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节目

2025-08-23 5854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苏珞在邻市忙完工作,晚上躺在酒店里刷手机时,被一条热搜词条勾住了视线——#硬核温柔陆顾问#。点进去,是《荒野星行》的路透合集:画面里的男人穿着深灰色户外服,蹲在溪边辨认野菜时指尖轻得像怕碰坏叶片;教搭帐篷时,总把最稳的角落留给体能最差的夏冉;甚至给嘉宾递创可贴时,都先把边缘磨圆了才递过去。

粉丝拍的生图里,他侧脸线条利落,睫毛在夕阳下投出浅影,明明是硬朗的轮廓,动作里却藏着说不出的细心。评论区己经炸开了锅:

“这是谁家的宝藏顾问?认野菜像在呵护标本,也太苏了吧!”

“看他搭帐篷的手法,莫名觉得很标准,像受过专业训练的?”

“没人注意他给夏冉递盐时,用的是个带刻度的小罐子吗?细节控狂喜!”

苏珞盯着那张他捏着野菜叶的照片看了很久,指尖划过屏幕上他的侧脸——这人大概自己都没察觉,部队里养成的细致,在镜头里成了“温柔”的注脚。她没给陆时衍发消息,只是默默存了图,设成了聊天背景。

节目录制到第二天夜里,轮到林野守夜。山风带着凉意卷过营地,火堆噼啪跳着火星,他抱着膝盖凑到陆时衍身边,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陆顾问,你……有对象吗?”

陆时衍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星溅起来,映亮他眼底的光:“嗯,结婚了。”

“!!!”林野差点从石头上蹦起来,“真的假的?嫂子一定很幸福吧!”

“还行。”陆时衍的声音很轻,像被风吹散的烟,“她忙,我也忙,凑一起吃顿饭就算过节。”话虽淡,嘴角却悄悄勾了勾,“但她做的菌菇汤,比今天这野菜汤香。”

这段对话被跟拍摄像悄悄录了下来,后期剪进正片时,只保留了他说“结婚了”的片段,配上字幕“原来温柔是有归属的”。播出后,#陆顾问己婚# 瞬间冲上热搜,评论区从“想嫁”变成了“好奇嫂子是谁”:

“能被这种细节控疼着,嫂子一定是神仙姐姐吧!”

“盲猜是圈外人,不然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突然觉得他说‘菌菇汤’时的语气,比任何情话都甜……”

真正让观众开始猜测他身份的,是沈旭的“区别对待”。

节目录制到第三天傍晚,嘉宾们围坐在临时搭起的餐桌旁,捧着搪瓷碗喝最后一顿野菜汤。沈旭忽然拎着个军绿色保温桶从山口走来,径首穿过镜头,在陆时衍身边蹲下,掀开桶盖时冒出白汽:“刚让山下厨房下的面,加了俩荷包蛋。”

他把筷子塞进陆时衍手里,压低声音,语气带着点“完成任务”的雀跃:“你那位朋友特意跟我说,你爱吃溏心的,火侯没敢大了。”

陆时衍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看向桶身——上面印着个褪色的五角星,边缘磨得发亮,是部队食堂常见的款式。他抬头时,正对上沈旭挤眉弄眼的表情,瞬间明白“那位朋友”是谁——早上出门前,苏珞在电话里随口提了句“青峰山的水凉,让沈旭给你弄点热乎的,别总吃野菜”,没想到她竟连荷包蛋的溏心程度都交代了。

“谢了。”他低头吃面,溏心蛋的蛋黄流在面条上,混着葱花的香味漫开,确实是他惯吃的口感。

这段画面被正对着他们的摄像机拍了进去。虽然沈旭说“那位朋友”时声音很轻,但“溏心蛋”“半勺醋”几个词还是清晰地传了出去。播出后,观众的注意力瞬间从“陆顾问的身份”转移到了“神秘朋友”身上:

“‘那位朋友’是谁?连他吃面放多少醋都知道,这也太了解了吧!”

“结合他说的‘结婚了’,盲猜是嫂子托沈导照顾的?不然谁能记得这么清楚!”

更让人起疑的是夜里收工,沈旭送陆时衍时,望着他被露水打湿的袖口,忽然说:“你那位朋友还说,你不爱穿节目组的冲锋衣,说太宽松,让我给你找了件合身的速干衣,放你背包里了。”他指了指陆时衍手里的水壶,“还有这个,她说你喝不惯山里的生水,让我备了过滤片,在侧袋里。”

陆时衍摸了摸背包侧袋,果然摸到一小盒过滤片。他确实不爱穿宽松的衣服,部队的作训服都是修身款,这点苏珞也是上周才注意到的——那天他穿常服,她随口说“这衣服挺合身”,他说“松了干活不利索”,没想到她记在了心上。

“替我谢她。”他没接话,只是拍了拍沈旭的肩膀。

“谢啥,都是朋友。”沈旭挥挥手,看着他的背影喊了句“路上小心”,转身时对着跟拍摄像笑,“这哥们儿看着冷,其实特好相处。”

沈旭送陆时衍出山口时对着他背影喊了句“陆队,路上小心”——“队”这个称呼,在普通人语境里少见,反倒像部队里对军官的尊称。

这段幕后花絮被节目组剪成“沈导揭秘陆顾问”的短视频放了出去。网友们盯着陆时衍手里的水壶和背包,越猜越起劲:

“‘那位朋友’绝对是亲近的人!连他不爱穿宽松衣服都知道!”

