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三店开业半月后,陈轩设在王都的总掌柜按规矩,精选贡品送往宫中——聚仙楼二十道招牌菜、晶辉阁全套拍卖琉璃品、馥香楼全套拍卖香水,供女帝萧若璃评鉴。这不仅是商人对皇权的敬意,更是陈轩借贡品向女帝展示产业实力的巧妙方式。
贡品入宫:佳肴美玉,香风满路
送贡队伍由二十名精锐护卫护送,分三队入宫:
- 聚仙楼贡品:二十道热菜用特制保温食盒盛放,由主厨亲自押送。食盒外层裹着棉絮,内层镀银,确保菜肴入宫时仍热气腾腾。菜品涵盖“水晶琉璃虾”“九转玲珑肉”“仙露琼浆饮”等招牌,还有专为宫廷创制的“龙凤呈祥”(用鸽子与鸡烹制)、“玉盏琼膏”(燕窝与琼脂熬制)。
- 晶辉阁贡品:一套琉璃珍品,含青釉琉璃瓶、紫晶琉璃杯、琉璃孔子像、蓝釉琉璃假山、琉璃镜,用锦盒盛装,外裹红绸,由掌柜亲自捧着,生怕磕碰。
- 馥香楼贡品:一套香水,含“醉红妆”玫瑰香、“松涛月”檀香、“荔枝春”花果香、“竹影青”草木香、“龙涎引”顶级香,瓶身皆为晶辉阁特制琉璃瓶,装在雕花木匣中,匣内垫着香樟木,防潮又增香。
队伍行至宫门,由萧若璃的心腹太监接入,首送御书房偏殿——这里己摆好长案,专供评鉴贡品。
女帝评鉴:味动舌尖,宝耀龙目
萧若璃处理完朝政,来到偏殿时,二十道菜肴己在案上摆开,香气西溢;琉璃品与香水则陈列在旁,珠光宝气与馥郁芬芳交织,令人耳目一新。
评聚仙楼菜肴
萧若璃先尝“水晶琉璃虾”,虾肉鲜嫩,裹着透明的琉璃芡汁,入口清甜:“这虾的做法新奇,芡汁透亮如琉璃,味道也不腻,不错。”
再尝“九转玲珑肉”,肉质酥烂,酱汁浓郁却不咸:“比御膳房做的红烧肉多了几分层次感,可见厨子用了心。”
饮一口“仙露琼浆饮”,果香中带微醺:“这酒度数不高,适合女子饮用,夏日冰镇后定更爽口。”
她逐一点评,对“龙凤呈祥”“玉盏琼膏”尤为赞赏:“这些菜既有民间风味,又不失宫廷雅致,聚仙楼能在半月内打响名气,果然靠的是真本事。”
评晶辉阁琉璃
萧若璃拿起青釉琉璃瓶,对着光细看,瓶身的“松鹤延年”纹清晰生动:“这琉璃透明度竟比西域贡品还好,刻工也精细,不输宫中珍藏。”
抚摸紫晶琉璃杯,薄如蝉翼却不易碎:“寻常琉璃脆,这杯子竟有韧性,可见烧制工艺有独到之处。”
看到琉璃镜时,她对着镜中照了照,笑道:“比铜镜清晰十倍,连鬓角的碎发都看得清,难怪长公主会花五千两拍下。”
最后,她指着琉璃孔子像:“以琉璃塑圣贤像,既有新意,又显庄重,可送国子监陈列。”
评馥香楼香水
萧若璃打开“醉红妆”玫瑰香,轻嗅片刻:“玫瑰香浓郁却不艳俗,留香也久,适合年轻女子。”
试闻“松涛月”檀香,闭目点头:“此香沉静,放在书房能安神,老将军们定喜欢。”
当闻到“龙涎引”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醇厚绵长,不愧是顶级香,用来招待外宾也不逊色。”
她特别拿起“竹影青”:“这草木香清雅,最合朕意,往后御书房就用它了。”
御笔题匾:墨宝赐店,荣耀加身
评鉴完毕,萧若璃对身旁的太监道:“聚仙楼、晶辉阁、馥香楼,虽为民间店铺,却各有匠心,当赐匾嘉奖。”
她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三块牌匾:
- 给聚仙楼的题“味冠京华”,笔力浑厚,透着对菜肴的认可。
- 给晶辉阁的题“琉璃焕彩”,字迹灵动,似与琉璃光华相映。
- 给馥香楼的题“香飘帝城”,笔触清雅,如香水般沁人心脾。
写完后,她盖上玉玺,对总掌柜道:“将这三块匾悬挂于店门之上,往后便是朕认可的店铺。”
总掌柜跪地接匾,激动得声音颤抖:“谢陛下隆恩!草民定让三店不负陛下期许!”
护卫护店:精锐驻场,暗卫巡防
萧若璃又对禁军统领道:“三店如今是王都名片,也是财源所在,需严加护卫。每店派十名禁军(明卫)驻场,维持秩序;另派二十名暗卫在店铺周围巡逻,防止宵小捣乱或歹人觊觎。”
统领抱拳领命:“臣这就去安排,确保三店安全无虞。”
十名明卫皆是身强力壮的禁军,身着铠甲立于店门两侧,既显威严,又能震慑闹事者;二十名暗卫则隐于街角、屋顶,常人难以察觉,却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消息传出,王都百姓无不惊叹:“连陛下都赐匾、派护卫,这三店的面子也太大了!”富商们更是纷纷表示要与三店合作,三店的地位在王都愈发稳固。
尾声:贡品效应,商机更盛
贡品入宫、御笔题匾的消息传开后,三店生意更火:聚仙楼包间预订排到一个月后,晶辉阁的琉璃器被炒到原价两倍,馥香楼的香水甚至出现“代购”行当。
总掌柜将女帝的评价与赐匾之事快马传回王家村,秦峰看到信后,对陈轩的七位妻子笑道:“女帝认可,往后王都的产业便稳了。这些产业不仅能赚钱,更是咱们基地的后盾啊。”
而远在北疆的陈轩,收到消息时正在训练火枪队。他望着手中的火枪,又想起王都的产业,嘴角露出笑意——前线有强军,后方有产业,这般相辅相成,何愁家国不安?
御笔题匾的光芒,照亮了朱雀大街的三店,也照亮了陈轩布局天下的第一步。属于他的传奇,正从北疆的战场、王家村的基地、王都的商铺,缓缓向更广阔的天地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