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王都三店次第开,金玉满堂映帝城

2025-08-23 1602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王都朱雀大街上,三日来热闹非凡。陈轩此前安排的“聚仙楼”“晶辉阁”“馥香楼”三家店铺,经过数月筹备,终于在女帝萧若璃的暗中照拂下,次第揭开面纱。尤其是打头阵的三家聚仙楼分店,更是成了全城热议的焦点。

聚仙楼三家分店:首日开门红,座无虚席

一店:朱雀大街旗舰店

- 规模:占地十亩,三层楼阁,雕梁画栋,门前矗立两座石狮,牌匾“聚仙楼”三字由王都著名书法家题写,笔力浑厚。一层大厅设散座六十张,可容三百人;二、三层共设豪华包间二十间,每间以“梅兰竹菊”等雅号命名,内配屏风、软榻,甚至有专人抚琴。

- 开业首日:天未亮便有人排队,辰时开门时,大厅瞬间坐满。招牌菜“水晶琉璃虾”(用王家村特产大青虾烹制)、“九转玲珑肉”(秘制酱汁熬煮)、“仙露琼浆饮”(水果发酵酒)成了必点,单日流水竟达白银五千两!

- 次日:包间预订排到三日后,不少达官贵人托关系求座。新增的“全鱼宴”(用王家村水产区的鲜鱼)每日限量十桌,竟被炒到一桌百两白银。流水升至六千五百两。

- 第三日:推出“外卖”服务(用食盒送菜上门),专为不便出门的富商、官员服务,单日外卖收入达八百两。全天流水突破七千两,创王都酒楼开业纪录。

二店:西市平民分店

- 规模:占地三亩,两层小楼,装修简洁明快,以“实惠”为卖点。一层散座八十张,二层设平价包间八间(无抚琴等附加服务),主打家常菜。

- 开业首日:面向市井百姓,菜价仅为旗舰店的三成,“香辣小龙虾”“酱骨架”“杂粮粥”成爆款,散座翻台三次,流水达一千二百两。

- 次日:推出“工作日套餐”(两菜一汤,仅需五十文),吸引了大量商贩、书生,排队从街头排到巷尾。流水升至一千五百两。

- 第三日:新增“夜宵档”(亥时到丑时),卖烧烤、馄饨,成了西市夜市最火的摊点,单日流水一千八百两。

三店:东城雅士分店

- 规模:紧邻文人聚集的“墨客巷”,占地五亩,风格清雅,以“诗酒文化”为主题。大厅设散座三十张,包间十二间,每间挂有名人字画,配有棋盘、笔墨。

- 开业首日:邀请王都几位著名诗人题诗助兴,“诗配菜”成特色(如“松风鲈鱼”配“江上渔者”诗),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流水两千两。

- 次日:举办“斗诗宴”,获胜者免单,场面火爆,连几位退休老臣都前来捧场。流水升至两千五百两。

- 第三日:推出“文人套餐”(精致小菜、低度米酒),搭配诗集售卖,成了雅士们的“打卡地”,流水两千八百两。

三店三日总览:日进斗金,名动王都

三日后,账房先生将汇总的账本呈给负责王都产业的掌柜:

- 旗舰店:5000两 + 6500两 + 7000两 = 18500两

- 西市店:1200两 + 1500两 + 1800两 = 4500两

- 东城店:2000两 + 2500两 + 2800两 = 7300两

- 合计:18500 + 4500 + 7300 = 30300两(白银)

掌柜看着账本,倒吸一口凉气:“王家村总店日均流水不过三百两,王都三店竟达万两,果然是十倍不止!这还只是酒楼,等琉璃器店、香水店开业,怕是要赚翻了!”

消息传到宫中,萧若璃(女帝)看着密报,嘴角微扬:“陈轩这小子,不仅能带兵打仗,经商也是把好手。有这些产业做根基,将来无论军需还是民生,都多了几分底气。”她提笔批复:“着人看好三家店铺,勿让宵小捣乱,另为‘晶辉阁’‘馥香楼’开业扫清障碍。”

三日后,聚仙楼的火爆仍在持续,甚至有外地商人专程来王都“打卡”。而朱雀大街上,“晶辉阁”的琉璃器己在橱窗里熠熠生辉,“馥香楼”的香水瓶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属于陈轩的王都产业版图,才刚刚展开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