尾巴草没有。

继续搓,那根狗尾巴草也没有。

可能还是培育问题,野生狗尾巴草中获取小米种子太难了。

“大人就要快要到了。”

朱浩阳提醒李方清说。

“好,知道了。”

李方清喜悦的看着手中5粒小米种子,然后揣进了兜里。

农耕部落有着稳定的食物来源,并且还有一些剩余。

这让他们的部落建设得更加漂亮,比起牛部落和羊部落来讲,也好出很多倍。

但是农工部落虽然有几间木屋子,整体上还是以草屋为主。

这一点就不如燕赵部落了。

“请问这里是农耕部落吗?”

李方清诚恳地询问不远处部落门口的两个守卫。

这两个守卫脚踩草鞋,身披兽皮衣服,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粗糙的石矛。

不过两人非常严肃狠狠的盯着李方清、朱浩阳、张晓东这三个外来人员。

“你们找谁?”

农耕部落守卫非常谨慎地询问道。

“我们是来自河对岸的燕赵部落,我是燕赵部落的首领李方清。”

“我今天是特地前来拜访贵部落,还望两位为我通报一声。”

李方清一边说着,一边拿出4个土豆分别塞给两个守卫。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农耕部落的守卫也并不是像燕赵部落兵卒那样的专业,他们也只是农耕之余,按照部落里的安排,轮流放哨站岗。

自然也没有什么秉公执守的职业精神。

李方清随手给点好处,两个守卫便缓和了脸色。

“你在这里看着他们,我去通报一声。”

一个守卫和另一个守卫说道。

李方清就站在原地和剩余的这个守卫聊起了天。

“我们部落子民一首好奇,你们部落有没有具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