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花开时节

2025-08-23 313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向日葵盛开的那个清晨,冷口的天空格外澄澈。林晚推开窑洞的木门,一阵带着甜香的风扑面而来,她下意识地眯起眼睛,待视线适应了那耀眼的金色,整个人便怔在了原地。

眼前是一片流动的金色海洋。昨日还含苞待放的花瓣,此刻全都舒展开来,在晨光中微微颤动。每一朵向日葵都昂着头,金黄的花瓣向外舒展,中心的花盘上密密麻麻排列着的葵花籽,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

"开花了!开花了!"

栓柱的喊声从远处传来,紧接着是一连串杂乱的脚步声。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从城墙根下飞奔而来。栓柱跑在最前面,新做的军鞋己经磨破了边,但他全然不顾,一头扎进花海,惊起几只采蜜的蜜蜂。

"林老师!您快看!"栓柱兴奋地指着一朵特别大的向日葵,"这朵比我的脸还大!"

林晚走过去,轻轻抚摸着那粗壮的茎秆。茎秆上布满了细小的绒毛,摸起来有些粗糙,却透着旺盛的生命力。她抬头望向远方,整片向日葵田一首延伸到长城脚下,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金色的波浪。

"张副官!张副官!快来看啊!"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张致远拄着拐杖从营房里出来,阳光照在他略显沧桑的脸上,但听到孩子们的呼喊,还是加快了脚步。当他看到那片盛开的向日葵时,拐杖"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真美..."他轻声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林晚走过去扶住他,感受到他手臂微微的颤抖。她知道他想起了什么——那些没能看到这一幕的战友们。赵铁军、杨队长,还有无数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战士,他们的血浸透了这片土地,如今开出了最美的花。

"他们看到了。"林晚轻声说,"他们一定看到了。"

张致远点点头,弯腰捡起拐杖,一步一步走向花海深处。向日葵的叶子轻轻拂过他的衣襟,像是在欢迎他回家。

远处传来马蹄声,卓克图王爷带着他的骑兵队来了。蒙古汉子们穿着鲜艳的袍子,马鞍上挂着酒囊和奶食。为首的卓克图王爷己经六十多岁,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飘扬,但骑马的姿态依然矫健如年轻人。

"哈哈哈!好一片金灿灿的花海!"王爷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张致远,"张副官,你们汉人种的这花儿,比我们草原上的格桑花还要耀眼!"

张致远笑着行礼:"王爷过奖了。这是林晚带着孩子们种的,说是要给冷口添些生气。"

王爷转向林晚,郑重地行了一个蒙古礼:"林姑娘,你种下的不仅是花,更是希望啊!"

林晚连忙还礼,脸颊因为夸奖而微微泛红。王爷从马鞍上解下一个皮囊,递给张致远:"这是我从朝阳带回来的马奶酒,今天咱们就在这花海里痛饮一番!"

骑兵们己经卸下马头琴,在花海边缘席地而坐。悠扬的琴声响起,几个年轻的蒙古汉子跳起了传统的舞蹈,马靴踏在土地上,发出整齐的节奏声。向日葵随着微风轻轻摇摆,仿佛也在跟着音乐起舞。

德械师的王团长带着几个军官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那台珍贵的德国相机。他是个严肃的中年人,平日里很少露出笑容,但此刻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副官!林姑娘!"他高声喊道,"这景象太壮观了!我要拍下来寄到上海的报社去,让全中国都知道,在战火纷飞的北疆,还有这样一片希望的田野!"

王团长指挥着大家站好位置,自己则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相机。林晚和张致远站在花海中央,孩子们围在他们身边,卓克图王爷和他的骑兵们站在后方,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都别动!"王团长喊道,随即按下快门。镁光灯闪过,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拍完照,王团长走过来,拍了拍张致远的肩膀:"张副官,你们'长城抗战'的事迹,应该让更多人知道。等照片洗出来,我准备写篇文章一起寄过去。"

张致远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片金色的海洋,又看向远处蜿蜒的长城:"是啊,应该让所有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

正午时分,冷口的百姓们纷纷带着食物来到向日葵田边。有刚出锅的玉米饼,有腌制的咸菜,还有自家酿的米酒。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简单的食物,谈论着收复朝阳的胜利和对未来的期望。

栓柱和几个孩子穿梭在人群中,给每个人发向日葵的种子。这是林晚教他们收集的,每一颗都光亮,蕴含着新生命的希望。

"这是给您的,王爷!"栓柱恭敬地递给卓克图王爷一个小布袋,"林老师说,这些种子可以在草原上种,明年就能开出和我们这里一样的花!"

王爷哈哈大笑,接过种子袋挂在腰带上:"好!明年我的帐篷周围,也要开满这样的金花!"

张致远坐在田埂上,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从怀里掏出那支刻着"还我河山"的钢笔,又摸出林晚送的新本子,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林晚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看见他在写字,便轻声问道:"在写什么?"

张致远抬头,阳光透过向日葵的叶子,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想把这一切都记下来。从我们第一次在朝阳相遇,到冷口的这片向日葵...那些牺牲的战友,活下来的人,还有这些孩子们..."

林晚在他身边坐下,汤碗的热气在两人之间袅袅上升。她看着张致远专注的侧脸,发现他眉间的皱纹比初见时深了许多,但眼神依然坚定如初。

"你知道吗,"张致远突然说道,"在朝阳城墙上,当我们终于把旗帜插上去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城墙,不是街道,而是这片向日葵田。那时我就想,一定要活着回来,亲眼看看它们开花的样子。"

林晚的眼眶了。她想起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每次有战报传来,她都害怕听到张致远的名字。而现在,他就坐在她身边,在盛开的花海中,讲述着那些生死一线的时刻。

"写吧,"她轻声说,"把这些都写下来。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让后来人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从未消失。"

张致远点点头,笔尖在纸上轻轻移动。阳光穿过花盘的缝隙,落在纸上,把字迹晒得暖暖的。他写下第一行字: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像向日葵一样,永远朝着太阳的方向。不管风雪多大,不管黑夜多长,只要根还在土里,就一定会开花。"

远处,卓克图王爷的马头琴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一首古老的蒙古长调,悠远而苍凉。骑兵们跟着哼唱起来,歌声在花海上空回荡,飘向更远的长城,飘向关外那片广袤的土地。

林晚站起身,伸手抚摸着身边一朵向日葵的花瓣。花盘己经转向西斜的太阳,中心密密麻麻的葵花籽排列成完美的螺旋,仿佛蕴藏着宇宙的奥秘。

"看,"她突然指着一朵特别的花说,"这朵花的花心,像不像个小太阳?"

张致远抬头望去,那朵向日葵的花盘确实与众不同,中心的葵花籽排列得格外整齐,在阳光下泛着金铜色的光芒,真的像是一个微缩的太阳。

"像,真像。"他轻声回答,目光从花盘移到林晚被阳光镀上金边的侧脸,又看向远处欢笑的人群和巍峨的长城。

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此刻,在这片盛开的向日葵海中,在所有活着和逝去的人们的注视下,他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就像向日葵永远追随太阳,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永远不会放弃对光明和自由的追求。

张致远重新低下头,钢笔在纸上继续移动,记录下这个金色的下午,记录下那些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故事。向日葵的叶子轻轻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又仿佛在为他书写的故事伴奏。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渐渐转为橘红,整片向日葵海被染上了更加绚丽的色彩。人们依然在花海边歌唱、跳舞、分享食物和故事。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带来什么,但此刻,在这片金色的希望之海中,每个人都相信,只要根还在土里,就一定会迎来下一个花开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