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微光

2025-08-18 322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

班主任李老师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难得的、抑制不住的喜色,快步走进教室。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同学们,安静一下!宣布一个好消息!”李老师的声音透着兴奋。

“我们班的姜榆秋同学,在市里举办的‘城市之眼’高中生摄影比赛中——”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班,最后落在窗边那个安静的身影上,“荣获一等奖!”

“哇——!”

“一等奖?太牛了吧!”

“姜榆秋?她会摄影?”

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议论声、羡慕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姜榆秋。

陈悦更是激动地转过身:“榆秋!你太厉害了吧!一等奖啊!”

姜榆秋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指尖微微发白。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起来,像一面被骤然敲响的鼓。

一等奖?她真的……拿到了?一种巨大的、几乎让她眩晕的喜悦瞬间冲上头顶,连呼吸都有些不畅。

她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微微泛红的脸颊和骤然明亮的眼眸,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这是她第一次,凭借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在公众领域获得了如此重要的认可。

李老师笑着压了压手:“不仅如此,姜榆秋同学的获奖作品将被选送参加省级联展,并且,下周六上午,在市美术馆举行颁奖典礼和获奖作品展开幕式,要求获奖者本人出席领奖并参加开幕式活动。” 他把一份正式的邀请函和一份获奖名单复印件递给了姜榆秋。

姜榆秋接过那薄薄的两张纸,感觉重逾千斤。获奖的喜悦还没消化完,“出席领奖”、“参加开幕式活动”这几个字像冰锥一样刺入她的兴奋之中。

站在聚光灯下?面对镜头和陌生人的目光?发表感言(如果有)?和一堆不认识的人寒暄?光是想象那个场景,一股强烈的窒息感和恐慌就攫住了她。

她宁愿在暗房里冲洗一百卷胶卷,也不想面对那样的场合。

“老师……” 她抬起头,声音有些干涩,“我……我能不能不去领奖?证书……让别人代领行吗?”

李老师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反应:“不去?为什么?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展示自己,为学校争光!而且这是组委会的要求,一等奖获得者必须出席的。姜榆秋同学,要克服困难,这是荣誉,也是责任!”

“我……” 姜榆秋张了张嘴,那句“我害怕”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甚至略带指责的目光下,她感觉像被剥光了扔在太阳底下,所有的不安和抗拒都无所遁形。

她只能低下头,紧紧攥着邀请函,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巨大的喜悦瞬间被更深的焦虑淹没。

放学铃响,姜榆秋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教室,第一次没有立刻回出租屋,而是漫无目的地走到了学校后面僻静的小花园。

秋意己深,园子里草木凋零,透着萧瑟。

她坐在冰凉的石凳上,看着手中那张精致的邀请函,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怎么办?不去?违背要求,可能连奖项都会被取消,更重要的是,会辜负自己那么用心创作的作品。去?那种场合对她而言,不啻于一场酷刑。

“恭喜你,一等奖。” 一个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打破了小花园的寂静。

姜榆秋猛地回头。

关溢冬不知何时站在几步开外,斜挎着书包,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眼神明亮地看着她。

他怎么又出现了?

姜榆秋心头一紧,下意识地把邀请函往身后藏了藏,脸上刚刚因为奔跑和焦虑泛起的红晕尚未褪去,此刻又添了一丝被撞破心事的窘迫。

她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无声的抗拒:别过来,别管我。

关溢冬似乎看懂了她的眼神,没有靠近,反而也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下,隔着一个礼貌的距离。他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和紧抿的唇线,没有像往常那样带着阳光笑容试图打破僵局,而是收敛了笑意,语气变得平和而认真。

“我在公告栏看到获奖名单了,” 他指了指她手中的邀请函,“你的作品名字,《微光时分》,很棒的名字。拍的是什么?”

姜榆秋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不是追问她为什么躲在这里,也不是劝她去领奖,而是问她的作品。

这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松懈了一丝。她沉默了几秒,才低声回答:“……清晨的早点摊,胡同里的老人,深夜的写字楼。”

“捕捉城市里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安静却有力量的瞬间?” 关溢冬的声音带着一种理解的暖意,“就像……光,即使微弱,也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和温度?”

姜榆秋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戳了一下。

他……竟然能精准地捕捉到她作品想表达的内核?这比她预想的任何反应都更让她震动。

她忍不住侧过头,第一次真正地、带着探究地看向他。夕阳的余晖落在他脸上,给他认真的神情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关溢冬迎上她的目光,没有躲闪,眼神清澈而坦荡:“我那天在图书馆,看了很久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我觉得,你拍的这些,就有那种味道。不是宏大的景观,而是生活缝隙里透出的真实和韧性。能拿一等奖,实至名归。”

他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首首地落进姜榆秋的心里。

不是敷衍的恭喜,而是对她作品内涵的真正理解和欣赏。这比任何奖杯都更让她感到一种被“看见”的震颤。

她构筑的冰层,在这个瞬间,似乎发出了细微的碎裂声。

“谢谢。” 她轻声说,这是她第一次对他,发自内心地说出这个词。

关溢冬笑了笑,那笑容不再像之前那样耀眼夺目,而是带着一种温和的、令人安心的力量。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颁奖典礼……是不是让你有点紧张?”

姜榆秋刚刚放松一点的神经又绷紧了。

她垂下眼帘,看着地上的一片枯叶,没承认也没否认,但攥着邀请函的手指泄露了她的紧张。

“其实,” 关溢冬的声音放得更轻缓,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鸟,“那种场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流程很固定,领奖、合影、可能简单说一两句感谢,不说也没关系,然后就是看展。你的作品己经替你说话了,它们才是主角。你就当……是去给自己的‘孩子’站个台,看着它们被更多人欣赏,就够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姜榆秋微微颤动的睫毛,继续说道:“而且,逃避一次,可能以后会错过更多让你作品被看见的机会。你拍得那么好,难道不想让更多人感受到你镜头里的那份‘微光’吗?”

“让更多人感受到镜头里的微光……”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姜榆秋心中厚重的焦虑迷雾。她猛地抬起头,看向关溢冬。

他的眼神依旧清澈,带着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是啊,她拍摄这些瞬间,不就是为了捕捉和表达吗?不就是为了让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微光被看见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伴随着对作品本身的热爱和责任,在她心底悄然滋生。虽然想到那个场合依然会让她手心冒汗,但退缩的念头,第一次被压了下去。

“我……知道了。” 姜榆秋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还有些轻,却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力量。

她没有明确说去或不去,但关溢冬从她眼神的变化中,己经读懂了答案。

他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明朗起来,带着纯粹的欣慰:“那就好。加油,姜摄影师!你的镜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他站起身,拍了拍书包上的灰,“我先走了。周末愉快。” 说完,他冲她挥挥手,转身离开了小花园,步伐轻快。

夕阳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

姜榆秋独自坐在石凳上,手中那张邀请函似乎不再那么烫手。她低头看着上面“颁奖典礼”的字样,又想起关溢冬刚才的话。

“你的镜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让更多人感受到你镜头里的那份‘微光’。”

一种混杂着紧张、期待、以及一丝被理解的温暖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