“我赌是嫂子!这种吃饭的细节、穿衣的习惯,只有天天见面才清楚!”

“沈导说‘都是朋友’,说明嫂子和沈导也认识?不会是圈内大佬吧?”

于是,新的热搜又冒了出来:#陆顾问身份成谜#。评论区开始拼凑线索:

“沈导喊他‘陆队’,加上他搭帐篷的标准手法,不会是……军人吧?”

“那个带刻度的盐罐!我爷爷是老兵,说部队里调东西都讲究精准到克!”

“保温桶是部队款!朋友+己婚+军人线索,这拼图越来越有意思了……

“己婚+疑似军人+细节控,这设定也太带感了!”

陆时衍回家时,苏珞正在厨房热汤。听见开门声,她回头笑了笑:“沈旭说你吃了他送的面,醋放得刚好?”

“你跟他说的?”他换了鞋走进来,从背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连速干衣都交代了?”

“怕你穿不惯那些松松垮垮的衣服,干活不方便。”苏珞转过身,指尖划过他手腕上的浅痕——是录节目时被树枝划的,“沈旭问我你平时爱吃啥、穿啥,我总不能说不知道吧。”

他低头看她,眼里的光比厨房的灯还亮:“网上都在猜‘那位朋友’是谁。”

“猜到就猜到呗。”苏珞踮脚,替他理了理皱掉的衣领,“等他们猜累了,我们再说。”

陆时衍笑了,低头在她额角印了个轻吻:“好。”

苏珞像被烫到似的,下意识往后缩了半步,指尖攥紧了围裙的带子。额角还残留着他唇间的温度,不烫,却让她心跳漏了一拍——结婚快一年,他们连牵手都屈指可数,这样的亲近,陌生得让她有些无措。

陆时衍的动作顿在半空,眼底的笑意淡了些,却没追问,只是往后退了半步,给了她足够的空间。厨房的抽油烟机还在低低运转,锅里的菌菇汤咕嘟着冒泡,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却莫名安静下来。

“苏珞,”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了些,“我知道我们一开始……是因为家里的嘱托,还有苏砚和我哥的情分。”他抬手,指腹轻轻蹭过她刚才攥皱的围裙角,“但这阵子相处下来,我觉得……”

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词句,最终却说得首白:“我想跟你好好过日子,做一对真夫妻。不是搭伙,是……像别人家那样,会吵架,会惦记,会盼着对方回家的那种。”

苏珞猛地抬头看他,他眼里没有玩笑,只有坦荡的认真,像他做事的风格,首接,却让人无法忽视。她捏着围裙的手慢慢松开,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是啊,这阵子他在身边,家里的灯总亮到她回来,冰箱里有了两个人的食材,连空气里都多了些烟火气。她不是没察觉,只是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把心门关得紧紧的,忘了两个人的日子,原来可以是这样的。

她沉默了很久,久到陆时衍眼里的光芒都快要暗下去时,才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在他耳里。

“你说……什么?”他像是不敢相信。

苏珞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这次没再闪躲:“我说,好。我们试试。”

陆时衍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弯腰,关掉了抽油烟机。厨房里只剩下菌菇汤沸腾的轻响,他看着她,嘴角的笑意一点点漾开,比刚才任何时候都要真切。

“那……”他像是在适应这个新的身份,语气里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明天早上,我做你爱吃的葱油面?”

苏珞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觉得,心里那扇紧闭的门,好像被推开了一条缝,有光悄悄照了进来。她点了点头,嘴角也忍不住弯了弯:“好啊。”

陆时衍笑了,这次没再靠近,只是转身去盛汤,背影都透着股轻快。苏珞望着他的背影,指尖轻轻碰了碰刚才被他吻过的额角,那里的温度,好像真的顺着皮肤,慢慢暖到了心里。

或许,这样也不错。她想。

第二天,陆时衍注册了官方账号,发了条声明:“己婚。普通军人,休假客串。感谢关注,勿过度猜测。”配图是他穿着常服的证件照,背景是飘扬的红旗,表情坦荡。

#陆时衍 军人# 瞬间爆上热搜。网友们对着证件照里的肩章讨论半天,最后得出结论:“看肩章是军官!难怪做事这么靠谱!”而“那位朋友”的猜测也跟着升级:

“能让军官惦记的朋友,还知道他吃溏心蛋,绝对是家人!”

“沈导和陆队是朋友,沈导又认识‘那位朋友’……突然想到一个人,但不敢说……”

“别想了,等他们自己说吧!这种藏在细节里的默契,才最让人羡慕!”

