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西军营地的夜,比往日更静。陈轩的帐内,油灯如豆,映着他伏案疾书的身影。案上摊着厚厚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从猛虎队的战术细节到火枪队的训练心得,无一不详尽——这是他与赵将军商议后,决定秘呈王都的“强军策”。
“千夫长,赵将军来了。”帐外传来王虎的声音。陈轩抬头,见赵将军掀帘而入,连忙起身:“将军来得正好,这几份草稿刚写完,您帮着看看,是否有遗漏。”
赵将军接过纸稿,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细看,时而点头,时而蹙眉,良久才放下:“写得周详!尤其是‘猛虎阵与火枪配合’那部分,把实战细节都写透了。女帝若能按此操练禁军,我朝军力定能大增。”他顿了顿,“只是,这些都是咱们用血换来的经验,秘呈王都,真的妥当?”
“将军放心。”陈轩指着稿末的注脚,“我己注明‘仅限禁军参考,严禁外传’。女帝心系天下,定会用在正途。再说,咱们守北疆,王都需有强兵坐镇,方能内外相安。”
赵将军抚须长叹:“你说得是。那就按此定稿,明日用密函寄出,由亲信快马送往王都,首呈女帝御前。”
第一卷:猛虎队实战经验汇编
陈轩在开篇写道:“猛虎队自王家村组建,历经匪患、北狄之战,大小三十余战,幸存者不足三成。今将实战所得汇编成册,非为邀功,只为后来者少流血、多胜战。”
选兵之要:血性为先,勇智兼具
- 选兵三则:
- 首重血性:敢为弟兄挡刀、敢跟强敌死拼者,优先入选(如黑风林之战中,为护伤员死战的李三)。
- 次看筋骨:能举三百斤石锁、能穿九曲迷障者,为上佳(体力是持久战的根基)。
- 再观心志:临危不乱、听令行事者,方为可用(鲁莽匹夫易误事,如曾因贪功冒进差点全军覆没的前队正)。
- 淘汰之法:每月实战推演,连续三次不合格者,调至辅兵队,绝不徇私(兵在精不在多,宁缺毋滥)。
阵法之变:三阵轮转,因敌制宜
- 玄龟阵(防御):
- 用法:盾牌手在外结墙,弓箭手居中,刀手居内,马车护阵心。适用于被围或守隘口(如黑风林之战,以二百人挡北狄两千骑,靠的就是此阵)。
- 关键:盾牌需相扣,不留缝隙;弓箭手需轮射,保持火力;刀手需警惕,防敌军破阵。
- 破虏阵(破骑):
- 用法:盾牌手分两列,露中缝,弓箭手射,刀手砍马腿。专克骑兵冲锋(野狼谷外,以此阵破北狄三百骑,伤亡不足十人)。
- 关键:弓箭手需准,刀手需快,时机需狠(趁骑兵落马未起时斩杀)。
- 包抄阵(攻营):
- 用法:分左中右三队,左队袭侧翼,右队断后路,中队正面强攻。适用于攻敌营、剿匪巢(如夜袭北狄粮仓,三队配合,半个时辰破营)。
- 关键:各队需知信号(如鸣金为退、举火为合),忌各自为战。
临战之诀:稳、准、狠、变
- 稳:遇敌先观阵,不贸然冲锋(如初见北狄疑兵,先列阵再探虚实,避免中伏)。
- 准:认准敌弱点(如匪首、骑兵将领),集中火力斩杀,乱其军心(陈轩亲手斩匪首、擒纥石烈,皆为此理)。
- 狠:一旦接战,不留活口(对反复为恶的匪患、凶残的北狄,心慈手软必遭反噬)。
- 变:敌变我变(如北狄改骑兵为步卒,陈轩立即弃破虏阵,改用玄龟阵对峙)。
第二卷:火枪队训练与实战要诀
这一卷是陈轩的重点,他特意用红笔标注:“火器乃新物,非比弓箭,需另立章法,方可发挥其威。”
选兵之殊:眼利手稳,心细如发
- 与传统兵不同:
- 需识数(能算填弹时间、射程距离)。
- 需手稳(填弹时不撒火药,瞄准时有定力)。
- 需心细(能保养枪械,知防潮、防摔、防炸膛)。
- 淘汰标准:十次试射中,若有三次因手抖、心慌脱靶者,立即除名(火枪贵精不贵多,一个失误可能暴露全队)。
训练之阶:三阶递进,由慢至快
- 一阶:基础功(十日):
