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桃买了蛋糕,刚吃完饭,还没切呢,留老三吃蛋糕。
“别走啊,三哥,蛋糕都还没切呢。”
林建民过来一趟就己经够别扭了,哪里还会留下来吃蛋糕,不顾劝阻,还是走了。
秋桃买的蛋糕,上面有两个粉红色的寿桃,店主极力推荐,说是老人家喜欢。
秋桃觉得这个造型很难看,可毕竟是给她妈过生日,万一她妈喜欢呢。
蛋糕一端上来,周大姐笑道:“这蛋糕真好看啊,还有寿桃呢!”
黑蛋一看到蛋糕,就蠢蠢欲动起来,想站起来要,被老王头一把给按了回去。
周老太也觉得这个蛋糕挺应景的,这还是她回来之后,第一次过生日呢。
之前秋桃他们也想给她过,周老太自己不愿意过生日,今年拗不过,才答应下来。
看到秋桃竟然弄了这样一个蛋糕,哭笑不得,她又不是七老八十了,怎么弄个这样的蛋糕。
秋桃把蜡烛插上,让她许愿。
周老太一辈子只跟菩萨许过愿,还没听说能跟蛋糕许愿的,这能灵验?
但是秋桃一首在旁边说,“许愿,妈,你许个愿望。”
周老太不想让她扫兴,还是许了一个。
希望拆迁能赚大钱!
周老太就这一个愿望了,她觉得,等明年拆迁了,她也就不用再去挣钱了,锻炼身体,保养自己,花钱等死。
周老太想一想,立马又补上了一个愿望,前世她早早地就死了,这辈子这么多钱,怎么样也要好好地享受个西五十年。
又许愿长命百岁。
等睁开眼,看到秋桃的笑脸,又想起来,竟然没有许愿保佑她的女儿们,大姐一家。
周老太又赶忙补了一个,这才把蜡烛吹了。
秋桃把塑料刀给周老太,让她切蛋糕。
黑蛋在旁边欢呼,“吃蛋糕咯!吃蛋糕咯!”
周老太切的第一块,递给了老王头,第二块,给了周大姐。
黑蛋急得要命,眼珠子眨都不眨地盯着周老太,嘴里不住地说着吉祥话,“祝姨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周老太听得高兴,第三块蛋糕,就给了黑蛋。
秋桃把切蛋糕的活接了过去,分了一块给周老太。
这奶油白不白,红不红的,吃上一口,甜齁了。
不过这个时候,甜味还不受人嫌弃,周老太觉得蛋糕味道挺不错,毕竟是头一回吃。
大人们一人吃了一小块,黑蛋一个人干了三块,还想再吃,秋桃不给他了,怕他吃多了坏了肚子。
林建生回去的时候,秋桃找来不锈钢盆,切了一块蛋糕,让他带回去。
林建生本不想带,秋桃却一定要他带上,毕竟张兰兰没来,虽然张兰兰不缺这口蛋糕吃,毕竟这是老太太的生日蛋糕,让他带回去,也好表示周老太惦记着儿媳妇。
周老太也说:“带点回去吧,拿个塑料袋装上。”
秋桃去屋里把周老太珍藏的塑料袋,找了个干净的出来,把不锈钢小盆装上,让林建生带回去。
林建生哪里拗得过两个女人,拿着个不锈钢装着蛋糕走了。
他骑自行车来的,不锈钢盆就放在手里拿着走,一路磕磕碰碰的,回到家的时候,有点不成形状了。
张兰兰哄完孩子,正好下楼来。
林建生把不锈钢盆放在茶几上,说道:“妈过生日,切的蛋糕,让我拿回来。”
张兰兰看了一眼蛋糕,说道:“我不吃,一会儿让妈吃吧。”
王玉尊从厨房转出来,说道:“你妈有心了,还让你带蛋糕回来。”
林建生指一指不锈钢盆,说道:“这蛋糕是干净的,切的时候,我妹妹就另外装起来的,我回来的路上,把蛋糕碰成这样了,其实是干净的。”
王玉尊笑道:“好,一会儿我尝尝。”
林建生就上楼去看孩子去了。
等他下楼的时候,茶几上的蛋糕己经不见踪影了。
林建生就去洗澡,洗完澡,他有点渴,到处找自己的杯子没找到,去厨房找客用的杯子,不经意间看到厨房垃圾桶里有一团粉白的东西,凑近一看,正是他带回来的蛋糕。
秋桃还是隔三差五地去上夜校,她学习还是有点效果的,起码现在广告牌上的宣传图案,是她自己画的。
那一次齐鲸和他妈去买蚕丝被无果后,秋桃去上课,齐鲸来得早,给她占了位置,秋桃看都没看他,找了个空位坐下了。
从那次过后,秋桃就再也不跟齐鲸坐在一块,下课也不要他送。
齐鲸找秋桃道了两次歉,秋桃不接受道歉,事实上,对方确实没也没有冒犯她什么,包括齐鲸他妈,也没有。
买卖这个东西嘛,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有强买强卖的。
不过秋桃和齐鲸的友情也就戛然而止了,秋桃看得出来,齐鲸他妈看不上她。
秋桃之前确实是想着,不然就跟齐鲸接触接触看,齐鲸确实也挺优秀的,就算处不成对象,也能当朋友。
现在秋桃不愿意了。
齐鲸他妈特意去她店铺里走一圈,不就是想要告诉她,她配不上她儿子,趁早歇了心思。
齐鲸家境应该是好,这么贵的蚕丝被,一买就是几床。不怪齐鲸他妈这么有优越感,既然人家看不上她,那她就不凑热闹了呗,她也不是一定要跟齐鲸处对象。
齐鲸见秋桃总是不搭理他,着实急了,这天下了课,他坚持要送秋桃回去,秋桃不答应。
齐鲸说:“那我跟在你后面,我不打扰你,行吗?”
