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饭团

2025-08-18 3770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姜榆秋赌关溢冬期末政治只考60分这件事,不知怎么就在年级上不胫而走。一时间,“关哥政治60分封顶”成了理科生们心照不宣的调侃梗。

关溢冬本人倒是不以为意,甚至还会在走廊上遇见姜榆秋时,故意摆出一副“债主很受伤”的表情,换来姜榆秋一个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白眼。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位偏科到极致的理科大佬,期末总分榜上依然会是那个令人仰望的名字。

期末考试在学生们或紧张或期盼中,波澜不惊地过去,卷子发下,分数定格,高中生涯的第一个寒假,终于踩着厚厚的积雪降临了。

京平的冬天,寒冷而干燥。

姜振国因南明工作繁忙,要等到除夕才能赶回京平。偌大的西郊别墅里,只有姜榆秋一个人。她婉拒了张嫂留宿照顾的好意,也给她放了假,说自己可以照顾自己。

每天清晨,当熹微的晨光刚刚染亮窗棂,姜榆秋就会裹上厚厚的羽绒服,戴上柔软的毛线帽和手套,背着她心爱的相机出门。

她喜欢这个季节城市还未完全苏醒的宁静,喜欢被霜花勾勒出清晰轮廓的枯枝,喜欢空寂公园长椅上覆盖着薄雪的寂寥感。镜头捕捉着冬日的呼吸,也一点点填补着她独自生活的空白。

拍完一圈,她会顺路去附近的精品超市买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然后回到空旷却整洁的家中,为自己准备简单却精致的餐食。

一个人吃饭、看书、整理照片,日子平静得像窗外的落雪,无声无息,却也让她感到一种掌控节奏的安心。

这天上午,她像往常一样背着相机和购物袋回来,刚走到自家院门口,就听见隔壁关家传来一声热情洋溢的呼唤。

“小秋!回来啦?” 关家别墅的雕花铁门内,站着一位气质温婉、笑容和煦的中年女子,正是关溢冬的母亲岑玉。

她穿着一件柔软的米白色羊绒衫,围着暖橘色的围巾,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令人舒适的暖意。

“还没吃饭吧?别自己做了,来我们家吃!阿姨今天做了很好吃的糖醋排骨,还炖了汤,快过来尝尝!”

姜榆秋脚步一顿,有些意外。

她和岑阿姨只在几次邻居间的点头寒暄中见过,以及上次的登门拜访。并不算特别熟悉的这份突如其来的热情邀请让她本能地想要婉拒。

“岑阿姨,不用麻烦的,我……”

话还没说完,关溢冬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门口。他穿着深灰色的家居服,头发有些蓬松,显然刚起不久,脸上带着惯常的、仿佛能融化冰雪的爽朗笑容。

“妈说得对,别客气了姜榆秋。今天排骨我妈可是拿出了看家本领,错过太可惜了。” 他倚在门框边,语气自然又带着点不容拒绝的熟稔,“再说,债主家管顿饭,不是天经地义?”

他最后那句玩笑话,让姜榆秋那句己经到嘴边的“谢谢阿姨,我买好菜了”又咽了回去。看着岑阿姨殷切期待的目光,再看看关溢冬那真诚的眼神,她实在不好意思再推辞。

“那……谢谢岑阿姨,打扰了。” 姜榆秋微微颔首,声音轻缓。

“哎,说什么打扰!高兴还来不及呢!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 岑玉笑容满面地招呼着。

姜榆秋先回家放下相机和购物袋,想了想,从冰箱里拿出早上刚买的一盒品相极好的车厘子,仔细洗干净,装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碗里,才端着去了隔壁。

关家的别墅内部装修是温馨舒适的美式风格,暖色调的壁纸,柔软的布艺沙发,壁炉里虽然没有生火,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食物和淡淡花香混合的温暖气息。

一进门,姜榆秋还没来得及换鞋,一个庞大的、毛茸茸的金黄色身影就带着一阵风猛地扑了过来!

“饭团!坐下!” 关溢冬低喝一声,及时伸手按住了那只兴奋得尾巴摇成螺旋桨的大金毛的脖子。

然而“饭团”的热情显然难以遏制。

它虽然被主人按住了前扑的势头,但巨大的身体还是带着惯性往前一拱,湿漉漉的鼻子好奇地凑近姜榆秋的手,准确地说是她端着的那碗红艳艳的车厘子。

“啊!” 姜榆秋猝不及防,被这毛茸茸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手一抖,整碗洗得晶莹剔透的车厘子顿时倾泻而出,哗啦啦滚落了一地,红宝石般散落在深色的木地板上。

空气瞬间安静了。

姜榆秋看着满地狼藉,一时有些懵。

“饭团!” 岑玉又气又笑,轻轻拍了下金毛的大脑袋,“看你干的好事!把小秋带来的水果都弄撒了!”

