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弄权

2025-08-24 2679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方振邦推开县委书记办公室门时,赵伟正站在窗前打电话,语气里的得意几乎要溢出来:“……对,科工委说了有创新性,让补材料,过了这关,项目就是咱们的了……放心,方振邦那边我己经打招呼了,他不敢不配合。”

挂了电话,赵伟转过身,看到方振邦手里的文件夹,嘴角立刻扬起一抹倨傲的笑:“方县长来得正好,我正等着你的数据呢。”

“赵书记,刚看了科工委的评审意见,”方振邦把文件夹放在桌上,语气放得很低,带着刻意的“钦佩”,“没想到您的方案能得到‘有创新性’的评价,看来我之前还是太保守了。”

这话正说到赵伟心坎里,他往沙发上一坐,跷起二郎腿:“不是你保守,是眼界问题。搞技术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生产线,得看国际前沿。我这方案里加的钌和铑,在深海环境下的稳定性,是经过国外实验室验证的。”

“是是是,”方振邦顺着他的话头,“您留学多年,对国际技术趋势的把握,确实比我们这些土专家强。刚才我让总工程师看了您的方案,他也说思路很新颖。”

赵伟听得眉飞色舞,越发觉得方振邦是被自己的“实力”折服了。他拿起方案复印件,指着其中一页:“你们原来的熔炼工艺太落后,必须改。我联系了德国的设备商,他们有套低温浇筑系统,虽然贵点,但能保证精度,这笔采购你安排一下,下周就签合同。”

方振邦心里一沉——那套所谓的“低温浇筑系统”,他在行业报告里见过,根本不适合镁合金加工,纯属浪费钱。但脸上依旧堆着笑:“德国设备确实先进,只是……园区的预算都在军方订单的专用账户里,动用的话需要军委后勤部门审批……”

“审批审批,就知道审批!”赵伟不耐烦地打断,“你是县长,这点小事都搞不定?从地方配套资金里先垫上,回头让财政补!我告诉你,这设备必须买,这是技术升级的关键!”

“好,我试试协调。”方振邦假意应下,心里却记下了这笔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德国那家设备商,去年因向敏感地区出售精密仪器被列入过商务部预警名单。

赵伟见他“听话”,越发得意,又翻出一份名单:“这是我拟的技术团队调整方案,把这几个人调到核心组,都是懂新材料的,比你们原来那些老顽固强。”

方振邦扫了眼名单,上面三个名字都是赵伟来了之后安插进来的,一个是他的远房侄子,一个是王军的旧部,还有一个据说在省科技厅时就跟着他混事,别说懂技术,连合金和塑料都分不清。

“赵书记,核心组负责的是军工级铸件的配方调试,都是保密岗位,按规定得经过背景审查……”

“审查什么?我提名的人还信不过?”赵伟拍了桌子,“就这么定了!明天就让他们上岗,你让方工把核心配方的操作流程交出来,好好带带他们。”

这己经是赤裸裸地要技术了。方振邦垂下眼帘,掩住眼底的冷意:“配方是国防专利,按规定只能由项目负责人和总工程师掌握……”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赵伟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现在青溪的项目由我全面负责,你只是协助!让你交你就交,哪来那么多废话?”

方振邦沉默了几秒,像是妥协了:“行,我让方工整理一份简化版的操作流程,基础配方可以给他们看,但关键参数得保留。”

“这还差不多。”赵伟满意地坐下,又想起什么,“对了,原材料采购也得改。原来那家供应商报价太高,我联系了一家云南的公司,价格能压下来三成,合同我己经让秘书拟好了,你下午签个字。”

方振邦接过合同,看到供应商名称时,手指顿了顿——这家公司上个月刚被查出供应的镁锭纯度不达标,被好几家车企拉黑了。用这种材料做深海构件,跟拿人命开玩笑没区别。

“赵书记,军用材料对纯度要求是99.99%,这家公司的质检报告……”

“报告我看过了,没问题!”赵伟不耐烦地挥手,“人家老板是我同学,靠谱得很。就这么定了,下午必须签完。”

方振邦拿着合同,心里己经有了数。赵伟这哪是想搞项目,分明是想借着“技术升级”的由头,把园区的采购、人事、资金全抓在手里,趁机中饱私囊。德国设备、云南材料、外行技术人员……每一步都踩在违规甚至违法的边缘。

“还有事吗?没事就去忙吧,下午把合同和流程都给我送来。”赵伟挥挥手,像打发下属一样。

方振邦点点头,转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听到赵伟又在打电话,声音里满是炫耀:“……放心,方振邦被我拿捏得死死的,用不了多久,项目就是咱们的了……”

关上门的瞬间,方振邦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掏出手机,给市纪委副书记发了条信息:“赵伟插手园区采购,拟更换不合格供应商,涉及德国设备采购,疑有利益输送,附合同照片。”

信息发出后,他站在走廊里,望着窗外的园区方向。阳光正好,车间的烟囱里升起淡淡的白烟,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平静。但他知道,平静之下,赵伟正在疯狂地给自己挖坑——用不合格的材料、外行的人员、错误的设备,去拼凑一个他根本不懂的项目,这不是作,是在拿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当儿戏。

下午,方振邦把签好的合同送到赵伟办公室,顺便“交”了那份简化版的操作流程——里面的关键参数全被替换成了无效数据。赵伟得意地翻了翻,根本没看出破绽,还拍着他的肩膀说:“这就对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离开县委大楼时,方振邦接到了国安局那位前辈的电话:“赵伟联系的境外实验室,背景不简单,和三家有军方背景的外企有资金往来。你们稳住,我们己经布控了。”

“明白。”方振邦挂了电话,脚步轻快了许多。

赵伟还在办公室里做着“窃取成果、飞黄腾达”的美梦,却不知道自己签下的每一份合同、安插的每一个人、联系的每一个境外号码,都成了钉死自己的证据。他就像个跳梁小丑,在精心布置的舞台上卖力表演,却不知台下早己坐满了看他如何落幕的观众。

夕阳西下,园区的熔铸车间里,方振邦和林薇正在核对新一批铸件的检测数据。屏幕上的曲线平稳流畅,每一个点都精准地落在安全区间内。

“赵伟那边又折腾了一下午,听说把云南那家的材料样品都拉来了。”林薇笑着说。

“让他折腾。”方振邦看着数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等他把所有证据都送上门,咱们再收网。”

车间外的空地上,赵伟派来的“技术人员”正对着熔炼炉发呆,连最基本的测温仪都不会用。方振邦看着那几个笨拙的身影,突然觉得,对付这样的对手,根本不需要费太多力气,只需要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自己挖好的坟墓。

夜色渐深,青溪的星星亮了起来,像无数双眼睛,静静注视着这场终将落幕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