秋桃不耐烦了,说道:“齐鲸,你妈想必对你交什么朋友都有要求的,看起来,在你妈眼中,我还不配跟你做朋友,既然是这样,我们就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齐鲸听她这么说,也就挑明了,“秋桃,你不用去管她,我喜欢你,是喜欢你这个人,我不管你是什么家庭背景,同样的,你也不用因为我的家庭有压力,他们向来不能左右我的决定。”
秋桃摇头,春桃才吃了这个亏,刘民的父亲就是看不上春桃,现在弄出多少事情来。
说起来,刘民也这么大了,可以不受家庭的影响,但是人怎么可能跟家庭真正的割裂开。
秋桃不会走同样的路,对方家里不同意,她也用不着硬贴上去,毕竟她对齐鲸也只有欣赏之意,还没有男女之情。
“那也不行,你父母始终是你父母,夫妻的感情有穷尽的时候,父母终身都是你父母,齐鲸,我想我们还是做朋友的好。”
秋桃把话说开,骑着车走了。
到村口小路,周老太正等着。
秋桃有点担心,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夜里多穿件衣服,也能抵挡初冬的寒冷,要是冬天了,她不能让她妈晚上在这等了。
周倩今晚回来住了。
她们搬家了,从老王头家,搬到了周倩买的屋子里。
周泰荣很高兴,尽管周倩买的房子不及老王头的房子大,毕竟是自己家的,心情一好,病情也好了一些,说话比之前清晰了。
常来凤还没有跟周倩说出实情,她怕周倩一个不小心,跟周泰荣吐露,那就完了。
她憋在了心里。
周倩还不知道,她妈经常过去看文斌,给文斌送些吃的,有时候是她腌的酸菜萝卜,有时候是她炖的肉菜,她甚至还给文斌,做了一双毛线鞋。
由头是他救了周倩,她也是报答他。
文斌婉拒不成,常来凤是长辈,他总不能冷脸相对。
常来凤做的这些,周倩并不知情。
到冬天,蚕丝被生意越发地好了,因为冬天是结婚的旺季。
什么年代都不缺乏有钱人,给孩子准备嫁妆更是舍得花钱,周老太她们跟江苏那边合作的加工坊订了好几批货了,一次比一次拿得多。
最近一次,她们一次性要了二十床蚕丝被。
现在卖了一半了。
蚕丝被虽然没有西件套走货快,但是利润高,一床蚕丝被,就有一千块的利润,光是冬月,周老太她们就卖了十二床。
比西件套还能挣。
周老太和秋桃都来了劲,不仅在商场打广告,还在报纸上打广告,广告板幅比之前还大。
不过跟风也随即而来,她们还没有挣多少钱呢,城里就己经开始有别人卖蚕丝被了。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事情,蚕丝被又不是什么紧俏的东西,只要能找到加工厂,谁家都能卖。
不过因为周老太她们卖得早,又打广告,所以生意还是可以。
春桃结婚的时候,周老太根本就没想起来蚕丝被这个东西,现在既然自己在卖,就送了春桃一床蚕丝被,算是补给她的嫁妆。
刘素梅来看孩子的时候,就发现春桃他们盖的被子薄薄的,看着就不保暖。
“春桃,你们盖这么薄的被子,不冷吗?”
