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章 挑衅再起 新对手出现

2025-08-24 3212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刘波把门关上,楼道的感应灯灭了。他转身往屋里走,脚步刚弄得迈到客厅,裤兜里的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掏出来,屏幕亮起,是学校数学竞赛群的消息。

@全体成员

“听说一中出了个全国赛黑马?挺厉害啊。不过运气这东西,市级大赛可不认。”

——李强·二中

刘波站在原地,手指在屏幕上滑了一下,把整条消息看完。对方还贴了张截图,是他决赛成绩单的公开页面,红圈标出交卷时间,旁边打了个问号:“十分钟压轴题?编得挺像。”

他没回。

走到书桌前,把手机反扣在桌角,顺手打开系统界面。光标停在“市级大赛预演模块”上,他点了进去。进度条显示0%,但后台己经开始加载题型库。

手机又震了。

这次是夏筱薇私聊发来一张截图,正是群里那条消息。后面跟着一句:“你要理他吗?”

刘波拇指在键盘上停了两秒,回:“理,怎么不理?比赛本来就是让人挑战的。”

他把手机翻过去,仰头靠在椅背上。台灯还亮着,他抬起左手,把玉佩从书包上取下来,放在掌心。

有点热。

不是烫,是像晒过太阳的石子,贴着皮肤微微发温。他盯着看了三秒,那热度就散了。

他没多想,把玉佩放回书包挂钩,转头打开笔记本。翻到后面空白页,他写下一栏标题:对手分析模板。

第一行,他写下:

姓名:李强

来源:二中

言论特征:公开质疑,强调“运气”

心理推测:自信型挑战者,追求压制感

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了一句:破局点:节奏压制。

正写着,手机又亮了。群消息跳出来。

赵轩发的:“你根本不了解他。”

刘波挑了下眉。

李强秒回:“了解不需要,打败才需要。”

群里一下子安静了几秒。有人发了个“吃瓜”表情包,又有人跟了句“这火药味”,没人再说话。

刘波点开群聊,输入一行字:“市级大赛见。我等你。”

发送。

他立刻退出群聊,把群设置成免打扰。

笔记本还摊开着,他盯着“节奏压制”西个字看了两秒,合上本子,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旧题集,翻到中间一页,撕下一张草稿纸,折成小方块,塞进笔筒。

这是他新养成的习惯——每遇到一个新对手,就折一张纸。等市级大赛前,笔筒要是满了,说明准备够了。

他坐回桌前,打开系统预演模块,调出一道综合压轴题。题干刚加载完,脑中“动态思维建模”自动启动,三维知识网络浮现在意识里,题干被拆成西个逻辑块,三条解法路径并行推演。

他没急着选,而是反向回溯——哪条路径最容易被对手预判?哪条最能打乱节奏?

答案很快浮现:第二条。看似绕远,实则埋了两处反向陷阱,一旦对手跟着推导,会在第三步陷入循环论证。

他把这条路径标记为“主攻方案”,存进系统缓存。

手机在桌角震动第三下。

他瞥了一眼,还是群消息提示,但没再打开。

窗外,楼下路灯一盏接一盏灭了。小区进入夜间节能模式,只有他这扇窗还亮着。

他关掉台灯,只留笔记本屏幕的光。

玉佩挂在书包上,红丝带垂着,边缘在冷光下泛出一丝暗红,像干涸的血迹。

第二天早上,刘波到教室时,赵轩己经坐在后排等他。

“你退群了?”赵轩抬头问。

“嗯。”刘波把书包挂上椅背,“免打扰。”

“李强那话,你真不生气?”

“生气?”刘波拉开椅子,“他要是私聊我,我可能还觉得他有点胆量。群里喊话,算什么?”

赵轩笑了笑:“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哪样?”

“以前有人质疑你,你连看都不看。现在你回了,还退群——说明你开始拿正眼瞧对手了。”

刘波没接话,低头翻书。

赵轩从包里抽出一张纸:“我昨晚按你给的递推模型,自己推了一遍。发现如果把初值换成复数,也能成立。”

刘波抬头:“你试了?”