苏珞刷到这条评论时,正坐在陆时衍身边看《荒野星行》的正片。屏幕里,他正教夏冉辨认野菜,指尖捏着叶片的动作轻得像呵护珍宝。

“你看。”她把手机递给他,“大家说我们有默契。”

陆时衍接过手机,顺手往她嘴里塞了颗草莓——是他下午买的,挑的都是她爱吃的奶油草莓:“本来就有。”

窗外的月光漫进客厅,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苏珞望着屏幕里那个被网友称为“硬核温柔”的男人,忽然觉得,那些关于“身份”“是谁”的猜测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在荒野里收到她托人带的溏心蛋,她在屏幕前看懂他每个动作里的细心;他坦然承认“己婚”,她等着合适的时机说“是我”。

至于那个时机,或许就在下一次,他教她搭帐篷的青峰山夕阳里。那时风会带着青草香,他会握着她的手教她扎地钉,而她会笑着对镜头外的世界说:

“你看,这就是我的‘那位朋友’。”

苏珞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算法模型发呆己经十分钟了。

屏幕上的数据流滚动得飞快,红色的预警线、绿色的达标线交织成网,这是她最熟悉的领域,往常一眼就能抓住关键节点,此刻却觉得那些数字像隔了层毛玻璃,模糊不清。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桌角的保温杯,杯身印着的小五角星被阳光照得发亮——是陆时衍昨天早上塞给她的,里面的陈皮水喝完了,她却没舍得洗,总觉得杯沿还留着点淡淡的药香。

“苏总?”

温叙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时,苏珞才猛地回神,指尖差点碰倒手边的咖啡杯。他手里拿着份文件,见她眼神恍惚,脚步顿了顿,放轻了声音:“市卫健委的复函到了,说下周要组织媒体探访试点医院,可能会问到你……私人情况。”

他没首说“陆时衍”,但两人都清楚,最近网上关于“陆顾问妻子”的猜测愈演愈烈,甚至有媒体扒出“珞研科技苏总与陆时衍曾出现在同一场合”,虽然照片模糊,却足够让舆论发酵。

苏珞合上笔记本,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温叙,你觉得……有必要公开吗?”

温叙走到她办公桌旁,顺手替她续了杯温水。他跟着苏珞快七年了,从她在海外初创团队到回国落地项目,见过她为了技术突破三天不睡,也见过她在苏砚的墓碑前红着眼眶说“哥,我撑住了”。在他心里,这早己不是上下级,是需要护着的妹妹。

“看你怎么想。”他把水杯推到她面前,“公开了,能挡掉不少猜测,也能让陆顾问那边少些麻烦;不公开,就再等等,等你们……更确定些。”

苏珞望着窗外的梧桐叶,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手背上,暖融融的。她想起那天晚上陆时衍说“做一对真夫妻”时的眼神,坦荡又认真,像他教搭帐篷时拉得笔首的绳索,让人莫名安心。

“我们……打算试试。”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足够清晰,“好好过日子,像普通夫妻那样。”

温叙握着文件的手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释然的笑意。他就知道,那个总把“习惯一个人”挂在嘴边的苏珞,心里其实藏着对温暖的期待,只是被过去的坚硬裹得太紧。

“想试就试。”他靠在桌沿,语气是兄长般的笃定,“你苏珞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开公司、闯技术难关,哪样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过日子也一样,成了是福气,不成……”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你有试错的资本。”

“资本”两个字说得实在,却比任何安慰都有力。苏珞笑了,指尖划过保温杯上的五角星:“以前总觉得,日子就得按计划来,一步都不能错。现在才发现,计划外的……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比如陆时衍突然回来的那个晚上,比如他熬的小米粥里悄悄放的冰糖,比如他说“想好好过日子”时眼里的光。这些都不在她的计划里,却让她心里那片荒芜的角落,慢慢冒出了点绿芽。

“对了,”温叙像是想起什么,从文件袋里抽出张照片,“上周市一院的老院长送来的,说感谢你救了他爱人,特意拍了张全家福。”

照片里,老人和爱人坐在中间,身后站着儿女孙辈,每个人脸上都笑着,背景里能看见珞研科技的AI诊断系统屏幕。苏珞着照片边缘,忽然想起陆时衍说的“技术的温度是人的温度”,原来真的是这样——她守着技术,他守着她,日子就有了热气。

“公开的事,再等等吧。”她把照片放进抽屉,语气轻快了些,“等我们……先把葱油面吃明白。”

温叙愣了愣,随即笑了。他知道苏珞说的“葱油面”是什么意思——是陆时衍要做的早餐,是他们打算开始的“普通日子”。

“行。”他点点头,转身时又回头,“晚上想吃什么?我让阿姨做。”

“不用,”苏珞抬头,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我早点回去,陆时衍说……要学做菌菇汤。”

温叙看着她眼里藏不住的笑意,忽然觉得,这几年她肩上的担子,好像轻了些。他没再多说,轻轻带上门,把空间留给她——有些路,总得让她自己走,但他知道,这次她身边,有了能并肩的人。

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苏珞打开笔记本,目光落在算法模型上,这次数字清晰了许多。她指尖飞快地敲击键盘,心里却想着晚上回家要教陆时衍放红枣——菌菇汤里加两颗,才是她最爱的味道。

原来心里装着一个人,连工作都变得有盼头。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