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站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手里还攥着两张票根,一张是昨天的,一张是今天的。风从树梢穿过,吹得他额前的碎发轻轻晃动。他低头看了眼书包侧袋,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安静地躺在里面,封皮贴着他的背,像是某种随身携带的温度。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了一下。
他掏出来,屏幕上跳着“妈”字。他盯着那两个字看了两秒,指尖划过接听键。
“喂,妈。”
“小波!”电话那头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压不住的激动,“你们班主任把喜报发家长群了!市赛第一名!你又拿第一了!”
刘波没说话,喉咙突然有点发紧。
“你爸昨晚翻你小时候的奖状翻到半夜,一张张拿出来擦,说以前都收得太乱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你爸还说,他儿子了不起。”
刘波眼眶一热,赶紧仰头看了眼天,把那股酸胀压回去。
“我没事,就是……想你们了。”他说。
“傻孩子,说什么呢。”她笑了,可声音有点抖,“妈明天给你炖汤,莲子百合的,补脑子。你别熬夜,知道不?”
“嗯。”
“你爸也说,下次家长会他一定来。”
刘波愣了一下。他爸从没参加过家长会。工地上活儿紧,排班轮得死,每次他都说“你妈去就行”。
“真的?”
“真的。”她语气笃定,“他昨儿晚上就把请假条写了,工头还没批,但他说了,批不批都得来。”
刘波握着手机,没再说话。阳光照在脸上,暖得有点发烫。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塞回口袋,脚步沉了些,往教室走。
上午第三节课刚下,同桌拍了他一下。
“刘波,校门口有人找你。”
“谁?”
“女的,拎着个保温罐,说是你妈。”
刘波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刮出一声响。
他冲出教室,一路跑到校门口。太阳正毒,晒得水泥地发白。母亲站在树荫边缘,手里提着个银色保温罐,额角全是汗,衬衫领子湿了一圈。
“妈!你怎么不让我去拿?”
“你上课呢,耽误啥。”她笑了笑,把罐子递过来,“趁热喝,我刚炖好的。”
刘波接过,罐身温热,沉甸甸的。
他低头看着她脚上那双旧布鞋,鞋尖磨得发毛,裤脚沾了点灰。
“你走来的?”
“公交到站还得走十分钟,不碍事。”她摆摆手,“你赶紧回去,别耽误下节课。”
刘波抱着罐子,没动。
“妈,你们……最近还好吧?”
“好,都好。”她点头,“你爸虽然累点,但工资按时发。你别操心这些,专心念书就行。”
“我想……以后不让你们这么辛苦。”
她一愣,随即笑了:“说什么傻话。你好好念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
刘波没再说话,只是把保温罐抱得更紧了些。
回到教室,他没打开,就放在桌角。同桌好奇地凑过来。
“你妈送汤?真幸福。”
刘波没接话,低头翻开笔记本。纸页间夹着两张票根,一张旧,一张新。他轻轻把它们抽出来,放进笔袋最里层。
家长会定在周五下午。
刘波坐在座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班主任还没来,教室里嗡嗡响,家长陆续进场。
他爸没来。
他早猜到了。工地那边昨天回信,说工期赶,不能请假。
他低头翻着笔记本,夏筱薇的红笔批注还在纸上,像一道道细小的光。他盯着“递归核还能合并吗?”那行字,看得久了,视线有点模糊。
门被推开了。
所有人抬头。
一个穿着深蓝工装的男人站在门口,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有没刮干净的胡茬。他脚上是一双黑皮鞋,鞋面擦得发亮,但鞋尖还沾着一点干掉的水泥灰。
刘波猛地站起来。
男人看见他,咧了下嘴,走过来。
“爸?”
“来了。”他拍了拍刘波肩膀,手很重,掌心粗糙,“工头不让走,我就……自己溜了。”
刘波喉咙一哽。
父亲在他旁边坐下,背挺得笔首,像在工地上扛钢筋时那样,硬撑着不弯。
班主任开始讲话,说到优秀学生代表时,点了刘波的名字。
“这次市赛,刘波同学不仅拿了个人第一,还带动了班级整体数学氛围。他的学习方法,甚至影响了其他年级。”
父亲身体微微前倾,耳朵竖着,一个字都没漏。
讲完,班主任看向刘波:“你来说两句?”
刘波站起来,刚要开口,父亲突然也站了起来。
全班静了。
“我……我说两句。”他声音不大,但很稳,“我儿子,刘波,打小就安静,不爱说话。我们文化不高,教不了他啥。但他自己争气,一道题能琢磨一晚上。我看过他小时候的作业本,写满了,擦了,再写,一页纸能用三次。”
他顿了顿,看向刘波。
“我以前总想,读书有啥用?工地也挣钱。可现在我知道,我儿子走的路,比我们宽。他不是光为自己学,是为这个家,也在为他自己争口气。”
他声音有点哑。
“我今天特意穿了这双鞋来。十年前买的,一首舍不得穿。我想让所有人知道,我刘建国的儿子,值得我穿最好的鞋来开家长会。”
说完,他坐下了。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
然后,掌声响了起来。
不是客套的几下,是全班齐齐鼓掌,连隔壁班的人都探头看。
刘波低着头,手指抠进掌心。
他没抬头,不敢看父亲的脸。
家长会结束,天己经黑了。
父子俩并肩往校门口走。路灯一盏盏亮着,照出两人长长的影子。
“爸,累不累?”
“不累。”他摆摆手,“比扛水泥轻松。”
“以后……我想考最好的大学。”
“嗯。”
“我想让你们住上带电梯的房子,不用再爬六楼。”
父亲没说话,走了几步,忽然停下。
“你妈昨天跟我说,你打电话说想我们了。”他声音低了些,“我这心里,其实也想你。”
刘波抬头看他。
父亲的侧脸在路灯下显得很硬,皱纹很深,但眼神亮。
“你只管往前走。”他说,“家里,有我。”
刘波点点头。
两人继续往前走。
快到校门口时,刘波忽然停下。
“爸,等我一下。”
他跑回教室,从书包里拿出那本深蓝色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抽出两张票根,塞进裤兜。
然后他跑回来,把笔记本递给父亲。
“这个……你带回去看看。里面有我所有的解题思路。”
父亲愣住:“我……我不懂这些。”
“你看不懂,也留着。”刘波说,“等以后,你孙子能看懂。”
父亲接过本子,双手捧着,像接一块砖那样认真。
他低头看着封皮,手指慢慢抚过那道布纹。
“这本子……挺贵吧?”
“不贵。”刘波说,“但很重要。”
父亲把本子抱在怀里,没再说话。
走到公交站,父亲说:“你回吧,我坐末班车。”
刘波站着没动。
“爸。”
“嗯?”
“下次家长会,我还给你留前排的座位。”
父亲笑了,眼角的纹路舒展开。
“好。”
公交车来了,他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车门关上,他把笔记本放在腿上,一只手始终压着。
车开动时,他忽然把窗户摇下来。
“刘波!”
“爸?”
“下次……让你妈多炖点汤。”
刘波笑了:“好。”
车开远了,尾灯在夜色里变成两个小红点。
刘波站在原地,手伸进裤兜,指尖碰到两张票根。
一张旧的,一张新的。
他转身往回走,脚步越来越快。
路过公告栏时,他停下。
月考优秀作业展里,他的卷子被贴在正中央,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反向教学实践第8天”。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然后从书包里拿出笔,在笔记本首页空白处写下一行新计划:
“目标:建立学习共享平台,第一期主题——诱饵变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