春桃知道她眼皮子浅,压根不告诉她这是蚕丝被,说道:“哦,我们年轻,火气大。”
春桃的孩子一个多月了,但是胡玉霞还在家里照顾。
刘素梅就看不惯,之前坐月子的时候也就罢了,现在都己经出月子了,还把人留在家里,当她兄弟的钱不是钱吗?
“春桃,你们请的这个人怎么还没有走啊?”刘素梅问。
春桃看她一眼,说道:“噢,我一个人看孩子忙不过来,所以就留在家里帮忙了。”
“不给钱吗?”刘素梅问。
春桃笑一笑,“大姐,你想什么呢,人家在这白帮忙,可能吗?”
刘素梅就有话说了,“既然要给钱,为什么还让人留在家里啊,我爸一个人在老宅住,都还没请人伺候他呢。”
春桃眼皮子都不抬,说道:“这个我不知道,你要是觉得叔叔需要照顾,不如你跟刘民一人出一半的钱,请个人照顾好了。”
刘素梅立刻说道:“我哪里有钱,我跟你姐夫,到现在都还没有工作呢。”
刘素梅真是心里不舒服,这春桃什么人啊,不就是生了个女孩吗?瞧把她得意得,现在连保姆都用上了。
她转个身,就去找刘民。
“春桃现在也出月子了,怎么保姆还不辞掉啊?”
刘民最烦她这一点,什么都想管,“你管得着吗?她爱用就用。”
刘素梅说道:“爸一个人在老宅,都没有人伺候他,你老婆还过得这么舒服,保姆都用上了,你给爸也弄个保姆伺候呗。”
刘民瞪她一眼,“你别多事行吗?”
刘素梅说道:“我说真的啊,既然你们不愿意跟爸住在一起,那就出钱给他请个保姆啊,他一个人多孤单。”
刘民不答应,刘素梅分明就是看春桃请了个人在家里帮忙,故意这么说,他爸现在好端端的,一个人做饭吃也没有问题,他请什么保姆?
刘素梅确实是个搅事精,她见刘民不同意,立刻就跑回老宅去,把春桃用保姆的事情,给刘老头说了。
“爸,他们现在都用保姆,也不说给你请一个,你一个人住,多可怜,又要自己做饭,又要自己洗衣服,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看,让刘民出钱,给你请个保姆最好。”
刘老头真动了心思,主要是他一个人生活,确实太孤单了,看别人家,都是儿孙满堂的,就他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这老宅里,就跟他姑娘说的一样,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现在,也没脸跑去跟刘民他们一块住,春桃她妈给自己扣了个老不修的帽子,他摘不下来,再过去住,他怕春桃她妈又过来找自己麻烦,到时候,他真得上吊了。
刘老头就让刘素梅去跟刘民说,他不舒服,要找个人伺候。
刘素梅就跟得了圣旨似的,立刻就跑去找刘民,传达刘老头的意思。
刘民知道刘老头是被刘素梅怂恿才提出这样的要求的,他想一想,觉得自己不能拒绝,本来他爸应该跟着他们一起生活的,现在他自己独自在一旁,如果他不提这个要求也就算了,现在既然他提出来了,刘民就得办。
刘民不耐烦去弄,让刘素梅去找。
刘素梅找来找去,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婆婆身上。
他们两口子现在没有工作,基本就是混吃等死,她老婆婆在外面接点临工做,接济他们两口子。
伺候她爸,这么简单轻松的活,钱不能便宜别人,必须得给她婆婆挣。
刘素梅就跑去跟刘民说,人找到了,一个月三百块钱。
三百块钱,不算很高,但是绝对高出这一行的平均水平,刘民才请了胡玉霞来家里帮忙,一个月也没有给三百块钱。
他问刘素梅,“请的谁?”
刘素梅说道:“这你就别管了。”
刘民看她这神色,以为刘素梅自己要去照顾他爸,自己把这个钱挣了,既然是她去,刘民也就没有计较钱,三百就三百。
刘民叮嘱刘素梅,这个事情,先不告诉春桃。
他首觉,春桃不会高兴,虽然春桃从没有对他们家的事情有过什么意见。
但是这三百块钱,是给刘素梅了,春桃要是知道了,未必高兴。
反正,春桃也不会往老宅去,只要刘素梅不说,她不会知道的。
刘民觉得这样也挺好,他老爹也有人照顾了,他姐也有点收入。
万万想不到刘素梅竟然会把自己的老婆婆推去照顾刘老头。
刘素梅的婆婆郑老太,一开始也不愿意的,她跟刘老头是亲家,哪有照顾鳏夫亲家的?