饭团似乎也知道闯祸了,耷拉着耳朵,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咽声,一双湿漉漉的棕色大眼睛无辜地看着姜榆秋,尾巴也垂了下来。

关溢冬赶紧弯腰去捡滚得到处都是的车厘子,一边捡一边对姜榆秋道歉:“抱歉抱歉!这家伙看见漂亮姑娘就激动,尤其还带着吃的……它就是太热情了,没恶意。”

看着关溢冬手忙脚乱地捡果子,再看看脚边那只可怜巴巴望着自己的大狗,姜榆秋心里那点惊吓和懊恼反而消散了。

她蹲下身,也帮忙捡起几颗滚到角落的车厘子,轻轻碰了碰饭团温热的鼻尖,低声道:“没关系,它很可爱。”

饭团似乎听懂了这句夸奖,尾巴立刻又试探性地小幅度摇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凑近,用脑袋蹭了蹭姜榆秋的膝盖,发出讨好的呼噜声。

“行了行了,别献殷勤了,快让开地方。”关溢冬把捡回来的车厘子重新放进碗里,拍了拍饭团的屁股把它赶到一边,“妈,这还能吃吗?”

“没事没事,洗洗就行。”岑玉笑着接过碗,“小秋你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溢冬,带小秋去洗手间。”

饭桌上,气氛比姜榆秋想象的要轻松许多。

岑玉的手艺确实很好,糖醋排骨色泽红亮,酸甜适口,入口即化;山药玉米排骨汤清甜鲜美,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还有几样清爽的小菜,搭配得宜。

关家的餐厅宽敞明亮,窗外是覆着白雪的花园。

“小秋,别客气,多吃点。看你瘦的,一个人在家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岑玉不停地给姜榆秋夹菜,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关切和喜爱。

“谢谢阿姨,我自己来就好。”姜榆秋有些拘谨,但那份真诚的关心让她心里暖暖的,“我自己做饭的,只是……可能做得比较简单。”

“女孩子会做饭就很棒了!哪像我们家这个,”岑玉嗔怪地看了一眼埋头啃排骨的儿子,“除了会煮个泡面,厨房的事一窍不通。以后要是自己出去住,真怕他饿死。”

关溢冬抬起头,嘴里还塞着肉,含糊不清地抗议:“妈!我哪有那么差!我还会煎鸡蛋呢!再说了,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他说着,目光状似无意地瞟了姜榆秋一眼,随即又低下头专心对付排骨。

姜榆秋假装没看到他那一眼,低头小口喝着汤。汤的暖意从喉咙一首蔓延到胃里,很舒服。

“对了小秋,”岑玉想起什么,“听说你又参加摄影比赛了?上次你得奖就很厉害了,这次拍的什么呀?其实上次阿姨没跟你说,阿姨以前也喜欢拍照,你有空把你拍的拿来给阿姨看看。”

提到摄影,姜榆秋的眼睛亮了一下,少了几分拘谨:“嗯,好。就是一些……平时拍的风景和小东西。”

“那也很好啊!能发现生活中的美,记录下来,多好。”岑玉由衷地说,“不像我们,现在整天忙忙碌碌的。对了,你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就你一个人在家多冷清啊。”

“除夕那天回来。”姜榆秋回答。

“哦,那还好。要是这几天觉得闷,就随时过来玩,找溢冬也行,让他带饭团出去遛弯的时候叫上你,饭团可喜欢漂亮姐姐了,是吧饭团?” 岑玉笑着看向趴在桌边、眼巴巴望着排骨的饭团。饭团立刻“汪”了一声,像是在附和。

“妈……”关溢冬无奈地喊了一声,耳朵尖似乎有点红。

姜榆秋看着眼前温馨的餐桌,听着岑阿姨温柔的话语和关溢冬偶尔的插科打诨,感受着脚边大狗温热的呼吸,鼻尖萦绕着糖醋排骨的酸甜香气和家的温暖味道。

这种热闹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烟火气,是她独自一人在空旷别墅里从未体验过的。陌生,却并不让她排斥,反而有种被暖流包裹的感觉。

她想起关溢冬脸上常有的那种阳光般的笑容,似乎在这种家庭氛围里找到了根源。

“对了,姜榆秋,”关溢冬放下筷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表情严肃地看着她,“期末考成绩出来了。”

姜榆秋心头一跳,但也很快平静。

关溢冬看着她瞬间绷紧的神经,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慢悠悠地宣布:“我的政治——”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

“考了63分!”

姜榆秋:“……”

岑玉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哎哟,63分!进步了3分呢!值得庆祝!快,小秋,再吃块排骨!替他高兴高兴。”

关溢冬得意地挑眉,冲着姜榆秋晃了晃脑袋,那表情分明在说:看吧,债主大人还是有潜力的,不止60分!

姜榆秋看着他那副“求表扬”的样子,再看看岑阿姨忍俊不禁的表情,以及脚边不明所以但似乎感受到主人开心也跟着摇尾巴的饭团,一种陌生的、轻松的笑意终于忍不住从心底蔓延开来,悄悄爬上了她的嘴角。

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暖暖地洒在餐桌上,将盘中的食物、碗里的汤、以及每个人带笑的眉眼,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窗外是寂静的雪景,窗内是食物的香气、轻松的笑语,和一只大狗满足的呼噜声。

姜榆秋安静地坐在其中,第一次觉得,这个冬天,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