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翻开笔记本,笔尖停在“三角连线”那页,墨迹还没干透。他盯着张伟的名字看了两秒,合上本子起身,走廊尽头那间空教室今天格外安静。
推开门,里面没人。桌面上落着半截铅笔头,是张伟惯用的那种带橡皮头的考试专用笔。刘波没动,转身去了教学楼三层的男厕,门口正好碰上从隔间出来的张伟。两人对上眼,张伟低头避开,手里攥着手机。
“题做了吗?”刘波问。
“做了。”张伟声音压得很低,没抬头,“但我觉得……没用。”
“哪道卡了?”
“不是哪道,是整张卷子。”他靠在洗手池边,指节发白,“我拼了命算,最后还是差二十分上重点线。你让我每天练十道,我能练,可分数不涨,练到死也没用。”
刘波没接话。他记得张伟上次月考数学卷子,最后一道压轴题步骤全对,可前面三道基础题首接空着。那种“会难题不会简单题”的拧巴劲儿,像极了他自己初二时的样子。
“明天我给你一套新题。”刘波说,“只做基础变形,十道,全是根据你做对的那道压轴题拆出来的。”
张伟皱眉:“啥意思?”
“意思是你能解最难的,却躲最简单的。我不教你新东西,就让你看看,你本来就会多少。”
说完他走了,没等回应。他知道张伟不会立刻点头,但只要人还来教室,就有机会。
---
英语小测成绩贴在走廊公告栏第三排,李婷的名字下面写着“78”。她站在那儿没动,手指抠着校服袖口的线头。刘波路过时看见她背影僵着,像被钉在原地。
午休铃响后,他回班取书,发现她座位上那张复印的语法树状图被撕成了两半,散在桌角。她人不在。
刘波蹲下捡起碎片,纸边参差不齐,像是被硬生生扯开的。她圈出了“if虚拟语气”那一支,还用红笔反复改过判断条件,可最近一次小测,三道相关题全错。
他没去找她。回办公室借了黑板报一角,用粉笔写了一行字:“错一题弄懂,比背十页有用。”下面贴了张手绘流程图,只画了三步:看主句时态、找从句标志词、套固定结构。没署名,也没提她的名字。
下午第一节课是英语自习,李婷回来时脸色发白。她坐下没看黑板,首到同桌小声说:“你看墙角那个图,是不是跟你那张有点像?”
她抬头,目光扫过去,手指慢慢松开了握紧的笔。
---
放学前最后一节是物理,陈浩全程低头刷手机。刘波坐在后排,看见他点进游戏群,发了个表情包:“今天又是摆烂的一天。”
下课铃响,刘波拦在后门。
“打卡呢?”
“忘了。”陈浩把手机塞进裤兜,嘴角一扯,“反正你那表也救不了我。”
“连续两天没动。”
“那又怎样?”他抬眼,“你以为盯着我就能让我变聪明?我语文从小学就没及格过,现在突击有用?你是不是太高看你自己了?”
刘波掏出手机,解锁,递到他面前。打卡记录从三个月前开始,每天一条,学习时长精确到分钟。最近二十一天,平均每天127分钟。
“我不是要你变成我。”他说,“是你自己都说‘物理能进前十’,那就别一边说行,一边连词都不背。”
陈浩盯着屏幕,冷笑:“你这是在逼我愧疚?”
“不是。”刘波收起手机,“我是信你能做到。你要是觉得我在逼你,那我现在收回任务,你爱咋咋地。”
他转身要走。
“等等。”陈浩叫住他,“你说信我?”
“不然呢?我图你啥?”
陈浩沉默几秒,忽然把手机拿出来,当着他的面删了打卡群的聊天记录。“行,你要是真信,那就换个玩法。任务减一半,但我得当着你面做。你坐旁边,我不做完,你不准走。”
“可以。”刘波点头,“但你不许糊弄。”
“我陈浩说话算话。”他把书包甩上肩,“明天开始,你来盯着。”
---
晚自习结束,教室灯一盏接一盏灭了。刘波最后一个走,坐在自己位置上翻开笔记本,在“三角连线”旁边写下三行字:
张伟——不是不会,是不信自己能行。
李婷——不是不努力,是怕努力没结果。
陈浩——不是不想改,是没人真信他能改。
他盯着这三行字看了一会儿,拿笔画了条弧线,把三个名字连起来,又在弧线外侧标了三个词:成就感、容错率、信任感。
窗外风大了些,吹得窗帘猛地一扬。他抬头,看见三楼走廊尽头,张伟还站在公告栏前,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是刘波准备的“专属训练包”。
第二天早读,张伟破天荒提前十分钟到班。他把一张写满演算的纸推到刘波桌上:“你昨天给的题……我全做了。有两道一开始不会,后来按你拆的步骤,一步步推出来了。”
刘波看了看,全是基础变形题,但每道都标了序号,错的地方用红笔改过,旁边写着“原来这也能套压轴思路”。
“感觉怎么样?”
“累。”张伟坐下来,揉了揉眼睛,“但……好像有点明白你说的了。”
---
李婷的语法图第二天重新贴回了桌角,只是这次是手抄版,字迹工整,边角画了个小小的对勾。她没跟刘波说话,但课间主动翻开练习册,对照黑板上的流程图重新整理了虚拟语气笔记。
英语课放听力前,她转头问同桌:“你听第一段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个‘had done’的停顿?”
同桌摇头。
她低头在本子上写:“主句用过去完成,从句没用虚拟,说明是真实发生的事。”写完,嘴角轻轻动了一下。
---
陈浩没来早自习。刘波以为他又反悔,结果第一节数学课快下课时,他从后门溜进来,书包里塞着打印好的词表和题目。
“昨晚睡过头了。”他把纸拍在刘波桌上,“今天放学老地方,你要是敢迟到,我就首接走人。”
“行。”刘波收下题,“我等你。”
陈浩转身要走,又回头:“对了,那个打卡……我重新加回来了。”
---
第五天晚自习,刘波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他们不是不信计划,是还没看见自己能行。”
他合上本子,抬头看向教室前方。
张伟正低着头做题,笔尖不停;李婷翻着语法笔记,嘴里小声念着结构分类;陈浩坐在后排,手机屏幕亮着游戏界面,但旁边摊开的练习册上,文言实词抄了整整两页。
刘波把笔放进笔袋,拉上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