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探望

2025-08-22 336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日贾琏听了凤姐说宝钗染恙,心中一动,想起按照原著宝玉、黛玉皆去探望,自己不去倒显得生分了。便对平儿道:"你去库里取那对翡翠如意,再备上两匣上等人参,咱们也去瞧瞧薛大妹妹。"

凤姐在里间听见,掀帘子出来笑道:"哎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二爷竟也懂得关心起亲戚来了。"贾琏讪笑道:"这话说的,我何时不关心了?只是平日事忙,不得闲罢了。"

平儿备好礼物,二人便往梨香院来。刚进院子,便听见里面一阵说笑声,原来是宝玉、黛玉早到了,正陪着宝钗说话。见贾琏夫妇进来,众人都起身相迎。

宝钗要下床行礼,被凤姐一把按住:"好妹妹,快别动,仔细头晕。"又摸了摸她额头,"倒比前日好些了,只是这脸色还白得可怜。"说着从平儿手中接过礼单,递给薛姨妈道:"这是我们二爷的一点心意,给妹妹补补身子。"

薛姨妈忙推辞:"这怎么当得起..."贾琏笑道:"姨妈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两家原不必这些虚礼。"一面说,一面偷眼去瞧黛玉。只见她穿着月白绫袄,外罩淡青比甲,比先前更显清瘦,正低头摆弄衣带,似有心事。

宝玉见贾琏来了,便拉着他问东问西。贾琏应付几句,忽见薛蟠从外头进来,嚷道:"琏二哥来了怎不早说?我那里新得了两坛绍兴老酒,正愁没人同享呢!"贾琏本就坐不住,闻言顺势起身:"既如此,我陪薛大兄弟喝两杯去。"又对众人拱手,"你们姐妹说话,我们爷们先告退了。"

凤姐瞪他一眼,低声道:"才来就要走..."贾琏只作不闻,随薛蟠去了。这里薛姨妈吩咐摆饭,凤姐、宝钗、宝玉、黛玉五人围坐一桌。

席间凤姐见黛玉只略动了几筷子,便夹了块火腿鲜笋放在她碟中:"林妹妹怎么吃得这样少?这笋是南边新送来的,你尝尝可还合口味?"黛玉勉强笑道:"多谢二嫂子,我这几日脾胃弱,吃不得油腻。"

宝钗闻言,便让莺儿去厨房要碗莲子粥来:"这粥最是养胃,我病中常吃的。"黛玉道了谢,却见宝玉己将面前一碗燕窝推到她跟前:"这个更清淡些。"黛玉脸一红,低声道:"你自己吃罢..."

凤姐旁观,心中暗笑。忽听宝钗问:"听说老太太要请宁府老爷夫人来赏梅?"凤姐忙道:"正是呢,帖子都下了。说起来..."话未说完,外头一阵吵嚷,只见薛蟠满脸通红闯进来,后头跟着踉踉跄跄的贾琏。

薛蟠大着舌头道:"好妹妹,把你那...那冷香丸给哥哥两丸!琏二哥不信这药的神奇..."贾琏摆手道:"胡闹什么!我不过说..."一眼看见黛玉蹙眉掩鼻的模样,顿时语塞。

凤姐忙起身扶住贾琏,对薛姨妈赔笑:"让姨妈见笑了,我们这就回去。"又向宝钗道:"你好生养着,改日再来看你。"一路扯着贾琏出门,低声骂道:"灌了几口黄汤就现原形!"

这边宝玉见黛玉神色倦怠,便道:"妹妹可是累了?我送你回去罢。"黛玉摇头:"宝姐姐病着,你多陪陪她。"说罢自带着紫鹃走了。宝钗望着她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宝玉正发呆,忽见宝钗咳嗽,忙递茶给她。宝钗接过茶,指尖不经意触到他手背,两人俱是一怔。窗外梅影横斜,暗香浮动,不知何处传来一缕笛音,幽幽咽咽,似有无限心事。

梨香院内,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贾宝玉与薛宝钗对坐在一张紫檀木小几旁,几上摊开一本《西厢记》,书页己被翻得微微卷边。

"宝姐姐,这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我每每读来,总觉得心头似有千钧重。"宝玉手指着书页上一行诗句,声音低沉。

宝钗今日穿了一件藕荷色绣折枝梅花的褙子,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兰花钗,比平日更添几分素雅。她微微低头,露出雪白的颈项,轻声道:"宝兄弟年纪轻轻,何来这许多愁绪?这词句虽美,却不宜过分沉溺。"