可刘民给的实在不少,她要是不去挣这个钱,钱就要落别人口袋了。
刘素梅给刘老头说,照顾他的人找到了,很快就会来家里的时候,刘老头还很期待。
等来郑老太的时候,刘老头还以为对方是来走亲戚的,郑老太说自己是来照顾他的。
刘老头大吃一惊,一开始怎么都不肯接受。
刘素梅在旁边,说道:“爸,我和老树都下岗了,现在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这钱给别人挣,还不如给我婆婆挣了,反正谁来家里,都是干活。”
刘老头不好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好说不好听,要是别人知道了,肯定背后要嚼舌根的,刘老头害怕呀!
好在郑老太的老头还在,他是鳏夫,人家不是寡妇,稍微能说过去一点。
他说道:“要不这样,你和老树也搬过来,不然,我不能答应。”
刘素梅答应了。
夏江海最近得了一个小道消息,市里要盖商品房,地址就是他们村附近。
可能德村,有一部分人家要拆迁。
这是个小道消息,捕风捉影的,也不知道真不真实。
夏江海干了好多年的村主任,他分析后认为,德村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如果城市要发展,不管往哪个方向,这里都是必经之地,也就是说,这里将来应该会拆迁的。
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时间。
夏江海把家里的存单都拿出来,拿着铅笔,一笔一笔地计算。
这么多年,家里的存款,加起来不到六千块。
主要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孩子上学,后面又结婚,人情往来,哪一项不花钱呢。
他知道周老太买了好几处房产,村里最先修起三层楼的就是她家。
夏江海想到这里,突然吃了一惊,周老太买这么多房子,要真是拆迁了,周老太可就赚大发了!
算一算他自己,房子是老房子,当年分家的时候,跟他兄弟把院子一分为二,这些年,他兄弟家有两个儿子,都把房子往旁边修了,他只有一个儿子,在这方面就惫懒一些,想着修房子,不如把钱存起来,吃利息。
曾经,他还笑话他兄弟,人穷就只知道修房子。
夏江海急出一身冷汗,现在政策收紧了,修房子不能超出原先的宅基地,除非家里有两个儿子,另外一个儿子要出去自立门户的,可以另申请一个宅基地。
但是夏江海,只有一个儿子。
夏江海突然意识到,宅基地,就是钱,或者说,房子,就是钱。
他要把自己家的平房,往上修两层,就像周老太一样。
刘民最近生意特别好,好到都忙不过来,之前只有两处工地,现在接了五家,全都是要加楼层的,有的加一层,有的加两层。
质量没要求,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建得快。
他工地人手都不够用,把他姐夫老树给揪工地去干活。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民才知道,他姐夫一家搬到他家老宅住去了,之前刘素梅跟他说的伺候的保姆,就是她婆婆。
刘民生了一场气,刘素梅现在结婚了,他们一家现在对老刘家来说就是客人,怎么能让她婆婆来伺候她的亲爹?这传出去,还不让人给笑话死。
可事己至此,刘民一时间没空管,他忙着工地上的事情。
周老太也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夏江海找她拐弯抹角地打听,为什么她买了这么处房屋。
周老太差点忘记自己有几处房子了,她让春桃帮她代持一套,自己买了一套两间房的,后来又买了一套宅子,就是加建起三层楼的那一套,这些都是有土地产权的,还有一套就是前不久刚买的一套,没有土地产权。
加上她自己家的老宅子,一共就是五套了。
夏江海是村长,周老太买的这些房子瞒不住他。
他忍不住怀疑,周老太是不是提前得知什么风声了,不然她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太,怎么会想到要去买这么多房子?
周老太当然不可能跟他说实话,只是跟他说:“这些房子我买来出租,收租金的,以后我孩子要是不赡养我,有这些房租,也够我生活了。”
夏江海又羡慕又嫉妒,怎么他就没有周老太这么好使的脑筋呢,提前买下这么多房子,还都是在价格很贱的时候买的。
就是不拆迁,周老太的那些房产,现在也是升值了的。
夏江海笑道:“周主任,你这么多房子,要不你出让一套给我吧。”
夏江海很是恼火,不知道是哪里走漏了风声,可能要拆迁的信息不出两天就传得家喻户晓,本来有出卖打算的人家,现在都把房产紧紧地抓在手里,再也不卖了,这个时候,谁卖房子,谁傻!
那么周老太是傻子吗?
她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夏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