- 填弹:每日练习五百次,要求闭眼能完成(撕开油纸→塞弹→通条压实→瞄准→扣扳机),误差不超一息。
- 瞄准:先练静靶(百米、三百米、五百米),再练动靶(骑马移动射击),首至十枪七中。
- 保养:每日擦拭枪管、检查引信、晾晒弹药(火药受潮则威力大减,曾有试射时因火药潮,铅弹仅飞出五十米)。
- 二阶:协同功(十日):
- 分组轮射:西人一组,一人射、一人装、一人递弹、一人警戒,确保每分钟射出八发(比单人射击快一倍)。
- 阵法配合:与刀盾手协同(刀盾手在前挡箭,火枪队在后射击);与骑兵协同(骑兵冲散敌军,火枪队补射残敌)。
- 应急处置:炸膛如何避险、哑弹如何排除、枪管过热如何换枪(备有备用枪管,遇热立即更换)。
- 三阶:实战功(十日):
- 夜战:在月光下射击(需适应微光瞄准,可在准星涂荧光粉)。
- 雨战:用油布裹枪,弹药贴身存放(曾在雨中试射,未防护的火枪哑弹率达三成,防护后降至一成)。
- 巷战:短枪近距离射击,配合腰刀近战(模拟王都街巷,练习转角射击、门窗伏击)。
实战之忌:五不可为
- 不可在逆风时射击(铅弹易偏)。
- 不可连续射击超三十次(防炸膛,需冷却枪管)。
- 不可让非火枪队员触碰枪械(防泄密、防误操作)。
- 不可在无掩护时集群射击(易遭敌军弓箭反击)。
- 不可依赖火枪忘刀术(弹药耗尽时,需用刀盾搏杀,需每日练刀术不辍)。
第三卷:猛虎队与火枪队协同战术
此卷是陈轩的独创,他结合多次推演,总结出“步、骑、火”三位一体的战术体系。
协同三式:
- 攻坚式:
- 用法:火枪队在前,以齐射打开缺口;猛虎队刀盾手跟进,巩固阵地;骑兵从两翼包抄,扩大战果。
- 实例:推演攻北狄隘口时,火枪队先摧毁敌箭塔,刀盾手填平壕沟,骑兵追杀溃敌,比纯步兵攻坚快三倍,伤亡减五成。
- 守隘式:
- 用法:刀盾手守隘口,火枪队居两侧高地,骑兵在后接应。敌攻隘口时,刀盾手挡,火枪队从侧射击,骑兵防敌迂回。
- 优势:比纯守阵节省兵力(守十里隘口,原需千人,今用火枪队三百+刀盾手五百即可)。
- 追歼式:
- 用法:骑兵在前追击,火枪队乘马车随行(马车快于步兵),遇敌顽抗则火枪队射击,骑兵再冲锋。
- 效果:北狄骑兵善逃,此前追十里便力竭,今有火枪队远程射击,可追三十里,歼敌率提升七成。
信号系统:三令五旗
- 令:
- 鸣金:停火撤退。
- 擂鼓:齐射冲锋。
- 号角:分组包抄。
- 旗:
- 红旗:左翼火枪队射击。
- 蓝旗:右翼火枪队射击。
- 黄旗:中路火枪队射击。
- 黑旗:换枪管冷却。
- 白旗:弹药告急,刀盾手上前掩护。
末卷:致女帝书
陈轩在文末写道:“臣陈轩,一介边将,不敢言强军之策。然目睹北狄之凶、百姓之苦,深知‘兵强则国安’。今献猛虎队、火枪队经验,愿陛下秘练禁军,若北疆有急,禁军可驰援;若王都有警,火器可护驾。臣所求,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耳。”
写完最后一字,陈轩将纸稿仔细装订,装入特制的铜管,封上蜡印,交给赵将军的心腹亲兵:“此函关系重大,务必亲手交给女帝,途中若遇不测,立即焚毁,绝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亲兵抱拳:“末将以性命担保!”
看着亲兵消失在夜色中,陈轩走到帐外,望着北疆的星空。他知道,这封密函若能被女帝采纳,不仅能改变震西军的命运,或许能改变整个王朝的军力格局。而他能做的,就是在北疆守好每一寸土地,让这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真正成为护国安民的盾、斩敌破虏的刀。
帐内的油灯仍亮着,映着案上未干的墨迹,仿佛在诉说一个边将对家国的赤诚。而千里之外的王都,正等待着这份来自北疆的“强军策”,即将掀起一场无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