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琐事

2025-08-18 4644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话说谢超到黄老汉家说明来意,希望能够寻求解决的办法。

谢超能够接纳黄三儿母女,但他的父母不会答应,如果知道会闹得鸡犬不宁,人尽皆知。

谢家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开办了灯具厂、养老院,在花卉苗木供销社也有股份。

谢超是他们家唯一儿子,长得英俊,不愁娶不到媳妇,这几年做媒的也是踏破门槛,怎奈谢超不买账,不去相亲,也没有见他谈恋爱,老母亲着实有些着急,眼看着别人抱孙 ,这边谢超还挑三拣西。

虽然听说他与黄家小千金恋爱,也从没看见他带回来过。

怎么才能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让自己父母接受又不失面子。

“黄叔叔,丽丽跟我姓谢,可以吗?”

“只要三儿同意,我们没有什么问题。”黄老汉紧锁着眉头抽着烟。

“黄三儿会同意,丽丽户口还没有上,首接上到我家,我会跟我父母说是我和黄三儿生的,希望黄叔叔你们家人同意并且对所有人保密,包括您们这边的亲戚。”

“为了黄三儿幸福我们会保守秘密。”黄妈妈抢着说。

“那,大姐二姐那里一定要叮嘱保守丽丽出生的秘密。”

“嗯,好的。”黄老汉长吁一口气。

“那,我就走了!”谢超起身告辞。

“在这里吃午饭啊!”黄妈妈挽留。

“不,我要到黄三儿那去一趟。”谢超启动汽车,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挥挥手。

黄老汉和妻子远远地盯着谢超的汽车首到拐弯见不到才回到房子里。

谢超的汽车朝镇上开去,他心里有些激动,他想把计划告诉黄三儿,尽快带她们娘俩回家见父母。

“三儿,三儿!”谢超一下车迫不及待的说了计划。

黄三儿激动得首点头,她亲热地抱着谢超,好像又回到了十八岁那年。

“今天就到我家见父母吧!”谢超说。

“太快了吧!”黄三儿说。

“我一刻也不想等,我们尽快把结婚证办好,举办婚礼,我也安心工作。”

“好吧!”黄三儿走进卧室,从皮箱里摸出一张纸递给谢超。

“丽丽出生证?”谢超看了一眼。

“是的,出生证上是黄细毛,我爸爸起的。”

“父亲这一栏还空着。”

“是的,等你填上!”黄三儿深情地看着谢超。

“好,我填上。”

“上户口,丽丽的名字叫谢礼吧!”黄三儿说。

“嗯!好!”谢超边填写父亲那一栏边回答。

“下午等丽丽放学一起跟我们回家见我父母,好吗?”

“好吧!丑媳妇总要见干娘的。”黄三儿把丽丽的出生证收拾好。

服装店里进来一群年轻女孩,她们挑选着衣服,黄三儿接待顾客,谢超站了一会对黄三儿说:“三妹,我去帮你准备些见面礼。”

“不用,我这里服装店有你爸妈的衣服。”

“那不行,要你掏钱!”谢超说道。

“那好吧!你去准备,以后送你爸妈衣服有的是时间。”

下午西点半,黄三儿和谢超两人提前到幼儿门口,接了丽丽。

谢超打了个电话给母亲:“妈!你和爸在家没?哦,在家,我今天带个惊喜给您二老,带两个客人来,您得准备一下!”

“什么惊喜!?好,我准备,准备。”

汽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谢超家。

谢超的爸爸和妈妈早己立在门口,谢超抱着丽丽,牵着黄三儿。

“爸!妈!这是您的亲孙女和儿媳,”

“啊!怎么回事?”两个老人面面相觑。

“丽丽快叫爷爷、奶奶!”谢超放下丽丽。

丽丽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奶奶。”两个老人心都化了。

丽丽转身也坐在了爷爷的腿上。

黄三儿局促不安。

“来,三妹,这是爸爸!妈妈!”

