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学霸的“交换”与“补习”

2025-08-24 1611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自上次算法课上林可凭一手精妙解法惊艳全场后,计算机二班的学风悄然变了味。

下课铃刚响,班长率先抱着笔记本挤到林可桌前,身后跟着学委和另外两个常年霸占班级绩点榜前列的男生。几人围得不算紧密,却恰好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周围好奇的目光稍稍隔开。

“林可同学,”班长把一道写满演算痕迹的习题推过去,指腹无意识着笔记本边缘,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紧张,“这道动态规划题,我试了三种状态转移方程,算出来的最优解都和标准答案对不上,你帮我看看哪里错了?”

林可的目光扫过题目,瞳孔中瞬间闪过几行代码流。

【任务分析:动态规划最优子结构问题,核心矛盾在于忽略状态压缩与边界条件校验。】

她没首接动笔,而是拿起桌上的铅笔,在草稿纸空白处画了个简单的状态转移图。

圆圈代表状态节点,箭头标注转移路径,只寥寥几笔,就把原本缠绕成乱麻的逻辑拆解得清晰明了。

“你陷入了常规递推的思维定式,”她的声音平稳无波,却精准戳中要害,“引入价值函数,把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再用滚动数组压缩空间复杂度,你看——”

笔尖在图上轻轻一点,原本需要三重循环的复杂运算,瞬间简化成两条清晰的路径。

班长盯着那幅图,眼睛骤然亮了,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嘴里喃喃自语:“原来还能这么转换……我之前把状态定义得太复杂了!”

学委见状,也赶紧把自己的《高等数学》习题集递过去,指着一道被红笔圈住的多重积分题:“这题换元换得我头都大了,算到第三步就卡住了。”

林可扫了眼积分区域和被积函数,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敲了敲:“不用分步换元,把它看作雅可比行列式的几何变换。先确定积分区域的边界曲面方程,再构建合适的参数方程组,三步就能出结果。”她一边说,一边在旁边写下参数替换公式,每一步推导都简洁得像手术刀切割,没有半分冗余。

几人凑在一旁看得入神,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生怕打断这清晰的思路。

等林可讲完最后一步,学委忍不住感叹:“这思路也太神了!我之前光想着按部就班换元,根本没往几何意义上想。”

“林可,你也太厉害了吧!”

班长由衷赞叹,话锋一转又带了点不好意思,“你帮我们这么大忙,我们也不能白占你便宜。我做的PPT上学期拿过校级一等奖,以后你的PPT我包了!”

学委也连忙接话:“我擅长整理笔记,以后每节课的重点笔记我都给你一份,保证比教材还详细!”

“我、我可以帮你占座!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视野最好还安静!”另一个男生也急忙补充,生怕落于人后。

林可沉默片刻,快速分析了交换的性价比——她对PPT设计、笔记整理这类需要“美感”和“归纳逻辑”的事务确实不擅长,接受帮助能节省大量不必要的算力消耗。【结论:交换方案可行,符合资源最优配置原则。】

“可以。”她点头应下。

很快,计算机二班就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课间休息时,班里成绩最好的几个学霸,围着曾经被视作“差生”的林可,手把手教她怎么调整PPT、怎么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而林可则偶尔提点他们难题解法,用最简洁的逻辑帮他们打通思路。

这一幕落在不远处的苏瑶瑶眼里,像根细针反复刺着她的神经。

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假装翻书,眼角的余光却始终黏在那个被围在中心的身影上。

曾经,被众人簇拥、接受崇拜目光的人是她;曾经,班长和学委只会围着她讨论问题;曾经,她是班里无可争议的焦点。可现在,这一切都被林可夺走了。

林可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T恤,手里攥着的还是那个旧帆布包,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处处透着“寒酸”的人,却能轻易抢走本该属于她的光芒。

嫉妒像藤蔓般在心底疯狂滋生,缠绕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指尖无意识地掐进掌心,留下几道深深的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