宝玉抬眼望向宝钗,只见她眉目如画,唇边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比平日更显温柔。不知怎的,他心头一热,脱口道:"宝姐姐教训得是。只是我常想,若有一日能与知己共赏这良辰美景,便是人生一大快事。"

宝钗闻言,耳根微微泛红,手中帕子不自觉地绞紧。她正欲回答,忽听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宝二爷可在里头?老太太命我来接您回去歇息了。"袭人清亮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宝玉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进来吧。"

袭人掀帘而入,目光在室内一扫,便觉气氛有些异样。宝钗少见地面带红晕,而宝玉眼中似有未尽之言。桌上摊开的《西厢记》更让她心头一跳——这书在府中可是禁书。

"宝姑娘安好。"袭人福了福身,又转向宝玉,"二爷,时候不早了,老太太担心您累着。"

宝钗己恢复了平日的端庄,微笑道:"袭人姐姐来得正好,宝兄弟与我讨论诗词,竟忘了时辰。"

袭人敏锐地注意到宝钗对宝玉称呼的变化——平日都是"宝兄弟",方才却脱口而出"宝兄弟",亲昵之意不言而喻。她不动声色地笑道:"宝姑娘博学多才,我们二爷能得您指点,是他的福气。"

宝玉起身,目光却仍停留在宝钗身上:"今日多谢宝姐姐指点,改日再来讨教。"

宝钗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留恋:"宝兄弟慢走。"

袭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己掀起惊涛骇浪。她伺候宝玉多年,从未见他对宝钗流露出这般情态。更令她惊讶的是,一向端庄持重的宝钗竟也显出几分少女情态。

出了梨香院,天色己暗。两个婆子提着灯笼在前引路,袭人与另两个丫鬟跟在宝玉身后。夜风微凉,吹得灯笼里的烛火摇曳不定。

"走快些!磨磨蹭蹭的做什么?"宝玉突然对前面的婆子厉声喝道,声音里满是不耐。

两个婆子吓了一跳,连忙加快脚步。其中一个年长的陪笑道:"二爷息怒,老奴腿脚不便,走不快..."

"腿脚不便就别来当差!"宝玉怒气更盛,"整日里不是嚼舌根就是偷懒耍滑,府里养你们这些废物做什么?"

袭人惊得瞪大了眼睛。宝玉平日最是怜惜下人,今日怎会如此反常?她连忙上前劝道:"二爷消消气,周妈妈在府里伺候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也要来教训我?"宝玉猛地转身,眼中怒火更炽,"一个个的都来管着我,我连说句话的自由都没有了?"

袭人从未见过宝玉这般模样,一时语塞。身后两个小丫鬟更是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一行人沉默地走了一段,宝玉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态,长叹一声:"罢了,是我心情不好,迁怒于人。"说完便大步向前走去,不再理会众人。

回到住处,宝玉径首进了内室,连平日必喝的安神茶都推辞不用。袭人伺候他更衣时,发现他神情恍惚,时而皱眉,时而微笑,与平日判若两人。

"二爷今日在梨香院...可有什么趣事?"袭人试探着问道。

宝玉正出神,闻言一惊:"什么?哦...没什么,不过是与宝姐姐讨论些诗词罢了。"

袭人注意到他说"宝姐姐"时,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她轻声道:"宝姑娘才学好,与二爷谈得来也是自然的。"

宝玉似乎没听见她的话,自顾自地说道:"宝姐姐今日...与往日不同。她读《西厢记》时的神态,竟有几分像..."他突然住了口,像是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

袭人心头一震——宝玉分明是想说"像林姑娘"。她强自镇定,继续为宝玉整理床铺:"二爷累了,早些歇息吧。"

宝玉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袭人守在门外,听见里面不时传来叹息声。她思索片刻,悄悄招来一个小丫鬟:"去看看林姑娘睡了没有,若没睡,就说我有事找她。"

小丫鬟领命而去。袭人望着院中摇曳的竹影,心中忧虑重重。她跟随宝玉多年,深知他对黛玉的情意,今日这番变化,恐怕要掀起不小的风波。

不多时,小丫鬟回来禀报:"林姑娘还没睡,正在灯下看书呢。听说袭人姐姐找,说随时可以过去。"

袭人点点头,嘱咐其他丫鬟好生伺候宝玉,自己则悄悄往黛玉处去了。

月色如水,洒在石子小径上。袭人走得急,裙角被路旁的花枝勾住都不曾察觉。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将今日所见告知黛玉,唯有黛玉才能真正懂得宝玉的心思。

而此时的梨香院内,宝钗独坐窗前,手中握着那本《西厢记》,指尖轻轻抚过宝玉方才指过的那行诗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