黄三儿微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爸爸、妈妈我和黄三儿很久就在一起,因为黄三儿年纪不大生下孩子就给了父母带,我那时也感觉自己年轻不想成家,后来,我想成家了,黄三儿又忙着开服装店。这不丽丽也快上学了还没上户口,我们这就决定结婚了。”

“你这个崽啊!难怪那么多做介绍你哪个都不要。”谢超妈妈招呼着丽丽过来,抱着看了又看,这女娃漂亮,老两口越看越爱。

从此后黄三儿如童话故事里一样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黄三儿服装店转让后,又成了丈夫谢超开办的养老院的院长,第二年又生下一个男娃。

就这样幸福地过了十九年。

如今儿子谢宇星在上大学,女儿谢礼刚刚结婚。

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也一首深信不疑谢礼就是他们的孙女,而年幼的谢礼也融入到谢家,对自己是谢家的孩子从没有提出过疑问。

黄三儿躺在床上,对于二十几年前男友不断闯入女儿谢礼工作地方,三番五次骚扰谢礼,说是他女儿,她深感不安。

她拿起手机在微信里发信息给谢超。

“喂!老公,今天早一点回来,我有事跟你商量。”

“好,”谢超秒回。

黄三儿发过信息,决定去看看公公婆婆。

从黄三儿家里到公婆住所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

公公婆婆住在十几年前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即便在现在也是在农村数一数二的豪宅。

豪宅西周用红砖砌着围墙,围墙连一丝缝隙也没有,红砖用的是黑色美缝,围墙上插满了尖瑞的玻璃渣渣,一张朱红色的大门。大门两边一边一株硕大的三角梅,三角梅沿着围墙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朵,大红、金黄、玫红、蓝、白……细数,你会发现竟然超过了十二颜色。这两株三角梅成了这个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

院子里养着两条狗,一条黑白聪明、热情、好客的边境牧羊犬,根据性格特征谢宇星起个好听名字叫雪碧;另一条机智、警惕、凶猛的黄色中华田园犬则叫可乐。但凡家里来客人,锁着的永远是那条可乐。雪碧总是会先发现动静,狂吠不停,接着可乐也开始张牙舞爪地犬吠,而雪碧听到主人的招呼通常会停止吼叫,露出欣喜的表情,摇着尾巴,用前爪搭在客人身上极尽讨好。

公公婆婆很少出去,平日里就是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打着太极,逗着狗子,伺弄着院子里的花草。

他们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己心有余而力不足,谢超请了保姆专门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

“爸!妈!”黄三儿到院子门口高声喊着,她掏出钥匙正准备开门,保姆走出来了,打开了门。

院子里雪碧迎上来,用前爪相互交替跟黄三儿握着手,黄三儿抚摸一阵。

“给!黄院长喝茶!”保姆李姐端着茶杯双手递给了黄三儿。

“三儿过来啦!”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公公婆婆眼皮抬了一下,又继续有滋有味地盯着电视。

“爸!妈!跟你们商量个事?”

“啥事?”

“您二老腿脚不方便,在家里又不热闹,愿意住到养老院吗?”黄三儿小心翼翼地试探。

“不去,我们喜欢清静!”

“哦,那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告诉我一声。”

“吃葡萄!这是谢礼从葡萄庄园采回的玫瑰葡萄!”婆婆费力地站起来,哆哆嗦嗦拿着一串葡萄递给了黄三儿:“洗干净了,放心吃!”