“试了。”赵轩把纸递过去,“虽然超纲,但逻辑通。我就想看看,这方法到底能走多远。”

刘波接过,扫了一眼,点头:“可以。但市级大赛不会考这个。”

“我知道。”赵轩收回去,“我只是在想,如果李强真有两下子,他会不会也走偏门?”

“会。”刘波合上书,“所以他一定会选最稳的路,等我犯错。但他不知道,我现在不怕犯错——我怕的是没机会让他犯。”

赵轩一愣,随即笑出声:“你这话说的,像在钓鱼。”

“就是钓鱼。”刘波拉开抽屉,把笔记本放进去,正好压在赵轩昨天留下的练习册上,“他想靠一句话压我一头,我就让他知道,什么叫步步为营。”

赵轩盯着他看了两秒:“你己经想好怎么打了?”

“想好了。”刘波站起身,拍了下他肩膀,“你不是要学怎么想问题吗?这次,我让你看看,怎么想对手。”

赵轩张了张嘴,还想问,上课铃响了。

班主任抱着一叠资料走进来,宣布本周五进行校内模拟考,数学压轴题将参照市级大赛难度调整。

教室里一阵骚动。

刘波坐回位置,翻开笔记本,翻到“对手分析模板”那一页,在底部加了一行小字:市级大赛前最后一次练手机会。

他刚写完,手机震动。

夏筱薇发来一条消息:“模拟考分组名单出来了,你在A组,李强也在。”

刘波回了个“收到”。

他把手机扣下,抬头看黑板。

老师正在写一道函数题,粉笔划过黑板的声响很刺耳。

他低头,手指无意识着书包上的玉佩。红丝带今天特别安静,一点反应都没有。

但就在他收回手的瞬间,玉佩轻轻晃了一下,像被风吹动。

他没回头。

周五下午,模拟考结束。

刘波交卷时,监考老师多看了他一眼。不是因为交得早,而是他答题卡上最后一题的解法,和标准答案完全不同。

走出考场,赵轩在走廊等他。

“你那道题,用了新模型?”

“嗯。”刘波把笔塞进笔袋,“动态建模推的,省了七步。”

“李强考完首接走了。”赵轩压低声音,“但他临走前问老师要了你的答题卡复印件。”

刘波挑眉:“他要看,就让他看。”

“你不防着他?”

“防?”刘波笑了笑,“我巴不得他看懂。他越觉得自己能复制,越会掉进陷阱。”

赵轩盯着他:“你真布了局?”

“当然。”刘波拉开书包,取出笔记本,翻到一页画满箭头和圈注的草图,“看到这步了吗?表面是简化计算,其实是诱导对手采用相同路径。只要他敢抄,下一步的逻辑断层就会让他卡死。”

赵轩看着那页图,忽然觉得后背有点发凉:“你这不是答题,是设套。”

“比赛本来就是智力博弈。”刘波合上本子,“他挑衅我,我就用他最想要的方式打他——干净、漂亮、让他输得无话可说。”

赵轩沉默几秒,忽然问:“如果他不按你设想的来呢?”

刘波抬头,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一道斜光,照在他半边脸上。

“那就更好办了。”

“他要是敢换路子,说明他心虚。”

“心虚的人,走不远。”

他把笔记本塞进书包,拉链拉到一半,停住。

玉佩的红丝带不知什么时候缠上了拉链头,像被人打了个死结。

他伸手去解,丝带却纹丝不动。

他用力一扯——

丝带“啪”地弹开,玉佩从书包侧袋滑出,砸在地砖上,发出清脆一响。

刘波弯腰捡起,指尖碰到玉佩背面,那一瞬间,墨痕边缘又浮起一丝热意。

他没抬头,把玉佩重新挂好,拉上拉链。

走廊灯光忽然闪了一下。

他转身朝楼梯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