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征兵

2025-08-19 248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瞥见身前又一套首饰,苏渔心更虚了,今天收了两套,以后要是每天都来,只怕屋子都堆不下。

何况云渊还在经历天灾人祸,有那么多钱吗?

“这些首饰不便宜吧?不用每天都送的。”

傅泠舟明白苏渔的意思,羞愧漫上心头,他现在确实很穷,穷的神女殿下都知道了。

他这皇帝当的……

殿中除了低着头的福禄,没有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注意到自家皇帝泛红的耳廓。

“神女殿下放心,乱世里首饰反倒不那么值钱,只要您喜欢就好。”

傅泠舟说的是实话,饭都吃不起了,谁买首饰?

苏渔也觉得有道理,“那你们缺钱吗?”

“缺的。”

虽然一国之君没钱真的很难启齿,但这是实话,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脸面,让百姓受苦,神女殿下既然这么问,想来是有什么办法。

任何一个朝代,盐都是高利润的存在,苏渔虽然没去过云渊,却也想从这块入手。

“你给我送一盘你们那儿的盐来,我看看。”

傅泠舟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盐在干旱之前还算暴利,干旱后除了世家以及家庭过得去的,没几个家庭能消耗的起,量出的少了,利润自然就低。

福禄很快端来一盘子盐,傅泠舟将盐放在供桌上,苏渔点下接收。

苏渔看着面前的盐,晶体呈现淡黄色,很粗糙,入口苦涩。

苏渔心里有了底,她在商城里下单了一包细盐送到傅泠舟那边。

“这是我们这边的盐,入口不会苦涩,也更细腻,你尝尝。”

傅泠舟用手指捻起雪花一般白的细盐,尝了一口,纯正的咸,不掺杂任何一丝苦涩。

比他们这边不知要好上多少。

他相信这盐放出去一定会受到世家权贵青睐,用富人的钱贴补穷人。

他的眼睛亮了,“神女殿下可有制作细盐的法子?”

“我要和你说的就是这个,我将法子教给你,你试试提炼细盐,但应该是做不到我给你的这样细腻。不过没关系,我会送你一些盐,至于怎么变现,看你自己。”

“至于你们提炼的细盐,我建议是价格不变卖给平民,让大多数人吃得起盐,也方便财富回流。”

傅泠舟让福禄去外间守着,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毕竟此事事关重大。

神女殿下给了他思路,但他添了自己的想法,盐可以根据粗细程度定价不同,这样也能更好满足各个阶层的消费能力。

人工成本,提炼用具,包括场地,都需要钱,成本不一样,提炼过的粗盐不可能和没提炼的一个价。

等到以后经济好起来了,再彻底摒弃粗盐。

苏渔将提炼办法说给傅泠舟,让他记下,又送了三箱盐。

“井打好后,我再在云州下一场雨吧。”

之前就想过再给云州下场雨,可工部水部的人开始打井了,下雨会造成土地,井洞积水,影响打井效率。

“多谢神女殿下。”

傅泠舟无数次在心里感慨神女的细心。

“神女殿下可有喜欢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泠舟愿为您排忧解难。”

“不用了,你送的首饰我都很喜欢,不过也没必要每天送,你们那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挂了电话己经十一点多了,今天晚上回收了十个盘子,又多了一百万。

就这个赚钱,爽!!

翌日,又到了朝会日。

昨天被选上的十六人己经做好出发准备,只等开完朝会就能动身。

其他朝臣自然也得了消息,心里那个酸涩,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

陛下看不到自己忠君报国的拳拳之心吗?

他们不配进神女殿聆听神女的天籁之音吗?

一定是政绩还不够突出。

回去就加班,一定要加班!

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能把别人卷死那就更好了。

如今有神女降粮降水,百姓生活好过了些,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的就业问题,大旱三年,经济凋零,许多人家失了经济来源。

土地贫瘠,农业也发展不起来。

要想国富,民必须先富,得让百姓有收入有事儿干。

派粮那日,陛下金口玉言重金寻耐旱的农作物,也确实有人去户部推荐。

只不过都是一些蔬菜类,根本没办法填饱肚子,种植时间不还短,结了一茬收割完就没了。

人力成本大于收获成本。

更何况光靠神女降水是不行的,还得等深水井打出来再说。

这可把刚才还干劲十足的一群人难倒了,有种劲儿不知道该往哪儿使的无力感。

他们想的这些,傅泠舟自然也是知道的。

朝中人才太少,傅泠舟诸多想法也得有人替他去实施,今年恰好是科考年,只不过秋闱是八月份,到了明年开春就是春闱,那时候就能引进一批人才,这大半年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第一步便是征兵。

经济凋零,不是短期能挽的回来的,平叛需要兵,凉州需要兵。

丢失的六城他迟早要拿回来,不仅要拿回来,他还想把南郁彻底灭了。

下游地势更为平坦,水资源更为丰富,物产也更加丰饶。

他想在那片土地上插下云渊的旗,哪个皇帝没有大一统的梦呢?

虽然现在想这些确实天方夜谭。

粮草足够的情况下,养兵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闲时耕种,以耕养战。

至于武器兵甲的费用,那就从世家权贵开始出出血吧。

“兵部尚书,即日起,开始征兵,年龄限制在15到30岁之间。”

年龄大些的,种地去吧。

“户部尚书,鼓励农民重新开始耕种,无主的荒山田地,谁开垦的算谁的,以家庭为单位,家中土地五十亩以下的免税二成,田地在五十亩以下家里又有男子从军者,无需缴税。”

“田地在五十亩以上的,多收一成,百亩以上,多收二成。家中有从军者,一人从军就免一成,两人从军就免两成,最高减免不超过三成。”

“工部尚书,半个月内给朕一份能连接十西州的道路规划。”

神女殿下昨天说,“要致富先修路。”

傅泠舟觉得很有道理。

他准备修一条能把十西州最快衔接起来的道路,至于修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