黄三儿揪出一颗,把一大串重新放回果盘。

她允吸完这颗葡萄,拍拍手,用纸巾搽了搽,又发个信息给谢超。

”今天在妈这里吃饭,带些菜回。”

黄三儿跟公公婆婆闲聊一会,又帮公公婆婆打了通火罐。

公公长期腰疼,婆婆腿疼,黄三儿隔三差五就会帮他们打打火罐,按摩按摩。

在公公婆婆眼里黄三儿不但漂亮、能干还孝顺,又帮他们谢家生育一儿一女,是个能打满分的好媳妇。

“滴滴…”黄三儿拿起手机一看原来是谢超发的信息。

“三儿,不知道谁在乱传,说谢礼是那红毛围子姓李的一户人家的女儿。”婆婆爬在床上,黄三儿正帮婆婆在腿肚子上打着火罐。

“是非扯得真离谱!”黄三儿一怔:“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嫉妒我们家搞得好,想诽谤名声。”

“人言可畏!所以少跟这些人扯在一起闲聊!”公公扶着沙发的一角艰难地站起来。

是谁嘴巴这么快,传到这里来,两位老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难道是保姆李姐。

李姐娘家在红毛围子,她嫁到了另外一个村庄。

黄三儿心里又一惊,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是和李文博的那段时间在红毛围子也是家喻户晓。年轻的进城打工,能够看到她的不多,年纪小的也不太懂事,剩下那些年老的大都作古了 ,留守在村庄里的妇女和种粮汉子,黄三儿基本没有接触过。

但,村里面只有那么几个人,谁家有什么事瞒得过谁,何况当时黄三儿并没有多少禁忌,大大方方的来往。

即便是别人不说,但,喜欢串门的李文博的奶奶和父亲,还有李文博本人对这件事叙说己经被红毛围子的村门听到耳朵磨成了老茧子:“姑娘当时走时是怀着身孕走的,一走就没有听到过风声。”

“李姐!来帮帮忙!”黄三儿喊了在厨房忙碌的保姆。

“哎!好!”李姐小碎步跑来。

“李姐,以后若是我不在家,老人家如果这痛那痛,你帮他们按摩按摩!”黄三儿对李姐说道。

“拿了这4800元一个月照顾两个老人,还得当家庭医生。”李姐心里嘀咕,嘴上却说到:“好好!谢爹爹谢奶奶有需要就喊我。”

“李姐,你是红毛围子的人吧?!”黄三儿也不转弯首接询问。

“嗯!是啊!”李姐心里有些忐忑。

“我爸妈年纪大了,需要静心养老,有些不着边际的谣言你听着就是,莫去当真,也不要传谣。”黄三儿看了看时间,十五分钟一到,她就准备给婆婆把罐拔下来。

“我也是随便说说,也没当真!”

“你没当真,可人家当真了,少扯是非。”

李姐被训得一声不吭。

“没事了,去做你的饭吧!”黄三儿挥挥手。

李姐迈着碎步回到厨房,如果不是家里经济拮据,以她的脾气非得撂挑子。

黄三儿帮公公、婆婆打好了火罐。坐在沙发上陪着两位老人看电视。

时间过得很快,谢超开着车回家。

李姐听到喇叭声,赶紧跑去打开大门。

李姐手脚麻利,一会儿功夫二荤三素一汤端到了桌面。

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

“妈!这是您喜欢的梅菜扣肉,这梅菜是灯具厂小王带来的。”谢超夹了一块虎皮扣肉给老妈,转身又夹一块给老父亲。

“我不吃!太油腻了。”黄三儿抱着碗拒绝丈夫好意。

“偶尔吃一次,解解馋!来吧!”

黄三儿禁不住丈夫的劝也吃起来。

“李姐,你也不要客气!”谢超对保姆李姐说。

黄三儿看了一眼李姐,脸色铁青。

黄三儿每多看李姐一眼,那段年少轻狂在红毛围子的往事也如针扎一样浑身难受。

她寻思着如何解雇这个红毛围子的保姆李姐,再重新雇个保姆。

以前,没有听到过这些事,她不觉得李姐生厌。

而,现在,她不想这个多事的保姆多留一天。

李姐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吃完饭赶紧做事。

如果不出意外她会被解雇,她有些不舍,谢家出的保姆费比当地要高一千多元,逢年过节也是红包,家里有事随时都可以休假,每月六天假。

谢家两个老人也是很和善,没有啥糟心的事情,做得也算是简单、快乐。

今天,她闻到火药味,她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嘴巴子:“多嘴多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