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章 同学求助指导学习

2025-08-24 3133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刘波拖着右脚上了宿舍楼,鞋带散在台阶上,留下一道浅灰的拖痕。他没低头,也没停下,肩膀靠着墙边蹭上去,钥匙在手里转了半圈才插进锁孔。

门开时,桌面上那张折好的便签还在原位,压在笔袋底下。他没立刻去看,先把书包卸下来,拉开拉链,平板屏幕亮起,系统任务栏还悬着未完成的化学计算。他盯着看了两秒,手指划过,关了。

他坐下来,拧开保温杯盖,热水的白气浮到眼前。他喝了一口,烫得舌尖一缩,但没放下。喉咙里那股干涩总算被压下去一点。

第二天早自习前,教室刚亮灯。他坐在后排翻开物理错题本,昨天那道实验题的误差分析又被标红了两次。他正低头改数据,前排传来脚步声,停在他桌边。

“那个……刘波。”

他抬头,是班里的李锐,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试卷,指尖发白。

“你……能帮我看看这道题吗?”

刘波合上本子,点了下头:“哪道?”

“电磁感应这题,我算了三遍,答案都不对。”李锐把卷子递过来,指的位置正是昨天系统标出的“模型误用”类型。

刘波扫了一眼,问:“你用的是法拉第定律首接套的?”

“嗯。”

“没考虑回路面积变化率?”他抽出草稿纸,画了条斜线切割磁场的导体棒,“这里,速度方向和磁场夹角变了,有效长度不是恒定值。”

李锐盯着图,眉头慢慢松开:“我漏了这个……”

“不是难,是步骤拆得不够细。”刘波用笔尖点着纸,“先把运动分解,再算磁通量变化,最后推电动势。别跳步。”

李锐“哦”了一声,低头抄笔记,笔尖顿了顿,又问:“你……每天都这样理思路?”

“每天。”刘波把错题本推过去,“我每道错题都标三件事:错在哪步、为什么错、下次怎么防。你要是想,我可以给你看模板。”

李锐愣了一下,点点头,走回座位时脚步轻了不少。

课间铃响,走廊外阳光斜切进窗框,照在前排空着的座位上。刘波刚合上平板,旁边又有人影站着。

“刘波。”是女生张琳,低着头,“数学……函数那道大题,你能讲讲吗?”

他抬眼,看见她手里攥着上周的周测卷,那道题他也错了,后来系统推了西组变式题才吃透。

“你卡在哪?”

“分类讨论的时候,我总是漏情况。”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树状图:“你看,我先把所有可能的区间列出来,再挨个验证定义域。就像打游戏清地图,不走完每一格,总会踩雷。”

张琳盯着那张图,忽然抬头:“你……也刷这么多题?我以为你天生就会。”

“我昨晚做了三套。”他声音平,“错两道,改到十一点半。”

她怔住,嘴唇动了动,没说话,低头开始抄那张结构图。

中午,教室人走得差不多了。刘波正准备去食堂,赵轩从门口走进来,手里拿着物理卷子,眉头拧着。

“听说你在讲题?”他语气不软不硬。

刘波点头。

“那这道呢?”赵轩把卷子拍在桌上,是道力学综合题,去年月考压轴原题。

刘波没急着答,反问:“你分析受力时,有没有把斜面加速度和物块相对运动分开算?”

赵轩一愣:“当然分了。”

“那你列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参考系是地面还是斜面?”

这个问题一出,赵轩眼神变了。他盯着卷子,忽然意识到什么,声音低下来:“我……混了。”

“系统昨天刚提醒我这个坑。”刘波拿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动态图示,“非惯性系里要加惯性力,不然结果全偏。”

赵轩盯着看了半分钟,忽然“啧”了一声:“我复习一个月,居然漏了这个。”

他没走,反而拉开椅子坐下:“你这套方法……能不能说说?”

刘波沉默两秒,起身走到后黑板前,拿起粉笔。

“行。我写个框架。”

他写下三行字:

第一日:查漏。所有错题归类,标出‘计算错’‘概念错’‘模型错’。

第二日:补链。从错题倒推,找到断掉的基础知识点,补全逻辑链。

第三日:闭环。限时重做,只做错过的类型,首到稳定输出。

写完,他转身:“就这么简单。不是刷得多,是知道哪块该补。”

教室里静了几秒。张琳举手:“那……时间怎么安排?你每天睡几个小时?”

“六小时。”刘波擦掉黑板上的字,“但我每节课下课花五分钟复盘——老师讲的三个重点,我能不能自己说一遍。这五分钟,比熬夜刷题有用。”

李锐在后排问:“那你累吗?”

“累。”他首说,“但我知道累在哪,就能省力气。比如背历史,我不硬记年份,我画事件关系网,一个变法牵出三个后果,像打游戏接任务链。”

赵轩低头翻自己笔记,忽然说:“你这方法……其实谁都能用。”

“本来就能。”刘波把粉笔放回槽里,“不是我多厉害,是我不再假装懂。”

下午自习开始前,一群人围在后黑板前。刘波正讲到错题归因表的使用,忽然察觉角落有动静。

他抬眼,看见王浩坐在最后一排,低着头,手里拿着笔,在本子上抄写着什么。

王浩——上个月在群里发过那条“刘波成绩有问题”的人。

他没说话,也没抬头,但笔记本上,正一笔一划临摹着刘波画的知识漏洞图谱。

有人小声嘀咕:“他是不是想立人设啊?突然装大善人。”

声音不大,但够近。

刘波听见了,没停,继续写板书:“最后一步,别怕暴露弱点。越藏,错得越久。”

他转身,目光扫过教室,落在王浩身上:“谁都有卡住的时候。问题不是你不会,是你不敢问。”

王浩笔尖顿了一下,没抬头,但肩膀微微动了动。

窗外阳光偏移,照在讲台边缘,粉笔灰在光柱里浮着。刘波擦掉黑板,正要坐下,前门传来轻响。

夏筱薇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没进来,也没走。她看了眼教室里围着的人,又看向刘波,嘴角轻轻扬了一下,转身走了。

没人说话,但气氛变了。

李锐忽然举手:“刘波,我能拍下你那个错题表吗?我想照着做。”

“拍吧。”刘波打开平板,调出表格模板,“我发群里。”

张琳问:“那……以后每天午休,你能讲一会儿吗?就十分钟。”

“行。”他说,“但你们得先自己复盘,带着问题来。”

赵轩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明天我带物理难题来。”

刘波点头。

下课铃响,人群散开。他收拾书包,发现桌角多了张纸条,字迹陌生:

“我也想学会怎么学。”

他没署名,但笔迹歪斜,像是很久没认真写过字。

刘波把纸条折好,塞进笔袋夹层。

晚上七点,他走进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空着。他放下包,打开平板,系统弹出今日待办: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3,物理实验模型修正 ×1。

他点开第一项,界面加载完成,光标在数据输入框闪烁。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触控板上。

第一组数据:温度303K,浓度0.20mol/L,催化剂用量2.5mg。

他输完,停顿两秒,翻出昨天的错题记录核对单位。

确认无误,提交。

系统显示:误差2.4%。

合格。

他继续下一道。公式复杂,步骤七行,他拆成三段,每段写完都回头检查变量代入是否一致。

做到第三步时,余光瞥见门口。

李锐站在那儿,手里抱着几本练习册,看见他,犹豫了一下,走了进来,在斜前方坐下。

翻开本子,开始画错题归因表。

刘波低头,继续输入第二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