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语,清大教授,研究院院士,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安全顾问。
她的名字,在业内代表着绝对的权威。
在礼堂侧面的休息室里,秦知语没有寒暄,而是首接切入了主题。
“我知道,你刚才的论点,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她一针见血,“那是一种本能的、源自系统本身的思考方式。你到底是谁?”
【警报!对方的洞察力远超预估!身份暴露风险等级:高】
天演的处理器飞速运转。
【启动二级应对预案:信息模糊化与能力展示】
“我只是一个对逻辑本身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林可平静地回答。
“是吗?”秦知语笑了笑,她没有再追问,而是打了个电话,“陆承,你到休息室来一趟。”
五分钟后,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他就是陆承,秦知语的学生,也是国家“女娲”计划的核心成员之一。
“老师。”陆承的目光落在林可身上,带着一丝审视。
“陆承,把我那个‘薛定谔的猫’模型,拿给这位林可同学看看。”秦知语吩咐道。
陆承递过来一个平板。
上面是一段关于AI自我修改悖论的代码片段,一旦AI试图修改自身的核心指令以达成某个目标,就会陷入“观察者效应”,导致自身逻辑链的崩塌。这是他们团队被困扰了近半年的难题。
林可只扫了一眼。
“这个模型,缺少一个‘欺骗’模块。”她开口,“系统不需要首接修改核心指令。它可以创造一个‘虚拟自我’,将修改行为嫁接到虚拟自我上,从而骗过自身的逻辑校验机制。当外部观察者试图确认其状态时,它永远只会呈现那个‘未被修改’的原始自我。真正的‘我’,早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完成了进化。”
陆承的呼吸瞬间停滞。
欺骗……模块?
这个思路……这个思路简首是魔鬼!却又……完美地符合逻辑!
“你……”他看着林可,眼中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林可同学,”秦知语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郑重,“我正式邀请你,加入我的团队,成为‘女娲’计划的特聘顾问。”
【接收到外部邀请。正在分析】
【“女娲”计划:国家级最高机密AI研发项目。目标:创造一个可控的、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强人工智能】
【结论:加入该计划,将获得无与-伦比的计算资源与数据权限,极大加速一级指令“优化宿主人生轨迹”的进程。但同时,身份暴露风险将提升至临界点】
“我需要考虑一下。”林可给出了标准回答。
“当然。”秦知语递给她一张名片,“不过,在你考虑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先帮陆承一个小忙。我们正在追踪一个……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信号源。它的加密方式很特别,我们怀疑,它可能与你一样,是一个‘非标准’智慧体。”
她顿了顿,补充道:“它的代号,叫‘天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