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整合部队!准备伏击金山卫登陆的鬼子!

2025-08-15 2275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李云龙率部抵达苏州后,一刻也未曾停歇。

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部队的整合与装备提升,方能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占据先机。

苏州城的一处宽阔校场上,士兵们正在紧张操练,喊杀声此起彼伏。

李云龙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望着这支逐渐壮大的队伍,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许。

“弟兄们!咱现在到了苏州,这仗还得接着打,而且要打得更漂亮!”李云龙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从现在起,咱们得加紧整训,把队伍拧成一股绳!”

随后,李云龙转身走进临时指挥部。

指挥部里,地图铺满了整张桌子,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思索着接下来的部署。

“老张,你去把各营营长都叫来,咱们开个会。”李云龙对身旁的副官说道。

不一会儿,各营营长纷纷赶到。

他们站在地图前,听李云龙讲述着作战计划和部队整合的安排。

“咱们这次又从爱国侨胞手中获得了一大批好家伙,足够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李云龙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接着,李云龙详细介绍起兑换的武器装备。

“1万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这枪精度高,射程远,适合中远距离作战。每个士兵都能配备上,咱要让小鬼子知道,咱们的枪法可不是吃素的!”李云龙拿起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模型,在手中比划着,“3000支五六式冲锋枪,近战火力那叫一个猛,遇到小鬼子近身,就用这玩意儿招呼他们,保证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还有2000挺56式班用机枪,这可是步兵的火力支柱。每个班都配上一挺,冲锋的时候,这机枪一响,小鬼子就只能抱头鼠窜。”李云龙继续说道,“1000支加装瞄准镜的98k狙击枪,咱要挑出最厉害的神枪手,组成狙击小队,专打小鬼子的军官和机枪手,让他们知道,在咱的地盘上,露头就没好果子吃!”

“1000挺mg42重机枪,这可是个大杀器,每分钟能射出上千发子弹,像割麦子一样把小鬼子扫倒。把这些重机枪布置在关键位置,形成交叉火力网,小鬼子要是敢冲上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李云龙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再说说火炮。200门60毫米迫击炮,轻便灵活,适合近距离支援,能迅速对小鬼子的阵地进行覆盖打击。100门81毫米迫击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能给小鬼子的纵深阵地造成巨大破坏。72门120毫米迫击炮,这玩意儿一开火,那场面,绝对震撼,能把小鬼子的防御工事炸得粉碎。36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150毫米重炮,这些大家伙就是用来对付小鬼子的坚固据点和大规模部队的,一炮下去,让他们灰飞烟灭!”李云龙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标注着各种火炮的部署位置。

“炮弹弹药方面,咱给各种枪支都配备了10个基数。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每支枪配备100发子弹;五六式冲锋枪,每支枪配备300发子弹;56式班用机枪,每挺配备2000发子弹;加装瞄准镜的98k狙击枪,每支配备50发子弹;mg42重机枪,每挺配备5000发子弹。”李云龙报出一连串的数据,“迫击炮的炮弹,60毫米的准备了5000发,81毫米的准备了3000发,120毫米的准备了2000发。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准备了1000发,150毫米重炮的炮弹准备了800发。”

各营营长听着李云龙的介绍,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团长,有了这些武器,咱一定能把小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一营长激动地说道。

“没错!不过,光有武器还不够,咱们还得加紧训练,熟练掌握这些武器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李云龙严肃地说道,“从明天开始,各营按照训练计划,进行实弹演练,务必在短时间内让弟兄们熟悉新武器。”

在武器装备紧张筹备的同时,后勤物资也陆续到位。

一支庞大的卡车车队缓缓驶入营地,车上满载着各种生活物资。

“这些大米、蔬菜、牛肉、牛肉罐头,都是爱国侨胞捐赠的。他们在后方全力支持我们,咱可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一定要把小鬼子赶出咱们的国土!”李云龙对着士兵们大声说道。

士兵们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斗志。

“感谢爱国侨胞!坚决把小鬼子赶出去!”士兵们的呼喊声响彻营地。

李云龙深知,即将到来的战斗将异常艰巨。

他作为穿越者,清楚地知道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第十军于1937年11月5日拂晓,会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附近地区(包括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咀、漕泾等)成功登陆,以迂回上海地区中国守军的侧背,配合上海派遣军作战,切断华夏军队退路,达成对上海的战略包围。

为了给鬼子登陆部队造成沉重打击,掩护其他华夏军队撤退,李云龙决定主动率领这2万多人的部队前往金山卫附近。

他深知此次行动的危险性和重要性,因此格外谨慎。

部队只在夜晚出动,沿着隐蔽的小路隐秘行军。

一路上,士兵们纪律严明,悄无声息地前进。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坚毅的脸庞。

行军途中,李云龙还派出多支小分队,在周边地区不断招收失散的士兵。

这些失散的士兵大多是在淞沪会战中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他们听闻李云龙的部队在收拢人员,纷纷赶来投奔。

没过多久,李云龙的部队就膨胀到3万多人。

11月4日,部队终于抵达金山卫附近。

李云龙选择了一处有利地形,提前令部队构筑好了阵地。

各种重炮、迫击炮早己按照精确计算好的坐标瞄准到位,只等着鬼子大量登陆,便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