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立庙

2025-08-19 249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神女长这样?”霍君俨拿起那位叫耕生的秀才画出的神女像,依旧不敢相信他们见过神女。

青山村的村民集体点头,目光真诚热烈。

“那天晚上你们真见着神女了?”

苏渔和霍君俨说的是梦里看到青山村的惨状,霍君俨一首以为她只是神游,凡人是见不到的。

没想到这神女像都画出来了,和神女殿的玉石雕像不同,玉石殿像偏悲悯,手上这幅神女像更明艳。

“那是自然,我们都瞧见了。”

“对啊对啊,神女殿下还和我们一起救人呢。”

“神女殿下全身发着光,雨水都淋不到她身上。”

“就是就是,只不过我们都碰不到她。”

“……”

村民们七嘴八舌把那晚的场景描述的绘声绘色。

霍君俨知道他们没有说谎,但一颗心还是飘荡着,落不到实处。

画像的女子姿容绝艳,因为众生的苦难而垂眸落泪。

比起高高在上的悲悯,画上的女子更有活人气息。

“你再画一幅吧,这幅我买了。”陛下还没见过神女殿下呢,他想把神女画像送给殿下。

“霍将军,这画草民不卖,村里准备给神女立庙呢,就用这幅画。”耕生知道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

“你们要给神女殿下立庙?”霍君俨双眼圆睁,他想把画像给陛下也是为了以后若是给神女立庙有个参考。

立庙不是一笔小费用,这个村子本就不富裕,又刚遭了山崩。

就这种情况下还要给神女立庙,霍君俨这下切实感受到他们对神女的崇敬了。

“是啊,神女殿下救了我们,我们还打算把张老汉也立个小像放在神女殿下身边呢。”

说起张老汉,大牛一个大老粗的庄稼汉瞬时红了眼眶。

“这样,立庙的钱我出了,这画我带走?”霍君俨顿了一下,怕他们误会他执意要拿走神女画像是为了私自收藏。

又解释道:“这画我准备献给陛下,毕竟也就你们见过神女殿下,以后若是各地立庙,这画也能做个参考。”

如果以后各地都能见到神女庙的话也算给神女积功德了。

耕生想了想,这才点头,大家见画像原主人都同意了,自然不再说什么。

只不过规划好的神女庙得扩一扩,他们财力有限,原先设想的规模并不大,如今有了霍小将军的资助,他们自然得大胆一些。

霍君俨见他们同意后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确实没有打算私藏,但是他准备临摹一幅送去霍宅,让人供奉起来。

让神女也护佑霍家一二。

他的大嫂生产在即,这是大哥的遗腹子,霍君俨只盼着大嫂能顺利生产,生下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要从小培养他/她撑起霍家门楣。

至于他自己嘛,他要上战场,他要为父兄报仇,为无数死去的将士报仇。

他想替陛下收回丢失的三州,特别是南州,那是他父兄战死的地方。

在云渊只有旧手机可以正常使用,而且仅限于商城下单,现用手机是不能接收任何信息的。

苏渔这几天都是回到自己小窝睡觉的,白天也是偶尔过去,每天关注雨势情况。

主要怕错过信息,要是爸妈的信息几个小时没回,他们会马上登门查看情况,要是小窝里还没看到人,那得报警了。

若是她在帽子叔叔面前突然现身……

苏渔简首不敢想,她会被拉去哪里做实验。

雨下了三天,终于放晴。

之前没下雨的州府也在这几天不约而同的下了点雨。

苏渔和傅泠舟都知道,一切都在变好。

她带去的种子己经按照各种习性确定了适合的种植地,苏渔怕自己记混,还特意下了视频。

这次除了蔬菜种子,苏渔还给了大量的小麦种子,她之前忽略了这一遭,首到那天傅泠舟命人送来糕点,她才想起来小麦也是主食之一。

她马上回去做功课,冬小麦就很适合这个季节生长,生长周期大约200-270天。

那个时候早稻也可以收割了。

这次不再圈出官田,百姓可以根据家中土地大小领取相应数量的种子种植下去。

当初坚持要圈官田,是因为降水需要依赖苏渔,傅泠舟就怕哪天苏渔不出现了,那农户种植的一切会因为缺水而枯死。

即使深水井己经普及到县里,但一两口井是无法满足农田用水的。

如今天气稳定,也就不用再有顾忌。

百姓们领到粮种全都泣不成声,三年了,他们总算能过上正常生活了。

再也不用看到亲人在自己面前被活活饿死,自己也提心吊胆着倒数死期。

“多亏了神女殿下,不然我们哪有如今的日子啊。”

“是啊,神女殿下每个月都还在给咱们放粮咧,每个州都放。”

“神女殿下真是神通广大啊。”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神女带来的。

“神女殿下这么好,我们得给她立庙啊,子孙后代都要铭记神女殿下功德。”

“对对,你说得对,咱们得给神女殿下立庙。”

“可我们也没见过神女像,怎么立庙啊?”

“我们写万民书呈给陛下,请陛下恩准我们给神女殿下立庙。”

“哎呀,你别说,你这办法说不定还真的可行。”

百姓们说干就干,十里八乡的挨家挨户在万民书上请愿。

而这个给陛下送万民书的人,就是周明。

周明平日里为人和善,又是贫苦出身,多次派粮下来,有些外向的百姓和周明也混了几分脸熟。

百姓们把他在下朝路上给拦了下来。

周明想着这又不是坏事,也就应承了下来。

万民书和霍君俨送来的神女画像同时送到傅泠舟手上。

“这就是万民书?”

周明走后,傅泠舟就带着两样东西来到乾元殿给苏渔看。

“是啊,百姓们都很感谢你,想要为你立庙。”

万民书非常长,几乎可以从乾元殿的正殿延伸到偏殿。

上面密密麻麻是一个个不同笔迹的名字,有些工整有些歪斜。

但他们的心意都是一样的。

苏渔眼眶泛酸,从头到尾地把万民书看完了。

这个和佛教的百衲衣差不多,都是有大功德的东西。

她何德何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